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体育世界

2020-04-10罗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个性发展体育教学初中

罗彬

[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打造出一个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得到有效发展的体育世界,并从中培养学生与社会道德要求一致的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责任感以及刻苦锻炼的精神,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个性发展,体育教学,初中

随着体育成为中考科目,体育课及大课间均成为学生体育中考项目训练的主课堂和主阵地。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学生日渐觉得形式相同内容相同的训练枯燥无味,不但对课堂上的体育训练失去了兴趣,连对大课间及其他社团课时间的体育活动也失去了兴趣。为此,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中采取了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不但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改变了以上现象,学生个性(即学生人格)也得到了全面有效的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

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天赋,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热点、身体素质、情感倾向等诸多因素,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体育教育,这样的体育教育,必定可以培养出身心健康、才艺出众、个性鲜明的人才。

一是教学前的全面调查。印发相关调查表,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特长、个性特点等进行广泛的初步了解。通过调查,基本上对每一个班级的学生诸多方面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尽相同,有的喜欢运动,有的害怕运动;有的比较内敛,有的比较活泼;有的学习能力相当强,一点即通,而有的则相当弱,需反复指导和反复练习方能有所感悟和收获。有的很快能适应环境,有的适应得比较慢。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和了解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加上老师体贴入微的关怀,为学生克服先天和后天的各种不足,尽可能地扬长避短,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和技巧,同时还可以激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因此,结合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在體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是可以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就算通过调查得到的这个了解还比较肤浅,但一样能为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和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极好的依据。

二是教学的独特设计。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体育技能水平,重新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个性特点的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基本上涵盖了每一个学生不同个体的不同要求,因此能比较有效地调动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的积极性,优秀学生的才华得到施展,中等学生水平得到提高,后进生技能和个性均有明显进步。独创性的教学设计,满足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心理和不同个性,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是精彩的多元课程。螺旋式成长是学生的成长规律之一,根据这个特点,学校设计了丰富且可衔接课内教材的社团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此,学校开设了各种专业社团,体育社团的主要有足球、乒乓球、棒垒球、篮球、羽毛球、田径、跳绳等,学生进入校园之日起,便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社团,满足了不同个性需求。多元的课程设计,为不同学段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符合学生健康成长规律、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成长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使学生明白了运动之理,培养了终身锻炼的习惯,学会了健康生活,不断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四是丰富的展示舞台。一般采用课内比赛和社团课比赛等形式。比赛可以安排同一个班之间的学生进行同类项目的比赛,也可以安排两个班甚至几个班之间一起进行比赛。比赛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中规定的教学内容,比赛方式贴合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另外,结合社团课专门的展演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专门的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技战能力,一方面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形成。甚至是学校的文艺晚会,也可以安排相应的体育项目,如拳术、刀术、棍术等的表演。提供了由课堂到社团,再到晚会这样一系列的平台,足以让学生的才艺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这个发挥的过程,就是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的过程。十三四岁的学生表现欲望强烈,提供各种各样的舞台,学生的才能得以发挥和展示,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豪感。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持之以恒,最终把兴趣发展成特长。

二、教学理念和方式做到与时俱进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性格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或不足。如果教师任由其个性发展下去,必然会对其将来的人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进一步把握这些出生于二十一世纪的孩子的心理特点、性格特点等,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

一是更新体育教育的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培养体育人才的机制和培养体育人才的方式。如社会的体育资源远比校园的要丰富,水平也比校园的要高得多。可以采用引进社会资源的方式,进一步创新校园体育教育教学的育人机制。如学校引起的棒垒球项目,不但开阔了师生的体育视野,还丰富了师生体育技能的内容,在引进该项目仅一年时间,学校棒垒球队便在国家级的比赛中夺得了优异成绩,参加棒垒球训练的学生,有偏差的个性,得到了有效的修正,其他没有偏差的同学,个性得到了升华。

二是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当代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一方面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潜心于传统文化和传统教学,并从中吸取精华,为以开拓、创新的理念建设一个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适宜的教学环境夯实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与体育中考的具体要求,打造特色鲜明的符合个性化发展的多种风格多种层次的课程设计。比较简单的做法如分组教学,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从中发现并培养体育人才。除了针对中考项目对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还要求学生掌握一项休闲运动,参加一项竞技运动,每次训练完后,均要求学生写训练后感,总结当天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什么、训练过程中最大的情绪、身体最大的反应等等,如立定跳远中的发力技巧问题,根据学生训练日记,老师及时发现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惑,并及时调整训练的强度、难度等。有了训练日记,有了老师的及时调整,学生越来越关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并在训练中品质得以磨练,团队精神得以培养,学生个性也得以发展。

三是尝试订单式的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毅力,还有恒心,教学过程,从工厂的订单式生产上得到了启发,于是尝试采用了订单式教学。表面上和分组教学模式是差不多,但换了一个名堂,学生觉得特别新鲜。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自主选择其中的某一项或两项,教师再对学生的选择进行分组。但由于学生在订单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但这种模式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实现了学生技能和个性发展的双赢。这种订单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个性为基础,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目标,将能力与品格即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培养出能力突出、个性鲜明的合格人才。

四是学生做“小老师”的教学模式。在分组或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激励优秀学生提升至一个更高的台阶,可以安排他们为中等生或后进生进行技术指导,做他们的示范老师,并负责一对一的跟进,务必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所“教”的技能。在学生“教学”过程,教师只需要认真观察学生合作情况并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在反馈阶段中将问题通报给学生,并且鼓励他们从中总结有价值的经验和方法或教训,并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学生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整改意见和建议,有效帮助学生有效实现学习目标,“小老师”和学生的个性也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并有所提升。

现代教育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要体育教师敢于创新,善于把握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勇于接受挑战,不断拓展体育教育的创造空间。体育教育只有高度重视并落实个性化,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的每一节体育课、大课间、社团专业课,才能成为一种享受。在持之以恒的坚持中,学生的个性,在如此曼妙的体育世界里,得到有效的促进和发展。

猜你喜欢

个性发展体育教学初中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