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
2020-04-10闫建霞牛源渊
闫建霞 牛源渊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继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更是对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做出了“八个相统一”等明确要求。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尤其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论述,重規律、强体系、抓队伍,切实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协同性,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地。
重规律,增强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离不开规律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启示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开展实践活动,可以事半功倍。
深刻把握学生成长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认识大学生群体,从学生成长规律出发,围绕学生、关照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兴奋点和共鸣点。学生成长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学生成长还具有不均衡性、整体性及个别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从当下现实情况和学生思想状况出发,就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就可能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怀疑。因此,要亲近学生、贴近学生,真正了解不同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活动特征,广大学生的话语体系与价值体系,才能将教师和学生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心圆。
深刻把握思政工作规律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充分地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始终将思政工作作为其他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在长久的革命实践中积累了诸多经验。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个人思想品德的养成既要内化于心,也要外化于行。无论是内化,还是外化,首要是接受必要的理论学习,从理论学习中确立个人思想品德的坐标和目标。因此,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头脑,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真正使学生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以透彻、真实、全面的理论分析,去回应学生、说服学生和引导学生。
注重用规律指导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低洼区”,切实加强规律指导,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工作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强体系,提高实效性
实践证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朝着“一体化”综合改革的方向推进,思政教育领域的“四梁八柱”和“十大育人体系”不断健全。在笔者看来,尤其是要加强课程、文化、实践等重点环节,秉承“大思政”理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思政课程要理直气壮 开展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认认真真讲好每一节课,要防止形式化和做表面文章,理直气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必须不断加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推动作用,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在教学目标上,要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教育引导学生树牢“四个自信”,做一名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在教学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带入课堂,将社会热点问题带入课堂,打造融入式课堂,切实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力与认同感;在教学手段上,要不断引进先进教学技术,加快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运用新媒体技术使课堂“活”起来;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增加主题讨论、辩论等实践教学环节,使思政课更有亲和力;在教学体系上,要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同时,要积极发挥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各学科教师都要将教书育人在课堂上有机统一,各专业课程都要“守好本段渠”,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使专业课与思政课相得益彰。
文化氛围要积极向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发展繁荣是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交锋愈演愈烈,文化生态错综复杂,高校已经成为各种思潮交流碰撞的最前沿阵地,我们必须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守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处于指导地位,高校校园必须以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重中之重,它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接的追求与成果,包括了我们所倡导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凝结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要切实通过宣传、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构建大学生的道德与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学生培养成理想远大、信念坚定、道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