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错误”的价值及有效利用
2020-04-10石义堂张丽媛贾洁
石义堂 张丽媛 贾洁
[摘要]语文课堂上的“学习错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由于认知上的片面或肤浅导致的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错谬之处,以及由于能力上的欠缺导致的语言运用过程中的失误之处。“学习错误”的出现是正常教学的正常表现,有着重要的利用价值。有效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发现学习错误,矫正学习错误的过程中完成的。针对不同的学习错误,教师应该区别对待,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错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矫正学习错误的过程中,促进学习活动走向深入。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习错误;价值;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20)01-0079-06
自从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但也存在许多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课程改革以前就存在到现在依然解决得不够理想的问题,如语文教学评价改革滞后于课程改革实践的问题:有些是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中出现的“学习错误”的认识与应对上的失误,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学习错误”的内涵及其教学功能再认识
从概念上说,“学习错误”是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包括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由于认知上的片面或肤浅导致的、对特定学科教学内容理解的错谬之处,以及由于能力上的欠缺导致的运用学科能力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失误之处。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学习错误”就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由于认知上的片面或肤浅导致的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错谬之处,以及由于听说读写和思维等能力上的欠缺导致的语言运用过程中的失误之处。“学习错误”与“学习困难”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往往相伴而行。学习错误的出现,常常是由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困难。
学习错误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教学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学习水平诊断与教学目标定位功能
该功能是指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根据以往发现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错误,判断学生学习现状和已有学习能力,从而确定合理教学目标的功能。教学理论普遍认为,教师的备课过程要从3方面着手,一备课标,即明确课程标准对特定学段教学目标的设定及教学的要求;二备教材,即通过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编排体系,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三备学生,即切实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水平。语文教师对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和学习水平的了解,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从正面的角度了解学生“已知”“已会”的是什么:另一方面是从反面的角度了解学生“不知”“不会”的是什么。而学生“不知”“不会”的东西,恰恰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错误的观察和了解得来的。因此,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错误,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错误,才能根据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和学习水平确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也才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真正地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1.2学科能力训练与学习方法指导功能
该功能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学习错误,从而强化学科能力训练,提升学生能力水平,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习得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功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它要求在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应该使学生从这3个方面得到必要的、充分的发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获得和相应的学科能力的提升,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习得,主要是通过两条路径完成的:一条途径是通过教师对正确的学习结果的激励性评价得到巩固;另一条途径则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错误的纠正得到另一种形式的强化。这两种途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是在不断发现和纠正学生学习错误的过程中,学生的学科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了更多的运用机会。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的朗读中发现了字音不准、停顿不当等方面的问题,加以有针对性的分析,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又通过教师的示范朗读,学生在不断的模仿练习中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其朗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更好地掌握了朗读的相关方法知识。
1.3课堂生成激发与课堂效果评价功能
该功能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利用学生出现的学习错误,运用教学评价手段,激发课堂创造活力与有效生成的功能。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组重要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預设”是指预测和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超时空设想与安排。它不仅包括教师按计划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结果进行的理性清晰的设计,还包括对未来时空里学生学习的状态及发展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可能产生的走向等进行预测性的思考。“生成”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通过师生教学交互行为引导学生有序展开学习活动,从而产生教师预期的学习结果或超出教师期待的学习结果的效果,促使学生在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方法与技能等方面得到发展的教学实践过程。
语文课堂中生成的内容主要包括:知识与经验的生成,即语文知识的增长、语文活动中听说读写经验及经典语言材料的积累;思想与情感的生成,即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写作中思想观点的产生,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感情共鸣及美感的形成;方法与技能的生成,即对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语文课堂有效生成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错误往往能够成为激发有效生成的“催化剂”。从哲学观点来看,人的思想和认识,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完全的正确,总要经过认识上的反复,经历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的过程。对语文教学来说,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正确认识也往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上的错误之处、片面之处、肤浅之处,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错误的一种具体表现。只有让这些学习错误充分地暴露出来,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与矫正,学生也才能够完成认识的飞跃,而这种认识上的飞跃,就是课堂有效生成的主要内容之一。
2当前语文教学中对“学习错误”的认识与实践误区
语文课程改革开始以来的近20年,许多语文教师在对待学生的学习错误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这种误区主要表现在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
这种误区在认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对学习错误的本质和教学功能认识不到位,对于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表现缺乏正确的理解。例如,许多语文教师心目中的“好课”是这样的:教师准备充分,讲解清晰、准确而富有激情,师生之间互动及时;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给出正确答案,师生之间配合默契;整個课堂教学环节衔接紧密,程序流畅。这种现象,在公开课、展示课、评优课等类型的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
这种认识的错误之处就在于,这些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之下的特殊认识的过程。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说,“处在同一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两重性,是互为主客体的。但是,教学作为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最终是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因此在确认谁是主体的时候,主要应该把目光投向学生,即确认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者与实践者。”作为特殊的认识者和实践者,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对学习内容逐步加深理解。在知识上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理解片面到理解全面,由理解错谬到理解正确的过程;在能力上经历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而这里所展现出的学生的不知、不会,恰好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错误所在。真正有效的课堂,也恰好是在教师正确认识学习错误的教学价值,充分利用学习错误的教学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大江大河之所以有美丽的浪花,就是因为河床上有各种阻碍水流的障碍物。同理,课堂上美丽的“浪花”也是在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纠正学习错误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
