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系统理论模型的网络暴力成因研究

2020-04-10程华倩

戏剧之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网络暴力

程华倩

【摘 要】由于网络具有高度的匿名性和自由度的特点,成了网络暴力行为滋养的温床,本文从网络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基于双系统理论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冲动系统引导的网络使用对网络暴力成因存在正向影响,自我控制系统引导的网络使用与网络暴力成因无显著相关。规范网络使用,遏制网络暴力行为,建立和谐的网络秩序需要使用者和外界共同努力。

【关键词】双系统理论;网络暴力;网络使用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9-0186-04

一、研究缘起

根据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络使用者规模从2008年的2.98亿上升到了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从22.6%上升到了59.6%,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日趋重要的地位。鉴于网络对生活中诸多方面存在潜在影响,网络的使用吸引了大量的研究。许多研究指出了使用网络带来的各种好处,但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事件表明,网络的使用也有“黑暗面”,如网络暴力等,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言行也要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因此,网络使用的“黑暗面”是一个亟需探讨的话题。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外部条件对网络暴力成因的影响研究,基于网络使用者角度的实证研究还很少见。鉴于此,本文将从网络使用者自身的角度出发,以双系统理论模型为基础,归纳和总结网络暴力的成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减少网络暴力发生的策略。

二、研究背景及假设提出

(一)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最初始于2006年“虐猫女”“铜须门”等事件频发,尽管社会对“网络暴力”的关注度极高,但目前关于“网络暴力”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定义。本研究认为网络暴力是网络使用者借助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假借维护社会公正的名义,对某件自认为不道德、不公正的网络事件及其相关人群发表具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甚至会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从而产生负面影响的网络行为[1]。这个负面影响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当事人及其周围人群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对社会的影响。首先,网络暴力行为侵害了当事人及相关人群的名誉和隐私。例如,在近期的“春秋两不沾”事件中,女方最初发布控诉视频后,网友在未明真相的情况下选择对男方甚至是警方进行肆意言语攻击,言辞激烈且包含了许多侮辱性词语,更有甚者公布了男方的姓名、照片以及私人电话等,不断有网友拨打男方电话,对男方的现实生活也造成了极大困扰。同时,网络暴力也对参与者本身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包括焦虑、抑郁、药物滥用、失眠、患病概率增加、成绩退步、旷课、辍学甚至谋杀或自杀行为[2]。此外,网络暴力提倡“以暴制暴”,参与者在进行网络暴力时缺乏理性,用语粗鲁,大量不文明的词语充斥版面,这种行为很有可能会逐渐淡化网络使用者的是非标准,久而久之会同化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暴力中来,对整个社会及网络空间都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3]。由此可见,网络暴力会严重阻碍文明社会的建设,从根源上总结归纳网络暴力的成因,从而提出减少其发生频率的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双系统理论

双系统是指人的大脑在运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思维系统,对于一个认知任务,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模式,它们采用不同的过程,并可能产生相互冲突的结果[4]。

第一个系统为冲动系统(系统1),是一种冲动性、自动化的,反射的大脑系统,也是一种快速的、无意识的系统。冲动系统是冲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某些认知情感或情绪反应,以及与此反应相关的行为倾向关联群在人的长期记忆中共同形成作用的结果[5]。任何与该关联群有关的内部的刺激或外部的感知刺激都可以激活这种关联群,并驱使人们从事某种行为,形成一种难以抗拒的動机状态。例如一个人通过在网络上进行情绪发泄、对他人道德审判而获得精神上的快感等行为,都会在一个人的大脑中形成与网络暴力相关的关联群,那当他在网络上看到令人不满的事件或是他人的网络暴力行为,与网络暴力相关的关联群就会被激活,产生相关冲动,最终导致网络暴力的行为。另外负向情绪的积聚,如自身感到孤独或烦躁、不被现实社会所认同等都会激活大脑中相关关联群[5]。

第二个系统为自我控制系统(系统2),自我控制系统是我们面对诱惑或刺激时,更高阶的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6],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自我控制是指一个人抑制、打断或改变渴望和冲动的认知和行为反应的能力。对于网络暴力的参与者来说,缺少自我控制能力是导致网络暴力的核心。相反,当一个人自我控制能力很强时,他就能抵御外界的诱惑和刺激,从而避免不恰当的行为发生。根据以上理论逻辑,当人们意识到了网络暴力的危害行为,并且也意识到自己网络暴力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网络暴力会给当事人造成一定的困扰,这会导致人们试图克服自己参与网络暴力的想法。因此,自我控制控制系统会阻止人们参与网络暴力行为。

综上,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一:冲动系统引导的网络使用对网络暴力成因存在正向影响。

研究假设二:自我控制系统引导的网络使用对网络暴力成因存在负向影响。

根据研究假设构建如下理论模型。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验证以上假设,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问卷星网站发放问卷共计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回收率96.5%。因此,有效问卷数量达到实证分析的基本要求。

其中受调查者男性占45.48%,女性占54.42%,25岁以下年轻人占72.09%,年轻人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因此本次调查的样本数据有较为理想的代表性。

(二)问卷设计

本文研究采用7级李克特量表,从1(从不)到7(总是)对模型中的冲动系统和自我控制系统中的每个变量进行测量。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则是本次调查问卷的主体变量。

