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2020-04-10张睿
张睿
摘 要:针对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现状,结合个人教学实际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学模式的经验,对其原因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思考,认为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及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是可以借鉴的。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即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标准合理化,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等。
关键词: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双元制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0)04-191-03
Enlightenment of Dual System Education in Germany on the Training of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Professionals in China
Zhang Rui
( Xi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utomotive and Mechanical and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Henan Xinyang 464000 )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 training effect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professional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combined with the personal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 experience of German dual system voca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German dual system teaching mode and the educational ideas embodi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he solution is to rationalize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 profes -sional quality of teachers.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 training; Dual system
CLC NO.: C4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1671-7988(2020)04-191-03
引言
近年來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成为国内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该专业的人才供不应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填鸭式教学、纯理论教学等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而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都是闻名的,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双元制”教学模式,很多在其它国家必须经过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的人才,在德国都是由双元制职业教育来培养的,其教育质量之高不言而喻。本文旨在对两国当前的教育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寻求启示和解决办法。
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1.1 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义务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就是指私人办的企业等实习单位和国家办的职业学校共同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学生既能在学校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在企业进行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职业技能[1]。目前,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已经日渐成熟,为德国经济界输送了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领路人。
1.2 对老师和学生都是高标准、严要求
德国职业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鼓励学生以企业实践为主,学校学习为辅,让学生能真实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接触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机制,适应职业行为规范,树立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以培养高素质技工人才,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
为了培养出这样高素质的学生,德国职业学校对老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职业实践经验。他们的老师,不论是教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还是实训课,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通过考试才能开始教学。德国教师一般偏好过程,他们的教学风格、内容、模式更广泛更灵活,注重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建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比如创造可视化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把学习和实践过程、心得、体会等用图示的方式展现出来,尽可能多的借助多媒体、黑白板、卡片、实物等教学工具,采用讨论、汇报、展示等多种形式,丰富有趣。
1.3 国家重视技术性人才
德国公司普遍对技术工人的要求很高,比如要同时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解决问题和冲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德国采用了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该理念的重要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教师指导帮助。具体来说就是,首先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肯定,推动促进其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控制学习过程,允许学生自查学习成果并总结自己的成果,允许学生犯错误但要从错误中得到提升。
德国在培养技术性人才方面是非常舍得投入的,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调查数据显示,仅2015年就投入了高达84%的企业培训费用。企业不仅会负责学生培训期间的费用,还会向学生支付一定的生活补助,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促进了学生参加企业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德国也懂得利用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比如减少纳税额,给予一定的补贴[3]。从企业的角度讲,名利双收。名誉上,参加职业教育对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有益;利益上,学生在培训期间就可以开始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不少学生毕业后就直接留在企业,节省了企业招聘和上岗培训的经费和时间。
以德国Wolf公司为例,它主要经营自动安装系统技术,针对的是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和机电行业。它有15%左右的员工是接受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企业各部门主管亲自负责新招学员的实训和考核,这樣既确保了培训质量,又方便全方位了解新招学员、物色他们适合的岗位,三年的职业培训一结束,就可以按人分岗,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2 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现状
中国教育部从80年代初开始和德国有关机构进行合作,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试点工作。中德两国总理于1993年签署了职业教育合作的联合倡议书,足以说明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双元制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和德国的职业教育尚有很大差距,远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
2.1 教学模式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还是习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实训实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原因有很多,比如汽车专业实训室条件有限、设备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实训老师往往缺乏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等[4]。而企业恰恰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这就造成了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现状,本身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学习成绩不好、不爱钻研的学生,如果教学方式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久而久之学生会越来越倦怠,同时老师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2 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还是倾向于用理论学习的成绩来评判学生学习情况和老师教学质量的好坏。这种评价体系至少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这样的应用型专业是不合理的,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能否满足企业和市场的要求才是职业院校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
2.3 校企双方的合作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还是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的成分相对比较少,虽然我国目前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主要原因在于这种合作没有达到企业期望的利益,不足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3 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3.1 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标准要以职业需求为核心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的理论课要尽量涵盖该专业的所有理论,知识面广,容易接受,综合性强,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学期细分课程,每学期安排的课程尽量少而精。无论哪一学期的课程,始终都要围绕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践从泛到精、由浅即深展开。至于课程的选择要经过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内专家研究、讨论、编排,注重满足职业需求。此外,还要以学生是否满足岗位要求作为评判标准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5]。
3.2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意识
校企合作是提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校方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和为市场需求服务的意识,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加强合作和互通,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目前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的成分还是比较少,建议进行小班化教学,班级分两部分,一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一部分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交替进行。或者把每学期划分为两个时间段,上学期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下学期学生进企业实际操作,交替进行。增进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交流,降低毕业就失业的风险。
3.3 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培养高质量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很多专业老师是从高校一毕业就进入学校任教,缺乏去企业的实践经验。而作为专业老师,只知道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照本宣科是肯定不行的。还需要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人才培养需求和部门结构等有一定的了解,才利于培养出适合企业的技术性人才。除了校方提供的实训机会,教师自己也要树立实践意识,多找机会深入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此外,汽车专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知识新技术涌现,学校要多为专业教师提供讲座、培训等继续教育的机会,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
4 结束语
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越来越重视“双元制”职业教育,十分清楚这种职业教育模式一旦运行好会显著提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对就业带来的长足的发展。中国的高校也纷纷推行双元制教育模式,学习德国“双元制模式”成功的经验,虽然目前我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还需进一步完善,但现在的毕业生与以往的相比,已经从方方面面都有所提高。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积极改进,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越来越多,市场前景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谭新曲.从德国“双元制”看中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中的问题[J].教育现代化,2019,6(12):1-3.
[2] 陈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J].成人教育,2019(10):79-84.
[3] 张永涛.德国“双元制”模式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的新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3(4):87-90.
[4] 胡宜芬.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6(7):247-249.
[5] 黄信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和教学探析[J].汽车教育,2019(17):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