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疗法联合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65例临床观察
2020-04-10杜思爽
杜思爽
【摘 要】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1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MFM、Peabod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bath疗法联合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更确切,可改善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利于预后。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0073-02
痉挛型脑瘫是脑性瘫痪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目前以康复治疗为主,临床表明,健脾补肾调督针刺疗法在治疗小儿脑瘫中能有效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但能否最终改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尚不明确。笔者采用Bobath疗法联合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男39例,女26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08±1.34)岁;病程0.42~1.62年,平均(1.05±0.38)年。观察组男31例,女34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2.95±1.45)岁;病程0.51~1.83年,平均(1.36±0.4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入组前未进行其他治疗;③均符合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伴有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②针灸治疗禁忌者;③伴有严重癫痫发作;④遗传基因存在异常。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采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同时通过关键点的控制诱导患者逐步学会正常的运动模式,诱发出高级神经系统反应使患者克服异常动作和姿势,逐步体验和实现正常的运动感觉和活动。诱导翻身、完善坐位,正确爬行动作及站立以及行走等训练;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如负重训练,以改善肢体平衡;姿势异常训练,如肌肉阻抗训练,以协调肌肉运动。并辅以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训练方式,以此促进患儿正常姿势反应,40min/次,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取穴:腰阳关、风府、脾俞、身柱、三阴交、至阳、百会、筋缩、命门、足三里。操作:对各穴位进行酒精常规消毒,头针选用1.5寸针灸针,针灸师采用毫针(长春爱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吉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270066号)捻转补法,每穴行针30s,留针30min,5~10min后补法捻针1次,若患儿严重不配合则每处施针1min后出针,1次/d,30d为1个疗程,5d后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粗大运动功能变化以及精细运动变化。临床疗效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症状改善情况为参考[3]。①显效:ADL评分>50分,肢体运动功能及语言和智力得到改善,肌张力和姿势明显改善。②有效:ADL有效分值在30~50分间,异常姿势改善或原始反射消失。③无效:肌张力、肢体运动未有改善,ADL评分<30分。总有效=显效+有效。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4],共分卧位、坐位、爬与跪、翻身、站立位、行走与跑跳五大项,总分100分,分值与粗大运动功能能力成正比。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分(Peabody)[5],对患儿抓握能力以及视觉-运动统合能区进行评分,共98项(抓握能力26项,视觉-运动统合能区72项),共98分,提示分值越高精细动作发育程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为54%,高于对照组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GMFM、Peabody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GMFM、Peabod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Peabod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脑性瘫痪病因病机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均有关系,病位在脑,累及四肢,表现多样,可伴有听觉、视觉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等症状,主要表现为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常见的严重致残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小儿脑瘫在中医学中属于“五迟”“五硬”范畴,与先天母体气血不足,后天养护失当有关,发病部位主要在脑,与脾、肾二者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患儿先天肾精亏虚,导致后天脾胃运动功能较差,则出现肢体活动性下降、肌肉松弛无力、无法抬举、头项软弱等症状。因此补肾健脾、理气养血、祛瘀通络是治疗小儿脑瘫的关键。Bobath疗法是根据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对患儿多方面进行干预,通过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整体运动协调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肢体运动功能,但该疗法对随意运动控制的远期效果以及预防痉挛萎缩的效果不佳[6]。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患儿针灸,刺激患儿穴位,改善患儿局部血液微循环,有利于脑组织恢复,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缓解脑瘫痉挛状态。其中对身柱、百会、腰阳关、至阳、筋缩、命门、风府等穴位针刺,可增阳气;肾俞、脾俞、三阴交针刺后可健脾补肾;足三里可增强机体气血之力,因此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使患儿气血正常运行,达到健脾理血、益肾平肝效果,从而提高患儿肢体运动能力,有效缓解痉挛状态。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更高,GMFM、Peabod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较好,可促进运动功能改善,提高患儿身体整体协调性,提高患儿日常生活生活能力,减轻家庭照料负担。
综上所述,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健脾补肾调督针刺法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利于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张晓侠,王英,王江华.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129-131.
[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3.
[3]湖南省医院协会.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039.
[4]史惟,廖元贵,杨红,等.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在脑性瘫痪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4,10(7):423-424.
[5]王素娟,李惠,张建萍,等.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在脑病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9):452-454.
[6]杨芳,王和强,赖新波,等.溫针灸联合Bobath技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影响[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3):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