APP下载

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2020-04-10华老邪

党员生活·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瑞雪胚胎精神

华老邪

从来不会有父母说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什么总会有孩子抗拒父母的爱?总会有孩子在父母的爱中偏离了正常的生命成长轨道?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父母的这种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孙瑞雪犀利地说:“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也是“父母”身份诞生的那一刻。“父母”和“孩子”其实是同时长大的。面对突如其来的亲子关系,父母有太多的惊慌失措,常常因遭受挫折而失望沮丧。很多父母会一遍遍地问自己:我明明很爱他,他为什么不接纳也不快乐?我明明很爱他,他却始终无法真正地独立?什么才是爱的真谛?孙瑞雪的这本《爱与自由》,也许会给你答案,让你内心变得敞亮。

“精神胚胎”的引领

孙瑞雪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专家,《爱和自由》来源于她在各地倍受欢迎的演讲。这些演讲被记录下来,并广泛流传。孙瑞雪以专业的视角将实践中的真知娓娓道来,表达精准而犀利,案例真实而丰富,一字一句中洋溢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这使得《爱和自由》区别于任何闲聊式或说教式的“育儿经”。全书以鲜明的问题意识为引导,剥洋葱一般将问题层层推进,不仅解答了我们心中郁结已久的困惑,还帮助我们进一步内省以达成自我生命的成长。

作者开篇就提出一个疑问:“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然后引出一个专业术语“精神胚胎”,而这个术语就是作者所倡导的教育哲学的开端。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儿童生下来一无所有,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后天添加的,因此儿童的成长就像一张白纸被涂抹上各种颜色的过程。而作者认为,儿童出生虽然一无所知,但是他是带着一样东西来的,那就是“成长的潜力”。这种潜力如此强大,以至于儿童的发展不需要给他增加什么新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就好了。

很多研究者都意识到“这样东西”的存在,只是说法不一而已。蒙特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弗洛伊德称之为“生命的能量”,华德福教育称之为“灵性”。总之,儿童虽然很弱小,但他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精神胚胎”将引领他按照自然法则实现生命的成长。在此过程中,父母要做的就是,给他真正的爱与自由,让这个“精神胚胎”逐渐地变大,跟他的生命融为一体,而不是通过各种干预和强制,使其和“精神胚胎”分离。

什么是真正的爱

“什么是真正的爱”,这个问题也许过于宏观和抽象,但是孙瑞雪基于儿童心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很好地回答了它。首先,她认为“爱不是我们头脑中产生的一个想法”。所有的父母都说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看到的结果却是,这个孩子身上没有爱。问题在于,成人和孩子距离太远,儿童刚从生命中走出来的时候,成人已经离开生命很远了。成人很难用生命中的情绪、感觉和心灵与他人连接,但父母必须启动这种高级的生命状态,放下成人的思维和惯性才能和儿童真正地连接。也即,你爱孩子是因为孩子这个生命本身,而不是任何别的原因,孩子本身就足以让你来爱他,不是因为他考了100分,或者是背了100首唐诗。在这个爱与被爱的过程中,孩子确定:我本身就是可爱的,就是有价值的,就是很重要的。他就能自身建构起这种生命的至尊状态,而不是靠外来的价值推动。这样的孩子具有生命的自足感,在日后更能获得独立的成长。

其次,作者认为,爱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所谓了解孩子,就是要把握孩子真正的生命状态,了解孩子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敏感期,然后给他环境和条件,让他根据自发的内在程序实现生命发展。比如,儿童六岁前认识事物必须依靠感觉,尤其不会说话之前,主要依靠“吃”来认识事物,因此当孩子通过咬毛巾和梳子来感受“软”和“硬”的区别时,父母不但不能强行把它们拿开,还应该及时地给出“软”“硬”这两个词,帮助他形成概念和区分概念,从而在一种很自然的环境中帮助他发展思维提高智力。

最后,作者告诉我们,爱孩子就是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关心孩子的成长。父母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作者援引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话说:“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我们常常错误地以为,母亲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他,但其实正好相反,父母越爱孩子,孩子越独立。在真正的爱的氛围中,孩子明白,不管离还不是不离,爱都在那里,爱是稳定不变的。这样的孩子在日后的社会交往中更易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

爱是人类实现发展的唯一法则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思考并非止步于上述回答之中。

她提醒我们,光有爱心还不行,还须有爱的能力。如果父母真正地希望了解孩子并关心孩子的成长,就要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先改变自己,再改变关系。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甚至向孩子学习如何表达爱。家长的生命状态越好,就越了解孩子,对待孩子的态度就越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了解一个人,就去看他如何对待孩子,孩子就是家长的镜子。

她告诉我们,爱的能量绝不仅限于儿童教育。她说:“任何人都可以改变,只要你能寻找到一个爱你的人。”由此观之,真正有爱的婚姻往往象征着夫妻双方生命的重新开始。沉浸于爱的人是快乐的,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因此,从宏观的视角来看,人类要实现发展,只有一个法则,那就是爱。

她还建构起系统的教育哲学。在讨论了“爱”的主题之后,作者又剖析了“自由”的概念。当父母对生命给予足够的尊重、真正地去爱孩子时,孩子与他的“精神胚胎”融為一体,他就能达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的状态,这就是自由。作者更深一层地探讨了爱和自由的条件,由此又引入了规则和平等的概念,并最终建构起一套完整的教育哲学——“爱,自由,规则与平等”。

猜你喜欢

瑞雪胚胎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太行山写生》
西江月·蓉城瑞雪
观瑞雪有感
插画
“胚胎师”是什么
拿出精神
一出生就有16岁的“冰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