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窝结构对衬衫领外观造型的影响

2020-04-10朱奕文吴巧英

毛纺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折线衬衫夹角

朱奕文,屠 晔,吴巧英

(1.浙江理工大学 服装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2.浙江理工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领型是服装整体造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连接头部与身体的视觉中心,能够表现成品服装的美观及外在质量[1-2]。领窝设计是衬衫领领型设计的基础,确定横直开领值并得到领窝弧线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衬衫领结构设计。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横直开领参数的变化会对领型产生影响,王喜娜[3]研究了横开领与直开领对连帽领领座的影响,建立了横直开领变化量对连帽领领座高度的预测模型。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服装造型客观评价日益受到服装业内研究人员的重视[4-6]。衬衫领造型同样需要科学的主客观评价方法进行评判。吴巧英等[5]采用摄像法对裙装外观形态进行图像采集,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提取长度、角度和面积指标等造型参数,实现A字裙造型主观评价的客观化。吴丽娟[7]通过摄像法采集翻驳领女西装的正侧面图像并用于美观性的主观评价,使用三维扫描法提取西装造型参数用于美观性的客观评价。陈冬蕾等[8]使用摄像法采集翻驳领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提取4个领部造型参数,用来评价翻驳领造型圆顺度,最终建立以客观参数描述主观评价结果的数学模型。上述研究均为衬衫领型的主客观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本文以衬衫领领窝结构参数为自变量,以造型评价结果为因变量,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研究领窝变化对衬衫领造型的影响规律,为服装企业优化衬衫领领窝结构设计、提高衬衫领造型质量提供指导。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准备

选取厚度为2.5×10-4m,面密度为1.07 ×10-2kg/m2的机织棉/涤混纺衬衫面料。黏衬选择衬衣常用的30 g白色优质非织造衬。用160/84A标准人台(慈溪市浒山西华服装模型厂),JUKI DDL-8500工业用平缝机(上海重机工业有限公司),ES-94A蒸汽电熨斗(嘉兴银星电气有限公司),D5200单反相机(尼康光学仪器中国有限公司)等设备。

1.2 实验设计

翻折式衬衫领的横直开领大小一般不受款式的影响[9],M号是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号型,因此本文选择规格为M号的普通衬衫领为研究对象。

领窝结构参数与水平确定:采用4×5双因素实验设计,控制变量为领窝结构参数横开领与横直开领差,横开领设4个水平(7.5、8、8.5、9 cm),横直开领差设5个水平(1.5、1、0.5、0、-0.5 cm),共计20种领窝。根据以上2个变量可以确定直开领值,直开领=横开领-横直开领差。

选择最常见的领座与翻领分开翻折式衬衫领为研究对象,衬衫领款式及样板见图1。限定衬衫领造型参数,根据市场调研与文献研究结果[9],取后中翻领宽(m1)、前中翻领宽(m2)分别为4.5、5.0 cm,后中领座宽(d1)、前中领座宽(d2)分别为2.5、2 cm。

以领子翻折线自然圆顺、与颈部空隙适当且分布均匀、领底线不外露为造型标准,确定领座的起翘量与领面下弯量[9],取翻领前中线倾斜角γ=30°设计衬衫领,得到领座和翻领样板[10](图1(b))。

1.3 衬衫领缝制

为减少实验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在所有的立裁、制版、样衣裁剪、缝制和扣烫环境中均采用相同的设备和工序,由同一人完成。将缝制完成的衬衫领穿在160/84A标准人台上,按统一造型标准进行检查、修正、确认。

1.4 衬衫领的评价

1.4.1 图像采集

衬衫领造型采集图像见图2。因实验研究需要,对衬衫领外观形态进行图像采集。实验环境为光源稳定、无风的房间,将衬衫领样衣自然穿于同一人台上,然后用数码相机距样衣1 m处的同一位置对外观造型进行拍摄记录。图2(a)、(b)为横开领相同直开领不同的2个衬衫领图像;图2(c)、(d)为直开领不同横开领相同的2个衬衫领图像。

图2 衬衫领造型采集图像

1.4.2 客观评价

衬衫领造型角度测量方法见图3。

通过图像技术对衬衫领造型进行客观评价,提取的衬衫领造型参数包括:①上口空隙量c,该值可以用来反映翻折线与人体颈部之间的空间大小。如图3(a)所示,b为领上口围度,a为领上口对应的人台颈部围度,二者之差为领上口空隙量c(c=b-a)。②翻折线夹角用α表示,即前中处衬衫领翻折线构成的夹角;领角线,用β表示,与翻折线夹角相对,由2条领角线构成,2种角度的大小以及它们的匹配效果都会影响衬衫领造型美观性。使用AI软件对采集的衬衫领正面图轮廓线进行提取,并用软件中的角度测量工具测量得到α和β的值。衬衫领造型角度测量方法如图3(b)所示。

图3 衬衫领造型角度测量方法

1.4.3 主观评价

采用综合评价法,先请专家对20个衬衫领外观造型的3个评价指标进行评分,再计算4个评价指标的得分均值作为各衬衫领造型的综合评分值。

衬衫领各指标对应的评价部位见图4。结合客观评价内容,确定衬衫领造型的主观评价指标为:翻折线造型、领角线造型、翻折线夹角与领角线夹角搭配效果、翻折线与颈部间的空隙量分布。

