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失败的必然性浅析
2020-04-10丁艳飞黄朝友
丁艳飞 黄朝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诀别时荆轲的慷慨悲歌千百年来激励了不少仁人志士为了正义的事业义无反顾、奋勇前行。然而,认真翻阅《史记 刺客列传》有关荆轲的内容以及《战国策 燕策三》不难发现,荆轲刺杀秦王可以说是一个错误的人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失败是必然的。下面,笔者仅就荆轲本身的缺陷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早期游历无所作为
作为刺客,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要想圆满完成委托人的任务而又全身而退,武艺、谋略、心理素质当然要高人一筹。然而,荆轲早期的游历经历可以说是乏善可陈。《刺客列传》提到的荆轲游历经历有四次,分别是“荆轲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四次游历,不管是卫元君“不用”还是与盖聂论剑被怒目而视后的“出”“去”,或者是与鲁句践“争道”而被怒叱之后的“嘿而逃去”以及到燕国之后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已而相泣。”无不说明荆轲的武艺修为不可能太高或者说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表现,否则卫元君不可能不用,盖聂不会(也不敢)对他怒目而视,鲁句践也不会怒叱他;胆量应该也一般,不然盖聂的怒目而视鲁句践的怒叱不至于在崇尚“士可杀不可辱”的时代吓得荆轲落荒而逃;社会地位很低,身份高贵的人不会整天跟着一个杀狗的屠夫、下层的乐工酒酣耳热之后无所顾忌地在街头东游西荡。
功夫一般、胆量一般、社会地位低下,四处漂泊的荆轲,身份低贱整天为生计奔波的荆轲考虑问题不可能高瞻远瞩、周到详备。荆轲只不过因为认识燕国的处士田光而被引荐给太子丹,而太子丹却想依靠荆轲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实在是缺乏眼光,用人不当或者小小的燕国也确实找不到堪当大任的人只好勉强为之。难怪听到荆轲失败后鲁句践感叹:“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对荆轲赞赏有加的陶渊明在《咏荆轲》里也无奈叹息:“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二、答应刺秦身不由己
荆轲本是卫国人,他的祖先甚至是齐国人,只是后来才搬迁到卫国。即使后来游历到了燕国,作为云游各国,以四海为家的荆轲,燕国的生死存亡跟他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只是因为好友田光才卷入了燕秦之间的冲突。而由太子傅鞠武引见给太子丹的燕国处士田光,也许只是浪得虚名名不副实。请看田光来见太子丹时,“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太子丹又是上前迎接,又是倒退着走为田光引路,甚至跪下来拂拭座位给田光让座,态度不可谓不谦卑、恭敬。
但当太子丹说出自己的打算后,好在田光还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无法完成太子丹赋予的使命,于是在没有征求荆轲的意见的情况下向太子丹推荐了自己的朋友荆轲。为了逼荆轲就范,田光可以说是處心积虑,“偻行见荆卿”,也就是弯腰驼背地走着去见荆卿,而且在荆轲面前说了一番言不由衷的话后自刎了。太子丹叮嘱田光“事不可泄”完全可以看成是出于谨慎的行为,不应该成为田光自杀的必然理由。这实际上就是逼荆轲就范来完成自己承诺的“引荐”任务,将荆轲的人生引上不归路。田光的死使荆轲面临道德绝境,他不得不接受田光的安排去拜见太子丹。
而荆轲拜见太子丹时,太子丹先“避席顿首”,然后将自己的打算“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和盘托出。荆轲听完后的反应是过了好半天才说“臣驽下,恐不足任使”。这当然可以理解为谦虚,但更多的恐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正确选择。但当太子丹“前顿首,固请毋让”后,荆轲却许诺了。为什么呢?久经游历磨砺的荆轲肯定知道自己既然已经知晓了太子丹的绝密计划,如果不答应的话自己不可能活着离开。既然不答应现在就得死,答应了刺秦还可以晚死几天,特别是成功了还可以青史留名。两害相权取其轻,于是,别无选择的荆轲只好答应了太子丹的请求,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三、刺秦计划太过理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该说,答应太子丹的请求之后,荆轲还是做了一系列的基本准备的。比如背着太子丹拜访樊於期并成功说服他心甘情愿献出自己的人头作为接近秦王的信物;准备了刺杀秦王的武器——全天下最锋利的而且淬过毒药能够见血封喉的匕首;约请了自己的朋友同行等等。而对于如何刺杀秦王,荆轲的计划就显得太过理想,比如他劝说樊於期时说的“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应该说,听了荆轲刺秦的描述,再想象一下荆轲对刺秦结果的预设,任谁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十分完美的计划,难怪樊於期听了后热血沸腾,“偏袒扼腕而进”,“遂自刭”。
