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面向精神家园的旅程
2020-04-10吕德春
吕德春
一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这个论断强调了小说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当我们扩而广之,谈论其上位概念文学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时,也可以借鉴这个论断,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学是第二生活。或者,将这个结论更准确地表达为:文学是精神生活。
如果说自然科学一般诉诸于人类的大脑,那么人文科学则更多诉诸于人类的精神。作为万类生物之一,人类首先需要物质生活来满足生理需求,其次需要精神生活来满足心灵需求。物质生活是人类的外在现象,精神生活则是人类的内在本质。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借助语言文字表现这种更高层次的本质生活——精神生活。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极大满足了人类对信息的需求,但与此同时,信息爆炸冲击着人的“独自的批评能力和精神”,海量资讯“淹没了”人,消解着人的思考与理解能力,“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同时,科技的突飞猛进推动了人类对技术的狂热崇拜,导致人类在享受智能生活的同时,被物质与技术控制,精神家园渐趋荒凉,“生活中的恶并非都充满血腥味,更多是荒唐无聊”。人吃得饱,穿得暖,却很痛苦,缺乏生活的乐趣和信心,因为人的精神生活饥寒交迫,人的精神危机与日俱增。
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文学的终极意义或许在于,引导人打破物质与技术的枷锁,避免人被工具化或者物化,引领人的精神家园由失衡回归和谐。
二
鉴于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特殊身份,以及他们身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尖锐矛盾,文学鉴赏在今天的校园里显得更加迫切。概而言之,语文课程的文学鉴赏,是面向学生精神家园的旅程。
如此诠释文学鉴赏的课程意义,是基于文学的一个基本属性。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尽管文学涵义及其价值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古今中外的无数读者却痴迷于文学,文学可谓超越时空的永恒母题。其中,文学在两种历史情境之下尤其受到青睐:一是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一是个人潦倒穷困,人生失意。诚如欧阳修所言:“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虽然这里谈的是诗歌,但是文学亦然。
文学之于精神的奠基意义,源于文学的一个基本属性:创造一种理想生活。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包含人的存在在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虽然人是在无意义的空间里生活,但是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成就,从而拥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的根本价值在于,可以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实现精神的解放与自由,从而赋予人以“存在的意义”。
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戏剧,归根结底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创造一种理想生活,区别在于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不同,或者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距离不同。即使是那些纪实性文学,也是对琐碎平常线性的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加工改造,从而创造一种情节更加集中、形象更加生动、情境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的生活。文学体裁的嬗变史究其实质是人类情感表达方式的演变史,不同的文学体裁实际上是运用语言文字的不同“变式”来满足人类创造理想生活的需求,以精神世界的主观性冲破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從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圆满,“艺术家不满意于现实生活,才想象出一种理想世界来弥补现实世界的缺陷”。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是一种信仰。
奥尔罕·帕慕克从读者的角度如此描述自己的阅读体验:“我在年轻的时候阅读小说时,有时内心会出现一片宽广、深远而又宁静的景观,有时光线暗淡下去,黑白分明并且相互分离,各种阴影在其中涌动。有时候,我惊诧地感到整个世界沉浸在一种迥然不同的光芒之中。有的时候,余晖普照,含摄一切,整个宇宙化为唯一的情绪和唯一的样式。我知道,我爱上了这种感觉,我在书中追求的正是这种特别的氛围。”
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和其他类型的语言相比,文学语言“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好让这些字特有的多元性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感染力。作者会用隐喻的方式让整本书整合起来,就像注重逻辑的作者会用文字将单一的意义说明清楚一样。想象文学要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多重含义的隐喻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讯息,有时比文字本身还要丰富。”可见,文学语言经过萃取加工,形成了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它的意象性和隐喻性,更便于表达审美情感,从而满足创造理想生活的需求。
今天,生存空间的复杂多元在给学生带来选择机遇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选择的挑战,从现实情况看,挑战大于机遇。学校课程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是,如何在学生尚未步入光怪陆离的社会之前,增强他们的心灵免疫力,阻止他们纯洁朴实的精神空间趋向虚无,在此基础上建构他们完整的精神家园。而文学鉴赏课程就是引导学生进入理想生活,帮助学生鉴别现实生活的假恶丑,树立执着追求真善美的坚定信念。
基于文学对于学生精神的意义,文学鉴赏课程不可或缺。
三
让人悲观的是,在学校的文学鉴赏课上,基于应试的技术性分析扭曲了文学鉴赏的本来面目。
康德认为,人是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关于应试教育对文学鉴赏的危害的论述很多,但是一言以蔽之,基于应试的文学鉴赏的根本性危害在于将活生生的人当做应试得分的手段或者工具,而不是将人视为终极目的或者归宿。尽管文学阅读课存在诸如分析人物形象、赏析作品语言、概括作品主旨之类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仅仅停留在满足得分需求的考试技巧层面,完全漠视作家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更漠视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体验,从中只能看到“分数的尊严”,而无法看到“人的尊严”,这与阅读的真正旨归背道而驰。关于阅读的旨归,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并不是为了他必须把读过的东西记住并且回答教师的问答题,而是为了使他为自己的命运而感到激动”。
将阅读与生命割裂开来,沦为应试技术性操练的工具,是文学鉴赏课程饱受诟病的根本原因。
“诗以道志。”亦如叶嘉莹所言,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包括诗歌体裁在内的文学鉴赏必须经由语言文字的路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与作家作品对话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对话、自我理解、自我建构,实现心灵的净化与境界的提升,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文学,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文学作品该怎样鉴赏?
