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汽车修理专业如何适应维修技术发展

2020-04-10孙建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汽车维修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孙建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反思和改革。文章首先对现代汽车以及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目前汽车维修技术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针对性教学优化改进举措。

关键词: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05-240-02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automobile maintenance specialty in our country, and actively carries out reflection and reform. Firstl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automobile and automobile maintenance technology.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automobile maintenance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maintenance technology, it proposes targeted teaching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Car maintenance; Teaching reform

1 现代汽车以及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汽车不断应用新的制造工艺工艺,将新材料、新能源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之相适应的,对汽车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1]。先进的汽车维修技术,主要借助高新技术、计算技术,读取汽车电控单元反馈的故障代码,来发现汽车提供故障的所在[2]。针对汽车与汽车维修技术的更新换代,对于汽车维修理念的更新以及汽车维修技术的提升,应从学校开始抓起。现代汽车维修需要技术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在掌握机械类知识的基础上,要不断学习数据处理技术、信息传感技术等知识。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汽修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应不断革新教学方式和内容,是汽修专业学习适应现代汽修技术的不断发展。

2 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教学现状

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

2.1 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离

目前职业院校汽车修理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仍然采用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是由教师所主导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形式就是教师讲解,学生接收。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讲解,学生在课堂教学学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在对教学内容存在疑问或者出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很少有机会可以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严重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传统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的课堂教学,仍依靠黑板、粉笔这类传统教具进行教学,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不利于提升学生对汽修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方面,由于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被分隔成为两大部分内容,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在不同程度地遗忘理论知识还能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对理论知识进行重复的学习和理解过程,降低了学习效率,也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3]。

2.2 忽视了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就是如何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准确发现汽车故障所在,并采取合适的方法来恢复汽车的正常功能。这一专业技术能力,是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才能培养出来的。所以,职业院校在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技能。但是目前阶段一部分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让学生掌握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同时,职业院校的学生通常在知识水平上有所欠缺,对学习的态度可能也存在积极性较差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会大大下降,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的兴趣降低。

3 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途径

3.1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针对汽车维修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業,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提升与机电一体化维修技术发展特征的符合程度,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类课程,如汽车电器设备、电子技术原理控制技术原理、计算机应用原理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等课程,使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变化的特征相适应。课程设置中注意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相联系,选择现代汽车常见的类型如轿车等,作为教学的案例。课程设置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对因为背景变化而产生的维修技术变化,应在教材中及时的补充和更新。例如在对传统汽车进行的故障判断和修复技术,已不适用于当前汽车维修的实际需求。在课程设置中应将陈旧的故障判断和修复内容,替换为电子技术为主的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内容,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系统化的、具有先进性的现代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让学生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应用先进的汽车维修技能。

3.2 改革教学方法

职业院校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就是不断提升其汽修的实际操作技能。因此,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

师应积极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实践,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将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科特点,融入到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将理论、实践知识结合到一起来进行培养,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同步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和实操技能。另外,在教学手段上,应积极应用现代教学教具,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更强的直观性,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枯燥的、抽象的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可以在汽车维修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来增强课堂代入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方法:首先是在案例的选取方面,教师可以选取自己或他人实际操作事例作为案例,这样便于教师独立制作和改动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案例的真实性,提升教学效果。

3.3 加强专业实习场地建设

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实践机会和实践的客观条件的。因此职业院校所应积极强化专业的实习场地的建设,提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加大投入建设专业教室和实验场所。由于场地、经费等客观原因,职业院校可能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建设专业的实习场地,这就需要学校加强校企联合,与汽修相关企业展开深度,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借助企业的硬件设施,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向企业输送更多的汽车维修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机会,让学生的汽修技术水平适应维修技术的不断发展。

4 结语

在现代汽修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应在汽修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革新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才能使汽修专业教学适应汽修技术的发展,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汽修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祥云.浅谈职业院校汽车修理专业如何适应维修技术发展[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5年现代教育教研学术论文集.

[2] 王明庆.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发展浅析[J].才智,2014,(2):98-98.

[3] 郑丹凤.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8,(2): 58.DOI:10.3969/j.issn.2096-0603.2018.02.032.

猜你喜欢

汽车维修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实施
车用千斤顶研究与设计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浅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专业课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