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中那些铭刻于心的画面

2020-04-10陈忠云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赛课文阅读教学

陈忠云

经历是成长的催化剂,因为经历了难以忘怀的情景,所以我的成长中增添了很多值得回味的故事,一个个生动、活灵活现的画面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的故事更有味道。

送教下乡,让我学会了关注学情

我时常周末跟随教研机构的专家、教研员走进乡下的学校上课。起初,我把下乡上课不放在眼里,但是那一次上课,让我终生难忘。记得那是送教到一个偏远的乡镇,原计划40分钟的课一个小时都没有上完,听课教师窃窃私语地议论,而我也紧张得满头大汗,课堂死气沉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的预设完全是按城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备课,忽略了城市与农村孩子的差距,课上的导语、评价语在农村孩子们身上毫无作用。也就是这样的经历,让我在以后的备课中,总是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去设计教学环节。学情决定教学,所以我上课总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时常把自己想成孩子,想成水平层次不一、生活环境不同的孩子。经常出去上课,总有老师很关心地问道:“陈老师,我给您挑个好班,好吧?”我总是回答:“谢谢,不用!”不是我不需要“好”学生上课,是因为所有学生早已装进我的心里。

能手赛教,让我学会了解读教材

如果说我经历了语文教学成长道路上的“酸甜苦辣”,教学能手赛教可以算的上是“苦”和“辣”了,“苦”是因为要下苦功夫,“辣”是要承担无穷的心理压力。

2011年,陕西省停滞了10年的教学能手赛教重启了,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报名参赛了,参赛的具体要求是不定年级、不定教材,随机抽课,不允许带任何和教学相关的书籍和电子设备进入备课室,这些全新的“要求”真的让我不知所措,因为之前从未进行过这样的赛教,后来老师们把这样的赛教称为“裸赛”。于是,三至五年级的课本、教参、教案成了手中每天熟读的书本。临近市级选拔赛,那几天晚上时常半夜醒来,有时候想一个教学环节几个小时睡不着。市级赛教,我抽到了《月光曲》这篇课文,太幸运了,我内心窃喜,因为这一课是我上过的公开课,教学设计早已烂熟于心,从备课、说课、答辩、上课我一路畅通,最终拿到了小组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晋级省级赛教。

当时是4月底,离省级赛教还有两个月,那两个月每天都感觉度日如年,因为是第一次赴省参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了成功,我几乎把三到五年级的精读课文背了下来,把每篇课文设计了一篇教学设计,把每一篇课文做出了一个课件。白天上班,在同事面前、在学生面前努力地表现得从容淡定。晚上回到家,坐在电脑面前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把名家的教学视频一遍又一遍地观看,把教学设计一遍又一遍地演练。那样的过程我觉得一点不比高考轻松,想想领导的期望,想想同事们的期待,有时候累了就伸个懒腰继续,有时候困了掐掐大腿继续。我每天都期盼时间能过得快点,就在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我读了两年讀的书,写了两年写的字,说了两年都说不完的话。就这样,教材融进了我的心里,每篇课文的设计、构思、教法和学法在脑海里扎根了。省级大赛我抽到了四年级的《乡下人家》,备课、做课件我用了60分钟就完成了(规定90分钟)。走进课堂,孩子们告诉我,我是第五位上这一课的老师,听到这样的话也许很多老师都会沮丧,然而我却自信十足,因为备课时已经想到了这一点,而且我的设计肯定和其他老师不一样,因为每位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是不同的,我深信我的解读是独到的。不出所料,我独特的课堂教学设计、幽默的课堂语言、从儿童视角出发的文本解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我拿到了94.4分。半年多的付出与努力,在换得分数、换得称号的同时,更多的是专业成长。

经历大赛,让我学会了冷静思考

2012年3月,我执教的《中彩那天》一课在安康市第四届阅读教学大赛中荣获特等奖,要代表安康参加陕西省第三届课堂教学大赛。当然,这类比赛基本属于展示课,提前可以打磨。但是比赛是公平的,每一位选手都做了充分准备。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当时我除了不断磨课,还有一个做法让我记忆犹新,就是上课的时候邀请各年级的老师前来听课,听课后进行互动交流,每一位教师针对课堂的呈现提出一个问题,我要根据教学设想和教学过程做出回答。这样的互动不仅历练了我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还能通过辩论反思自己教学的不足。经过这样几个回合,我在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精彩不断。在陕西省第三届阅读教学大赛的会场上,我抽到了上午最后一节,很多听课教师都准备退场了,然而我的登台,让会场的气氛又一次热烈起来,因为课前交流时我唱了一首陕南民歌,吸引了老师,吸引了评委,更吸引了学生,课堂上清晰的教学思路、机智幽默的评价语、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观课教师和评委眼前一亮。成绩出来了,总成绩第二名,拿到了本次活动的一等奖。

因为第一名才能代表陕西参加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现场上课比赛,所以我只能代表陕西参加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录像课的比赛。我准备得非常认真,提交了一节习作课《场面描写》,然而结果让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徒劳的,我得了二等奖。因为只有一等奖和二等奖,所以得了二等奖就是失败了,对于我这个富有激情的人,现场上课可能更擅长,录像课总觉得是表演,自己总是不能全身心投入,也许我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但是这样的机会真的来之不易,我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陕西省,伴随我的是失落、沮丧、无地自容。心里总是在想,这可能成为我语文教学参赛的尽头。当时,导师王林波老师仿佛明白了我的心思,不断劝解、不断鼓励我。记得他对我说:“没什么,很多名师、教育专家,他们参赛都失败过,重要的是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走出失败的阴影。”导师的安慰,让我心宽了很多,但是事后细想,我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不能因名利而终止、而冷淡,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挚爱我的语文课堂,这才是人生中最大的成功。

终于,2018年我又代表陕西参加了全国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大赛,荣获展示课荣誉。此后,我的荣誉越来越多,可我清醒地认识到追求荣誉不是最终目的,追求荣誉是为了证明我对语文的热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不断地尝试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为孩子们提供愿意学、轻松学、快乐学的语文课堂。做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我觉得我已经成功了,可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我还远远不够。路在脚下,心在远方,我所追求的“快乐语文、趣味语文”的脚步不会停下。

(作者单位:陕西安康市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杨 伟

猜你喜欢

大赛课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最美证件照PK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