如果想清楚文学作品的特殊性鉴赏方法,首先要清楚作品鉴赏的一般性方法。关于这个问题,最为人熟知的应该是“多读论”。朱熹认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强调读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博闻强记,反复吟诵,长此以往,自然可以领略作品要义。这个观点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具有借鉴的价值,只有在大量阅读文学作品的前提之下,才能进而谈论文学鉴赏,否则,文学鉴赏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也符合质量互变规律。从这个角度讲,新课程标准提出“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
然而,阅读实践证明,文学作品的鉴赏并不是一种自发的状态,中国古代作家的阅读鉴赏必然自觉依据某些规律与方法,因此,盲目迷信多读就可以提高鉴赏水平也是不科学的。
实际上,作为一种对话,阅读需要遵守思维规则或者思维“礼节”,“阅读一本书,是一种对话。一本书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就跟平常的对话没有两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开口说话,也不会受到干扰。如果读者没受过训练又没礼貌,这样的对话可能会发生任何事,却绝不会井井有条。我们所想的礼貌并不是一般社交礼仪上的礼貌,真正重要的是遵守思维的礼节。如果没有这样的礼节,谈话会变成争吵,而不是有益的沟通”。
那么,这种思维规则或者思维“礼节”是什么呢?
我们或许可以从“鉴赏”的定义中得到一些启发。百度百科这样解释“鉴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作品。
由此可见,文学鉴赏活动一般应该遵循这样的路径:读者在品味作品语言、感受作品情境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借助联想想象把握文学形象,获得审美体验,进而借助生活经验和艺术旨趣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概而言之,文学鉴赏先后经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或者说先入乎其内,再出乎其外。
南宋陈善如此描述鉴赏方法:“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上述阐述还不够深入。以上所述仅仅涉及文学鉴赏的外部程序,还没有触及其内在结构,即文学鉴赏的内在感知状态和意识行为。
关于这个问题,当代著名小说家奥尔罕·帕慕克从心理学角度对自己小说阅读意识做过详细分析。笔者认为这种分析对于理清文学鉴赏的感知状态和意识行为很有价值,兹摘录如下:
1.我们观察总的场景并跟随叙述,我们总是以同样的根本方式阅读小说,不管它是否包括大量的叙述和行动,或者像一幅风景画,根本没有叙述内容。我们的通常做法是追随叙述,努力理解所遇到的事物可能暗示的意思和主要观念。
2.我们把词语化为意识中的意象,要从小说之中获得乐趣,就要善于离开词语,将这些事物转化为意识中的意象。
3.我们意识的另一部分在追问,作家所说的故事有多少是真实的体验,还有多少纯属想象。一方面,我们会体验到在小说中我们丧失了自我,天真地认为小说是真实的;另一方面,我们对小说内容的幻想成分还会保持感伤——反思性的求知欲。这是一个逻辑悖论。但是,小说艺术难以穷尽的力量和活力正源于这一独特的逻辑,正源于它对这种逻辑冲突的依赖。
4.我们仍然要追问:现实就是这样吗?小说叙述和描绘的事物是否合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了解的事物?
5.我们评价比喻的精确性、幻想和叙述的力量、句子的构造、散文包含的隐秘而又真挚的诗意与韵律,并从中获得快乐。
6.我们对主人公的抉择和行为作出道德判断;同时,我们也评判作家本人关于小说人物的道德判断。小说艺术之所以能提供最精美的成果,不在于评判人物,而在于理解人物;让我们不要被意识中道德判断的部分所主宰。
7.在我们的意识同时在执行上述这些操作之际,我们祝贺自己获得了知识、深度和理解。特别是那些高度文学化的小说,对我们读者来说,我们与文本建立的深刻关系似乎成為我们自己个人的成功。我们的心中渐渐地升起小说只为我们个人而被写作出来的甜蜜幻象。
8.当这些意识活动在进行的时候,我们的记忆在一刻不停地、剧烈地工作。为了在作者向我们展现的宇宙中发现意义和阅读的快乐,我们感到必须要追寻小说的隐秘中心。因此,我们努力将小说中的每一个细节积淀在记忆之中,就像记住树木的每一片叶子。
9.我们全神贯注地追寻小说的隐秘中心。这是我们在阅读小说时,我们的意识最频繁执行的操作,无论我们对此天真地一无所知,还是感伤地反思到这一点。
如前所述,文学的基本属性是运用语言文字创造一种理想生活,文学鉴赏的关键在于通过品味语言、经验参与、发挥想象等多种艺术手段,引导读者成为这种理想“生活社区”的“居民”。“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作者创造出一个世界来,他的角色在其中‘生活,行动,有自己的天地。因此,阅读小说时类似指导你找出作者主旨的规则,可以说明如下: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宾至如归。知道一切事件的进行,就像你亲临现场,身历其境。变成其中的一个成员,愿意与其中的角色做朋友,运用同情心与洞察力参与事件的发生,就像你会为朋友的遭遇所做的事一样”。
五
教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著作产生的心灵震撼,类似于学生阅读托尔斯泰等文学家的著作产生的心灵震撼。文学鉴赏是守护学生精神家园的战斗堡垒,作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所有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更有责任陪伴学生建设好这座堡垒,“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
[作者通联:安徽凤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