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头的赤壁
2020-04-10余正
余正
我闭上眼就能看见,真的。
就好像我亲眼见到那个小老头在黄州,在他的不惑之年写下了那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那是个少有的冬日午后,阳光和煦,有风,微暖,但万物依旧沉寂,哪怕天空碧蓝而辽远,哪怕白云高悬而明亮,但万物依然寂寥——所以他这天也无聊。
于是无聊的小老头决定再去一次那已去过几百次的赤壁,叫上了朋友,走到江边,一边和舟子寒暄几句,聊聊这难得的好天气,一边登上了破旧的小船,用袖子擦干净一块空地,然后一屁股坐下。
江水依旧,水草依旧,白云依旧,蓝天依旧,年迈而强健的舟子依旧,破旧却耐用的小船依旧,小老头也依旧,什么也都依旧。
小船缓缓而行,四周的风景,小老头已了然于心,看得心不在焉,散着实无可散的心。
几乎是出于本能的,一辈子无知而愚昧的舟子再一次感叹起当年周郎之志得意满,小老头似听非听,神游云霄外。
突然,一个大浪拍到船上,把胡思乱想的小老头吓了个激灵,舟子连忙移船岸边,扶着这位已经浑身湿透没什么架子的官老爷上了岸。正想开口赔罪,却看见那小老头神色怔怔,紧盯着那大浪一次次地拍向对岸的悬崖,卷起岸边白雪千堆。
小老头回到家里,带着江水和一肚子别的东西,换了身衣服,闭眼躺在暖阳轻抚的庭院里,任时光溜走。
过了一会儿,小老头睁开了眼,他觉得,他应该写点东西了;又过了一会儿,小老头看向落满灰的书架,他觉得,他必须写点东西了。
他又找出当年从湖州带来的旧纸,略微掂了掂,所剩已不多。长茧的老手慢慢摩挲着枯黄的旧纸,神情却一如黄州之外,一如当年,一如苏轼。
在屋里写了一篇,不满意,胡乱涂掉。看着庭院里尚好的日头,小老头有了想法。
把小木桌费力地搬到屋外,小老头竟已是气喘吁吁。继续思索着,小老头慢慢平整着呼吸。身前旧纸枯黄微亮,砚中老墨漆黑无光,长须随清风飘起,纸上,佝偻的身影微微拉长——
闭眼又张开,提笔,蘸墨,落笔,收笔。
墨迹未干,笑声轻响。
转瞬即逝的轻笑里,混有自比公瑾的羞臊,掺着追忆当年的唏嘘,夹杂自叹如今的落寞,挟带感慨世事的怅然,满是苦痛艰难的超脱……
小老头轻笑,唇角弧度未平,又淡淡摇头,转身出门,要去打半壶老酒,留清风暖日,吹得墨干透。
既夜,庭中月光如水,染纸白如雪。桌上杯盘狼藉,有酒香萦绕,而屋中鼾声渐起。
【评点】
文章起笔就是故事,十个字却包含多个可能发生的故事。作者自己是故友、知交、萍水相逢之人,或者就是读者,于是“闭眼”可能是回忆,也可能是想象,或者就是阅读体验,同时在通篇写“小老头”的文字里增加了一个视角,仿若全知视角一般把人物写得立体。小作者善于写人且来得真切自然,毫无雕琢之感。写“小老头”,抓神态,抓动作,抓细节,写出了那个明亮不刺眼的苏轼、一肚子才情与不合时宜的苏轼、因多情而饱含泪水的苏轼、因超脱而笑声轻响的苏轼,活化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苏轼。作者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遣词精准而有趣,句式参差而错落,修辞精当而贴切,对于所描写的画面的光线感、空间感、时间感都把握得很好,既有诗歌的韵律感又有诗学的审美感。故事的收笔巧妙地呼应了《赤壁赋》,质朴真淳的结语不仅凸显了旷达的苏轼,更添余韵和趣味。
杨 夏
【格言链接】
变化就是在同一事物中存在的彼此相互对立的那些决定的连接关系。
——康 德
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
——列夫·托尔斯泰
一切都在变,一切都在过渡,只有全体是不变的。世界生灭不已,每一刹那它都在生都在灭,从来没有过例外,也永远不会有例外。
——狄德罗
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一般,他会随着风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方向。
——斯邁尔斯
一切变化,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每一刹那发生的事都可以是奇迹。
——梭 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