这种误区在实践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忽视与回避课堂上的学习错误。人们在一些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满怀希望地看着学生,盼望着有学生能够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但学生经常回答不到“点子”上,或言不及义,错谬百出;或文不对题,答非所问。对这样的学生,这些教师要么采取全然无视的态度,对不符合自己意图的答案一概不置可否,执着地等待着符合自己意图的“正确答案”的出现;要么简单地应付一下,让学生“再思考一下”了事。这种完全忽视和回避学生学习错误的做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做法最大的弊端在于,错过了有效利用学生学习错误这一资源,将语文教学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大好机会。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学习错误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必然性,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上犯错误,包容学生的学习错误,寻找学习错误背后隐藏的规律。很多学习错误是实践与认识活动的探索性和实践与认识过程的曲折性相符合的错误,它既符合学科系统内既定法则之外的某种法则,又合乎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学内容难度的层次性和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基础的层次性。前者要求教师根据人的思维活动的普遍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内容到形式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的梯度;后者要求教师根据对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握,及时发现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错误,并将其作为有效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给予有针对性的解答与指导,帮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理解上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在语文能力的运用上实现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转变,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的目标。
3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学习错误的策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习错误,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智慧,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学习错误,做到分类指导,因错施策。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3.1对语文知识理解和运用上的错误,要探寻错误原因,补充相关知识,学以致用
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理解和运用上的错误,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对这一类错误,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或者补充必要的新知识,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例如,宋代周密的《观潮》一文第三段写“吴儿弄潮”的场景: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人教版八年级教材在本段加了两个注释,一个是“披发文身”的“文”,课文的注释是“通‘纹”。还有一个是“略不沾湿”的“略不”,课文的注释是“一点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本段文字在理解上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手持十幅大彩旗”中的“幅”。许多学生将“幅”的意思理解为量词“面”,将这一句翻译成“手里拿着十面大彩旗”。这是一个明显的学习错误,因为“幅”在这里的意思是指布帛的宽度。《汉书·食货志》:“布帛二尺二寸为幅。”因此,本句正确的翻译应该是“手里拿着一面十幅长的大彩旗”,十幅换算过来就是两丈二尺,大约相当于7米多。课文这一段着重表现的是吴儿弄潮的高超技艺,正因为彩旗有7米多长,弄潮儿还能做到“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足见其本领之强。所以,面对这样的学习错误,教师就要及时补充相关知识,明确指出将“幅”当做量词理解是现代才有的用法,“幅”的本义是指布帛的宽度。
又如文言虚词的用法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一种常见的用法,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容易出现错误,主要表现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深刻理解“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实质。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将王力先生关于“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解释作为补充性的知识介绍给学生。王力先生认为,“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实质就是给一个可以独立成句的句子结构“降格”,将其变成另外一个更大的句子的成分。例如,蒲松龄的《狼》多次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其中有这样一段: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在这里,“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之”,其作用就是取消句子独立性。“两狼并驱”本来作为主谓结构,就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句子,但由于作者要强调的重点是“如故”,即两只狼一起追赶屠夫的状态没有改变,因此,在“两狼”与“并驱”之间加上“之”,使“两狼之并驱”丧失作为一个独立句子的特性,由一个独立的句子“降格”而变成“如故”这一谓语的主语。
3.2对于课文内容理解上的学习错误,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文,品味语言,加深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文内容理解上的错误,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不够仔细,大而化之造成的。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般来说,教师不应该轻易地直接将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而應该引导学生回归课文,在仔细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自己寻求答案,教师加以适当点拨。例如,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一个特别精彩的教学片段。
师:说得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接下来让我们根据黑板上列出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学生朗读)
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
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
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
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讲得不一样。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
师:啊,讲得好。这里的“毛”字,是什么意思?
生:小草。
师:请你把这个解释用到句子里去讲讲看。
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就是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小草。
师:对,一棵小草也毁不了,这是一种什么语气?
生:轻蔑。
师:对,轻蔑的,这跟愚公的妻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如……何”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其”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
师:讲得好。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
师:这句话怎么解释?
生:把土石放到哪里去?
师:“焉置”的“焉”字怎样解释?
生:疑问代词,哪里。
师:对,不过这句里的“哪里”放到“置”的前面去了,“焉置”就是“置焉”,放在哪里。愚公妻有这个疑问,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的?
生:大家说“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
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老头子有点担心,快90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一样吗?不一样。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
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
生:讽刺。
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生:讥笑。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
这段教学实录虽然很长,但还是有必要展示出来。因为它集中展现了钱梦龙老师在教学中正确面对学生的学习错误,有效地矫正学生的学习错误,从而将教学活动引向更有深度的学习的高超的教学艺术。
钱老师在这里提出的问题是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一样,学生刚开始的回答是“差不多”。这个“差不多”就代表了学生此时对该问题的理解结果。很明显,这个理解是不准确的,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错误”。钱老师在这里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他们的理解是错误的,也没有给学生提供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及时敏锐地捕捉到了最恰当的教学时机,引导学生重新回归课文,从两人说话的语气,对愚公的称呼,说话的动机等方面细致比较,最后明白了两人一个是“疑”,一个是“笑”,对愚公移山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3.3对学生能力不足导致的学习错误,要对症下药,强化训练,提升能力
有些学生出现学习错误,主要是由于其某方面能力的不足导致的。比如,有些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出现读音不准,停顿不当,节奏不清等现象;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出现逻辑混乱,思路不清,词不达意等现象,即古人所说的“足将进而趔趄,口将言而嗫嚅”。这些现象的出现,往往不是由于理解上的问题,而是语言运用能力上的欠缺导致的。对于这些错误,教师应该准确判断,加强示范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同时多给学生锻炼机会,强化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学习错误”的出现是正常教学的必然表现,有着重要的利用价值。有效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在不断发现学习错误,矫正学习错误的过程中完成的。针对不同的学习错误,教师应该区别对待,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错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矫正学习错误的过程中,促进学习活动走向深入。
[责任编辑 孙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