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措施探讨

2020-04-10李伟

世界家苑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

李伟

摘要:学校在进行整体管理的时候也需要对于教学进行管理,合理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足够强的自制力,并且处于青春期,所以学校在管理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及时更新,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管理特点和提高管理效率的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

学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而教育的效果如何取决于管理的怎样。学校如果想要更好的开展教学任务,那么就需要有好的管理。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对于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下,怎样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方案,对于教育优秀人才有很大的作用。

1 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内容

教学管理既是一个管理部分,也是一门艺术,它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原本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了,所以教师需要对目前的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分析,对于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让管理工作和时代接轨。受教学管理的种类有很多,例如人、事、物、非物等,这些管理都是有组织性的。教学管理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障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让课堂保持一个良好的秩序。但是在原本的教学管理模式中,人们对于教学管理有一定的误解,他们认为教学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让学生们在上课的过程中遵守纪律,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学管理具有更深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管理来鼓励学生,让学生们对于学习更加感兴趣,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而不仅仅在于纪律这一个角度。

2 提升中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措施

2.1 常规管理、改革创新,辩证统一

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人们认为如果想要知道一个理论是否为真理,那么就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有用的经验,所以学校需要对于原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习惯进行保持,对于好的教学模式进行延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对于现有的教学管理进行优化,尽可能的制定适合当代发展的管理制度。在对制度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对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的需求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学校在工作的时候需要针对每一个问题具体讨论,不同的问题具有不同的特点。学校需要找到适合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尽可能用最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高效的完成工作,提高效率。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于历史的沉淀,在对管理进行改革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基本的制度,从而通过教学管理推动学校的发展,带动学校进步。

2.2 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想

目前学校对于教学的管理方式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它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让学生们和老师可以用一种更好的关系进行相处,从而让学生们自主的管理自己。中小学实际上是学生们学习的一个基础阶段,所以学校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参考学生们学习的课程。第一,让学生们参与到管理当中。管理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的付出,还需要学生们的参与,所以好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换角度进行思考,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容易知道学生们在想什么,从而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师还可以对于学生们进行鼓励,让他们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们提出的建议对于自己的管理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让管理更好的实施下去。第二,学校在对教学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对于做的好的学生们给予表扬,对于做的不好的学生们进行一定的惩罚,让学生们知道违反规则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进而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2.3 为学生提供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对于平时的教学管理来说,其重点在于对教学方式进行规范,只有保障了这点,课程才能有序的进行,对于学生的行为才能起到约束作用,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好的准则可以让学生们知道课堂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知道教师教学有什么作用,从而知道什么是自己可以在课上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在课堂上做的。制定规则和对规则进行实施都需要在刚开学的时候进行,这时的学生还没有对于学习方式产生一定的习惯,从而便于学生们纠正自己错误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惩罚。在有了规则之后,教师们需要按照标准进行落实,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及时的发现学生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尽可能减少大问题的产生。此外,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公平公正,在学生面前树立一定的威信。通过有效的维持上课环境,可以规范教学管理,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思想,让学生们具有独立性,提高他们对于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自信心。与此同时,还可以改善学生内在的道德理念,让学生们的行为和想法可以更好的融合。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愿意学习,让学生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4 设计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

中小学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既需要建立合理的制度,还需要对于评价体系不断的进行優化,通过将制度和评价体系的结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评价体系中需要包括如何进行管理、如何组织管理、管理目标是什么这类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让教师知道朝着什么方向进行教学,怎样开展教学。这个评价体系既可以督促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们抱着正确的态度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 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既可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塑造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需要对于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的进行改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给学生们塑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乐建怀,陈文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0(01).

[2] 徐丽荣,徐丽英.当前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亟待关注的几个问题[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单位:晋城市教育局)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学管理有效性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