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然相对不惊飞

2020-04-10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机安然敬畏

面对人类一往无前的探索,自然如同洞壁上栖息的美丽蝴蝶,向纵深之处隐匿而去。我们,或许早该意识到,是时候对环境留下一段敬畏又适当的距离了。

美国有一首流传已久的诗:“我把一只坛子放在田纳西,它是圆的,置在山巅。它使凌乱的荒野,围着山峰排列。”这无疑是将人的影响置于了世界的中心。人,在所向披靡的征途中为自己加上了无上的尊冕。的确,天地有大美,壮阔无垠,可天地又是如此的脆弱,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其造成无法逆转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注定会成为人们想要承担却又无法承担的重任。对此,我们可以做的并不多,只有在一开始便小心翼翼,不误闯自然不容侵犯的领地。

对自然环境保持一定的距离,实在也是出于一种对人自身的保护。自然脆弱,人实则更为脆弱。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无往不胜的;而作为个体,又何其渺小。试想,当我们大呼“山登绝顶我为峰”时,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对于高山的畏惧与不安。而面对隐去的蝴蝶以及更多逝去的美丽,我们追随的脚步里又凝聚着多少无奈与担忧?我相信频发的灾难是自然备受重压后愤怒的呐喊。人会不会有一天像古龙所描述的盖世英雄,“登上了山顶,却发觉自己已一无所有”。那时的人类会不会感到万分的孤独与惶恐?

其实,人完全可以与自然一同诗意地栖居,其关键在于不互相侵扰,不试图征服。古人也寻幽探险,也流连于“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但他们的态度是如此的虔诚而小心。他们只是竹杖草鞋,手攀足踏,适可而止。我认为,这样的探险,才是真正触摸了自然的心跳,却不将其惊扰的方式。如此,既将人的环境诗化,也为万物自然的环境留得一份清静。我们可以自在地欣赏环境所赠予的天光云影,花柳水月,却切不可去探求、征辟自然的禁地。古人所谓的“天人合一”,我宁愿将其理解为是人在天地之间安详地栖息,而让心神畅游于世界。

很喜欢王寂的一句词:“沙鸥相对不惊飞。”这固然是说人要少些心机,但人若能对环境毫无心机,不事窥看,自然想必也可与人安然相对不惊飞了。

【评点】

作者将目光投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开篇运用比喻手法,将自然比作“洞壁上栖息的美丽蝴蝶”,构思巧妙,生动形象,从而很自然地引出“对环境应留下一段敬畏又适当的距离”的观点。主体部分不仅指出人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指出了人类应当怎样与自然和谐共处,视角新颖,立意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氣息。结尾总结精当,收束自然,呼应标题。文章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引用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句,使得文章具有辩证色彩的同时又充满诗情画意。

猜你喜欢

心机安然敬畏
安之若素
学习三个敬畏,践行当代民航精神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这样的家很有“心机”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缺失
旋风小子
星星知我心
出行心机
时尚入秋心机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