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河堤的建设策略分析
2020-04-10包蓉
包蓉
摘 要:自习近平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来,生态环保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城市河流治理和生态景观建设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种治理建设途径中,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和借鉴外国经验,生态河堤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措施。但是,我国在生态环保方面是有一定的“历史包袱”的,治理建设水平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走了一些弯路。本文即从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资源、掌握投资及工程量、明确目标保证效果三个角度,对该领域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生态河堤;建设策略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无疑也要承担让城市居民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的责任,而责任的实现则要依靠对城市河流的生態治理与保护。随着环保大潮的到来,全国各地纷纷上马生态河堤建设工程,致力于打造生态城市。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甚至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部分城市生态河堤建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造成了资金的巨大浪费,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生活。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城市生态河堤的建设策略。
一、合理规划并利用土地资源
城市生态河堤建设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对土地资源的规划与利用。一般情况下,城市河流会穿越经济开发区、居民区或商业区,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河流两岸已经形成了基本格局,不能轻易更动,造成生态河堤建设空间过于逼仄。比如部分城市河流两岸的土地已经进行硬化处理,原有护坡结构直立化,严重的甚至根本没有河滩地空间。还有的地区对河流的保护不力,建设发展侵占水面或有限的岸坡,不仅使得河流日益萎缩,生态河堤的空间也进一步缩小。
想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首先就要做好规划。对于计划进行生态河堤建设的河段,一定要划下其他项目建设发展的“红线”,绝不能随便占用河滩或水面。两岸有违章建筑的,要坚决限期拆除,不能久拖不决,最终变成痼疾,影响生态河堤的正常建设。生态河堤不只需要工程力量,还需要适宜的水生动植物,才能保持城市河流“小生态”的健康平衡运转,所以对于“小生态”要做好保护。早年建设的硬质河道或两岸土地要进行拆除或改造。实在难以处理的,可以采取局部建设的方式,不要强求表面上的一致。
二、清晰掌握投资及工程量
生态河堤建设是非常耗费资金的一件事情。比如上文提到的拆除或改造原有的硬质河道和两岸土地,工程量巨大。为了营造出适合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不只是把它们投放到河道中就可以的,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保育。而且,生态河堤往往还承担着一定的景观功能,需要进行景观建设。而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对景观的要求越高,建设标准也就越高,工程量也越大,比如需要在河流两岸更大范围内进行拆除改造工作。部分地区缺乏这种意识,资金准备不足,最后难以为继或迁延多年。
因此,在建设生态河堤前,相关部门或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此前制定的建设规划,认真核算工程范围内的工程量和对应的建设费用,一定要留出余地以应对突发情况,不能想着“一锤子买卖”。生态河堤是要长期发挥作用的,不管是基本的工程建设还是景观建设,都需要较长的使用年限。不同地区环境所需要的水生动植物也是有差异的,有些地方并不完全适用自然生态坡岸,需要进一步的改造,有时甚至要对土质进行调整,才能形成生态堤防,这些都应该考虑到投资和工程量中去。
三、明确建设目标,保证建设效果
生态河堤建设目标的不明确,是导致后期技术不适用、管理不到位、效果难发挥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根源。通过上文论述可以看出,生态河堤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水利工程、园林工程乃至生物工程的结合。不明确最终目标,建设就会显得比较盲目。比如某城市河流某河段需要发挥出窗口作用,那就需要做好统筹规划,为自然条件和各种人工材料做好“任务分配”。目标不明确,就很容易造成建设标准过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需要重复投入。
在这方面,相关部门或建设单位要通盘考虑,做好咨询工作,明确河堤建设目标,并对目标进行科学论证。论证过程中,要召集或邀请各学科专业人员,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以城市河流当下的生态调查情况为依据,杜绝闭门造车,避免出现违反科学常识的建设目标。这样一来,即使目标难度比较大,也绝非不可能实现,可以通过局部拓宽河道、建设生态池塘等方式来提升建设效果,最终达到建设目的。
综上所述,城市生态河堤建设对很多地区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遇到问题是正常情况。重要的是,要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忽视问题,最后酿成难以挽回的苦果。不论是相关部门还是建设单位,都要秉持科学和实事求是的理念,认清城市生态环保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绝不能存在侥幸心理、盲目进行。
参考文献:
[1]尼景升.城市景观河道改造方案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05):180-183+192+20.
[2]梁袆玮.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