冲动系统和自我控制系统的问卷借鉴了Turel(2016)的研究。其中冲动系统包括三个测量维度,分别为情感、认知专注、控制。情感是指为了消除或是减轻负面情绪而进行网络暴力行为;认知专注是指很难从网络暴力行为中解脱出来;控制是指难以控制个体的网络暴力行为并表现出强烈的冲动。具体问卷如表1所示:

自我控制系统包括两个测量维度,分别为忧虑和限制。忧虑是指参与网络暴力行为的顾虑,并计划减少网络暴力行为,限制则是指尝试限制参与网络暴力的行为。具体问卷如表2所示:

网络暴力行为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从1(从不)到5(总是)对每个变量进行测量。具体问卷如表3所示:

四、数据分析

(一)相關分析

本研究采用pearson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冲动系统中的三个测量维度(情绪、认知专注、控制)与网络暴力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自我控制系统的两个测量维度(忧虑、限制)与网络暴力行为均呈不显著相关关系。

(二)回归分析

为对样本数据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双系统理论模型中的冲动系统和自我控制系统为自变量,网络暴力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冲动系统引导的网络使用对网络暴力成因呈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控制系统引导的网络使用对网络暴力成因存在负向影响不成立。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判定系数R?为0.637,模型拟合度较好。对模型进行F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检验(F=35.080,P<0.05),即说明冲动系统、自我控制系统中至少一项会对网络暴力行为产生影响关系。其中冲动系统的回归系数值为0.584(t=8.240,P=0.000<0.01),意味着冲动系统会对网络暴力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而自我控制系统的回归系数值为-0.016(t=-0.242,P=0.810>0.05),意味着自我控制系统并不会对网络暴力行为产生影响关系。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冲动系统引导的网络使用对网络暴力成因存在正向影响的假设成立,自我控制系统引导的网络使用对网络暴力成因存在负向影响的假设不成立。

五、讨论

基于双系统理论模型,本研究旨构建了冲动系统和自我控制系统影响网络暴力成因的模型,旨在探讨双系统理论背景下冲动系统和自我控制系统对网络暴力成因的影响机制,提出相关假设,并对假设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一)冲动系统引导的网络使用对网络暴力成因存在正向影响

假设检验的结果表明冲动系统对网络暴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冲动系统会促进网络暴力行为的形成。现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社会各阶层利益也在不断重构,来自工作上、学习上或是家庭的压力所产生的紧张、焦虑、不满等负面情绪随之增加,忙碌的生活可能使部分人群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宣泄自身情绪,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因此选择通过虚拟网络进行暴力行为。另外,由于人的从众心理,部分人群极易受他人的他人情绪的感染,从而产生强烈的冲动,进而导致了更大范围的网络暴力行为。

考虑到冲动系统是导致网络暴力行为的心理原因,解决策略主要应从个体出发,可以从网络使用者自身着手,提升网络使用者道德素养,引导网络使用者加强对自身的道德自律。尤其应当关注青少年群体,他们的身心还处于发育期,认知还未完全成熟,正确地引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需要倡导人们应采用正确的方式调节负面情绪,如运动等,而不是将自己的痛苦强加在别人身上。

(二)自我控制系统引导的网络使用与网络暴力成因无显著相关

一般犯罪理论指出问题行为以及犯罪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自我控制,网络具有高度的匿名性及自由度,而网络暴力行为作为网络环境中的问题之一,网络的特点便成了滋生它的温床。媒体为博眼球以及对点击率的追求,也是推动网络暴力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多重外界因素的影响之下,网络使用者面对网络暴力的行为,则可能做出不正确的处理,其本质也是缺乏对自身冲动的控制,因而导致自我控制能力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外界的监管和支持就成为减少网络暴力行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大力宣传文明上网,通过立法来约束制裁网络暴力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等。而当发生敏感事件时,权威机构和自媒体意见领袖则应发挥自身所长。权威机构应当及时澄清事实真相,避免群众因虚假信息导致的情绪不当行为,同时建立起网络舆论引导疏散机制,保障公民应有的知情权。而自媒体意见领袖应注意引导网络使用者言论的理性发展,而不是激化矛盾。

六、结语

网络的出现带给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上诸多便利,但其中绝不包括在网络上伤害他人的权利,网络暴力行为不仅会造成网络秩序的混乱,更会影响到双方的身心健康。网络暴力的行为发展至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反思,本文基于双系统理论,从网络使用者角度出发,分析网络暴力的成因,发现网络暴力的行为与网络使用者自身和外界因素都是分不开的。规范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建立和谐的网络社会秩序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侯玉波,李昕琳.中国网民网络暴力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4(1):101-107

[2] Kowalski.R.M, et al. Bullying in the digital age:A cri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yberbullying research among youth.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4,140(4): 1073-1137.

[3]李霞.网络暴力的传播学解读.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4] Frankish K. Dual-Process and Dual-System Theories of Reasoning. Philosophy Compass.2010,5(10): 914-926.

[5] Hofmann W, Friese M, et al. Impulse and self-control from a dual-systems perspectiv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9,4(2): 162-176

[6] Strack F, Deutsch R. Reflective and impulsive determinants of social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4,8(3):220-247.

[7]Fardouly J, Brydie KW and Lenny R.Instagram use and young womens body image concerns and self-objectification: Testing meditational pathways.New Media & Society.2018,20(4): 1380-1395.

猜你喜欢

网络暴力
浅析新媒体舆论监督现状及对策
“网络暴力”
大众传播视域下的网络暴力研究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透视
中国的网络政治学简论
网络暴力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