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能力转型探析

2020-04-10李健宇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方向困境对策

李健宇

摘 要: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是我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在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建设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其能力转型问题。基于领导替代理论视角,对党政领导干部能力的分类与转型方向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其能力转型的对策建议,以期有利于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能力的提升与转型。

关键词:党政领导干部;能力转型;方向;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4-0093-02

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能力的强弱,对于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的要求,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我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能力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要求其增强自身解决新问题的本领和能力,从而肩负起新时代的新使命。

一、领导替代理论概述

“领导替代”这一概念由克尔和杰米尔于1978年首次提出,其是“领导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正视领导替代的现象和趋势,将有利于领导者转变领导观,提升领导力”[1]。所谓领导替代理论,是指随着领导情境的变化,一些领导的传统“优势”被削弱或替代,新问题的出现急需领导者创造新的“优势”以应对新情况,开拓新局面。领导替代理论是党政领导干部能力转型的重要理论依据。能力转型意味着新能力的产生及不合时宜的能力的消亡,即能力的替代。基于领导替代理论,深入分析党政领导干部能力转型的方向与方法对于加强其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领导替代理论视角下党政领导干部能力的分类及转型方向审视

领导替代理论视角下,党政领导干部的能力可分为传统能力与新兴能力两大类,其中传统能力又分为某种程度被替代的能力与剩余的能力两类。当前,虽然一些党政领导干部的部分作用被某些因素替代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就可有可无了。党政领导干部的部分作用被消解后,其要正视变化了的环境,一方面要认真履行好剩余的传统能力,如重大决策制定、发展方向把控、未来愿景规划等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新能力,如社会治理、底线思维、群众工作等能力。

基于此,领导替代理论视角下党政领导干部应着力向剩余的传统能力与新兴能力两个方向转型。原本固有的不合时宜的传统能力应勇于舍弃,从而留出足够的精力去提升新能力,进而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三、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能力转型的困境分析

1.观念困境:观念落后,能力转型缺乏动力。新时代,环境在变,形势在变,对党政领导干部能力的要求也在变。但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却没有认识到能力的动态性,仍然满足于原有的能力,不思进取,不能做到因时而变、因势而动。在面对能力转型问题时部分党政领导干部消极应对,要么被动转型(迫于各种压力而不得己更新能力),要么选择性转型(选择自己易于掌握或喜爱的新技能转型),甚至有些党政领导干部不愿转型(固守已有的传统能力,对新需求不敏感)[2],从而导致能力不足问题频出,工作局面难以打开。

2.机制困境:机制缺失,能力转型无保证。当前,为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虽然这些文件对于党政领导干部的能力转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建设体制机制。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分类缺乏、评价标准单一、培训内容趋同,这使得党政领导干部能力转型缺乏健全的机制保障,严重影响了其能力转型的实效。

3.实践困境:实践不足,能力转型难落地。“真知灼见源于实践,实践出干将。”[3]党政领导干部只有在实践中经受磨砺,才能锻造出过硬的本领。新时代,不确定因素增多,矛盾复杂性加剧,新情况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能力转型提出了强烈的诉求。但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却没有深刻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意识缺乏,经常谈实践而色变,不愿到基层一线去磨砺,虽学历提升了,实干能力却没有与时俱进。平时,高谈阔论、思想活跃;遇事,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因此,当前一些党政领导干部的实践能力亟待提升。

四、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能力转型的对策分析

1.更新观念,为能力转型提供内生动力。新时代促进党政领导干部能力转型必须把观念转变放在首位。首先,党政领导干部应积极更新观念,主动提高思维层次,进而提升对能力转型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党政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明确自身能力轉型的种类与方向(领导替代理论视角下其转型方向为剩余传统能力与新兴能力)。再次,党政领导干部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突破思想藩篱,大胆创新,对于自身不合时宜的能力要勇于舍弃,对于新时代亟须的能力要乐于接受与培养,进而增强自身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力。

2.健全机制,为能力转型提供制度保障。新时代让担当者有为,关键在于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能力转型的相关制度改革。首先,要创新考录制度。在党政领导干部的考录中要采用灵活的方法,如在面试中可采用情景模拟、行为面试及压力面试等多种形式。其次,要完善培训与开发制度。在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中要突出针对性、科学性的原则,构建多样化、专业化的培训与开发体系。再次,要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要突出能力导向,要始终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原则,将能力提升与考核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其能力转型。

3.加强实践,为能力转型提供落地条件。党政领导干部能力的转型与提升归根结底要在实践中落地。首先,党政领导干部要利用好本职岗位这一实践平台,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提升自身的本领。其次,要勇于创新,迎难而上,在克服困难中增强才干。再次,要注重基层锻炼对党政领导干部能力转型的塑造作用。党政领导干部要把基层作为磨砺自身的主战场,要勇于深入基层去倾听与帮助群众,着力培养自身吃苦耐劳、奋力实干的精神,进而促进自身能力转型的有效实现。

五、结语

本文基于领导替代理论视角指出了党政领导干部能力转型的方向,并剖析了党政领导干部能力转型存在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从更新观念、健全机制、加强实践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为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能力的提升与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峰.新领导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6

[2]  万云,车佳益.能力转型:改变领导干部能力不足的关键环节探析[J].领导科学,2011,(34):10-12.

[3]  李婧.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方向困境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跟踪导练(一)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改变颜色和方向
位置与方向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