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研究

2020-04-10张媛媛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宪法习近平

张媛媛

摘 要:习近平关于依宪治国的一系列讲话,强调了宪法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这一理念对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背景、内容、特征、意义等角度,对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进行研究。

关键词:习近平;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宪法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4-0174-02

一、习近平依宪治国的理念背景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依宪治国有着许多重要的论述。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既丰富、充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指导宪法实施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对于我国社会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价值。

(一)推行依宪治国理念的时代背景

当今社会,在政治领域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对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虎视眈眈,从今年愈演愈烈的香港事件则可见一斑。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路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但企图颠覆我国政权、破坏我国和谐稳定的声音不绝于耳。针对这一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对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往来愈加紧密,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我国在进入21世纪之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扶持人才,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下,多种势力妄图阻碍我国经济发展。

(二)推行依宪治国理念的党内背景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建国七十年的时间里赢得世界瞩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从建立之初就将党的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不断提升,为我们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既担负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领导重任,又面对着国际社会上政治经济新形势不断变化的挑战,我们党的责任重大且艰巨。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在作风建设、执政方式等方面尚存在着有待加强的地方,因而,管党治党是势必要加强重视的。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是不同的,一些黨员、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不仅要受到党内处分,而且也应该接受国家法律的制裁。

宪法作为国家法律的“母法”,党内法规属于法规的范畴,也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下制定,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宪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所以必须要依宪治国,树立宪法权威,严格依照宪法的规定从严治党。

二、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的内容

(一)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在2012年12月4日举办的在纪念现行宪法实施三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依法治国要首先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关键是要坚持依宪执政。”并且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中,都阐述了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中的关键地位与核心价值。

首先,依宪治国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我国宪法的性质上。我国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如果没有宪法的指向作用,其他法律法规就失去了依据,就极有可能出现制定主体不明确、法律法规之间效力、等级方面的冲突等问题。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指出首要的是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

其次,依宪治国的核心价值还展现在我国宪法的规定里。宪法主要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的基本制度及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职权设置。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规定体现了宪法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尊重、保障人权的思想;对国家基本制度的规定体现了宪法为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指明了发展方向;对国家机构职权设置的规定规范着国家公权力的运行。

(二)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关键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宪法提高到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体现了习近平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治国理政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会议讲话时强调,“依法执政的关键是依宪执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清晰地指出,依宪执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首先,依宪执政是宪法的权威地位所决定的。《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说明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根据宪法的规定,在宪法法律约束下执政。我们党要带头守法,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执政活动。因此,依宪执政是我们党的执政关键。

其次,依宪执政也是我们党执政方式转变的要求。在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法治遭受了极大破坏,党的执政活动脱离了宪法法律约束,这导致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受到重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领导人吸取了这次教训,积极开展法制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才逐渐将法制重新建设起来,让法制重新焕发活力。

三、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的特征

(一)坚持以人民为主体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不断完善以人民为主体的各项制度、政策等。

以人民为主,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这是一个民主的国家、政党所必须做到的事情,以人为本就要时刻将人民放在第一位,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关心人民所关心的大事小情,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人民更好地生活而进行创造、创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生活困难的人民寻找改善的办法,让人民生活得安逸、满足。

(二)更加注重发挥宪法的重要作用

“宪法的生命和权威都在于实施。”宪法的实施意思是把宪法中所规定的法律原则具体落实到宪法的实践中,释放出宪法新的“生命力”。就是把宪法的要求规定在各具体部门法当中,让部门法做到保障人权、维护国家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引导发展文化,着力发展旅游业,形成旅游产业链条,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稳健发展,使国家机关保持良好作风,坚决打击贪污、腐败行为,建设廉洁政府,大力打击以权谋私、滥用权力、无视人民群众需求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重污染企业投产,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开展垃圾分类,将垃圾变废为宝,进行循环利用,降低对生态的破坏,积极植树,把荒漠重新变成绿洲,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大使用清洁能源的力度,绿色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让我们的蓝天重新绽放深蓝色,让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得更加长远一些。

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宪法予以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宪法精神;2018年正式将宪法宣誓制度写入宪法,这既有利于体现宪法的至上权威,使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热爱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权利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四、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的理论价值

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是建立在我国实际情况基础上的正确论断,是经过几代人不断改进、完善的最新成果,也是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组成部分。宪法的本质也是法律,故而依法治国也包含着依宪治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突出了宪法的重要性,依宪治国理念的重要性也随之上升。

习近平依宪治国的理念将人民主体地位作为理论特征,坚决维护人民在宪法中规定享有的权利,严格遵循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我们党对民生问题密切关注,真正将人民群众放在国家的首位。习近平依宪治国的理念,是顺应时代要求的体现,也同样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彰显。

习近平将依宪治国置于依法治国工作的核心地位,作为各项法治活动的依据和前提,提升了宪法的地位,体现了宪法在我国法律中的崇高地位。习近平依宪治国的理念构筑了制约公权力的框架,有利于我国宪法得以真正实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宪法实施的论述,我国的宪法实施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一些法律得到了修改。如,宪法宣誓成为一项宪法制度,这既有利于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也有助于彰显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

纵观近一些年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不难看出,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法治根基,是我国、我党必将长期遵守的重要思想理念。学习宪法,懂得运用宪法维护权益也是值得我们加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  陈志刚.正确理解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依宪治国[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6).

[4]  莫纪宏.“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中的核心作用[J].人大研究,2015,(1).

[5]  高红敏.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中的核心[J].知识经济,2015,(23).

猜你喜欢

宪法习近平
道县:学校宪法宣传教育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2018年3月26日 《光明日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宪法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部宪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
宪法解释机制专题研究
依宪治国,须让宪法“活起来”
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