但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发现荆轲的计划存在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秦王是否会接见荆轲?秦王接见荆轲时双方距离多远?荆轲是否能够真能抓住秦王衣袖?秦王被抓住衣袖挣脱后怎么办?自己的右手能否真的做到“揕其胸”?如果无法刺到秦王的应急措施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不知道荆轲想过没有,即使想到了,可能也只是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他已经被自己美好的想象迷惑了。准备不充分,考虑问题不周密,遇到意外情况发生时的手足无措,荆轲刺秦失败也就成为必然。
四、性格暴躁埋下祸根
荆轲在答应刺秦之前无论是与盖聂论剑被怒目而视后的“出”“去”,还是与鲁句践“争道”被怒叱之后的“嘿而逃去”,在那个崇尚“士可杀不可辱”的时代,荆轲的反应可以说是软弱无能。但荆轲被迫答应刺秦之后,被太子丹尊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的荆轲,为所欲为的生活让荆轲心理开始变形、扭曲,加上对刺秦之后自身命运的绝望而而变得暴躁、易怒,以至于头脑不够冷静、意气用事,从而为刺秦失败埋下祸根。从两件事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到荆轲的不够成熟、理性,一件是太子丹为形势所迫,婉言催促荆轲早日动身赴秦时,荆轲的表现是“怒”然后“叱太子”。请注意,荆轲是约了自己的某个朋友共赴国难,而那个朋友因为路途遥远而未及时赶到。根据太子丹的催促来看,荆轲应该没有向太子丹汇报过请人跟自己一起刺秦之事,而被催促时他也没有进行任何的解释。这就让人怀疑荆轲约的这个人是否真有其人,如果确有其人荆轲为何在被误解的情况下也不向太子丹说明情况,而是怒斥太子丹之后憋着一肚子火踏上不归路?另外一件事就是易水诀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时的“变徵之声”,导致“士皆垂泪涕泣”。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荆轲首先沉不住气而大放悲声,在场的士怎么会“垂泪涕泣”?即使就是后来的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与其说是视死如归的慷慨悲歌,倒不如说是穷途末路时的歇斯底里。
五、刺秦行动连失良机
应该说,荆轲作为刺客武艺不佳、缺失谋略、心理素质不过硬等缺陷在刺秦时暴露无遗。请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不中,中柱”。作为刺秦的主动者,荆轲在如此近距离而秦王又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刺杀秦王,却让秦王扯断衣袖并且跳开。一个手无寸铁且手无缚鸡之力的侍医夏无且可以用药箱砸中荆轲,而荆轲在受伤后把全天下最锋利而又见血封喉的匕首扔到柱子上等一系列动作都说明,荆轲如果不是故意的话,就是武功太差动作太慢或者因为事情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理想而惊慌失措而导致动作变形失去准心。
而“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一边是秦王绕着柱子逃命,一边是荆轲在后边紧紧追赶,秦廷上的大臣们因为没有武器而徒手与荆轲搏斗而乱成一团,在这样的混乱中,荆轲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因为荆轲如果头脑冷静的话,转身过来不就与秦王迎面赶上?
至于荆轲行刺失败后的“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只能说是他失败后的自我标榜或者说是歇斯底里,把他之前多少还有的一点英雄形象抹杀殆尽。因为荆轲图穷匕首见的时候是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直接就刺向了秦王,什么时候想着要活捉秦王了呢?把太子丹当初的重托置之脑后,身负重伤无法完成使命却死要面子无中生有无力狡辩,“受人所托,忠人之事”的职业操守荡然无存实在是让人感慨。
丁艳飞,黄朝友,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