1—翻折线造型;2—领角线造型;3—翻折线夹角与领角线夹角搭配效果。图4 衬衫领各指标对应的评价部位

主观评价方法:采用“5级描述法”,1分为差,5分为好,由40 位服装专业人士通过采集的图像分别对衬衫领的4个评价指标进行独立评分,有效评分问卷为40份。

评分结果处理:首先计算每位评价人员对每个衬衫领的4个评价指标评分的平均值,作为某位评价人员对某款衬衫领的综合评分。再计算40位评价人员对每个衬衫领外观造型综合评分的平均值,得到各衬衫领外观造型综合得分(即主观评分),分值越高,则造型越美观。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结果

采用Kendal′s W协同系数检验对40名专业人士的外观造型评价分值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得到主观评分的W值为0.369,对应的双侧检验概率p值均接近0(小于显著性水平α=0.01),由此认为评价者对衬衫领评价标准具有一致性[11]。经过数据统计与处理,20个衬衫领外观造型的主客观评价结果见表1。

2.2 结果分析

2.2.1 领窝结构参数与主客观评价相关分析

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考察领窝结构参数与衬衫领外观造型客观评价值(∠α、∠β和空隙量c)及主观评价结果的关系,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①直开领、横直开领差与翻折线夹角α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和显著正相关关系;横直开领差与领角线夹角β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由上说明,横直开领差与造型参数中的角度关系较密切。②横开领、直开领与空隙量c呈显著正相关,即加大横开领和直开领都会引起空隙量增加。③横直开领差、横开领与衬衫领主观评分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横直开领差与主观评分关系较密切。结果表明,采用较小横直开领差或较小横开领制作的衬衫造型美观度较高。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下同。

2.2.2 造型参数与主观评分相关分析

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考察衬衫领各造型参数与主观评分的关系,结果见表3。作衬衫领各客观参数与主观评分散点示意图,见图5。由表3可以看出,主观评分与翻折线夹角α、领角线夹角β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关系(双侧检验概率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α=0.05)。翻折线夹角在113°~147°范围内,角度越大衬衫领造型美观性越差;领角线夹角在40°~70°范围内,角度越大,衬衫领造型美观性越好。结合图6分析得出:

表3 评分相关性研究结果

图5 客观评价与主观评分散点图

①由图5(a)可以看出,随着翻折线夹角的增大,主观评分值线性递减,2个变量间整体呈负线性关系。由图5(b)可见,随着领角线夹角的增大,主观评分值线性递增,2个变量间呈正线性关系。且通过观察不同横开领差组别散点的分布可知,横直开领差值为-0.5、0 cm的衬衫领主观评分值整体要优于差值为1、1.5 cm的衬衫领。

②由表3可以看出,主观评分与上口空隙量的相关系数为-0.301,概率p值为0.197大于显著性水平α=0.05,相关性不显著。由图5(c)、(d)可见,除3个离散点(分别为1#、2#、3#衬衫领)之外,主观评分值随着空隙量的减小呈较明显线性递增趋势。分析可知,1#、2#、3#对应的领窝为横开领取7.5 cm,直开领较小分别取6.0、6.5 cm的领子,其前中领上口位置偏高,视觉上易形成压迫感而降低主观评分值。

③由图5(d)可知,横开领取9.0 cm时,衬衫领造型评分值处于较低水平,仅为2.9~3.4。还可看出,在横开领取值不同的情况下,衬衫领造型的主观评分值受横直开领差量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横开领为9.0、8.5 cm时影响程度最小;横开领为8 cm时影响程度居中;横开领为7.5 cm时影响程度最大,当横直开领差取-0.5、0 cm时,其评分值较高为4.5、4.3,而横直开领差取0.5、1.0、1.5 cm时评分值仅为3.0~3.4。

2.2.3 方差分析

以主观评分值为因变量,横开领和横直开领差为固定因子,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衬衫领领窝结构参数对造型主观评分结果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领窝结构参数对主观评分值主效应方差分析结果

注:F值为统计检定值,R方为拟合优度。

由表4可知,横开领、横直开领差均对主观评分产生显著影响(F值分别为5.349、6.210,对应的显著性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且横直开领差的影响更为显著(其F值相对较高)。

使用SNK法对固定因子不同水平的均值进一步做多重比较分析,得到横开领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见表5。横直开领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见表6。可知,横开领为9 cm时,衬衫领主观评分均值明显低于其他3种横开领设计值,说明对于衬衫领领窝设计,9 cm横开领值偏大不宜采用。横直开领差为-0.5、0 cm时的衬衫领主观评分均值显著高于横直开领差为1、1.5 cm时,说明-0.5 cm和0 cm的横直开领差值设计更为合理。以上结论与图5散点图的分析结果一致。

表5 横开领多重比较检验结果

表6 横直开领多重比较检验结果

2.2.4 外观造型归类分析

对衬衫领主观评价分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计算,得到结果分别为3.6和0.4。结合表1主观评分值,将衬衫领的外观造型分为3类:好(主观分≥均值+标准差=4.0),中(均值-标准差<主观分<均值+标准差),差(主观分均值-标准差=3.2)。美观性等级划分结果见表7。

表7 衬衫领美观性的等级划分

结合表1的客观评价值、领窝结构参数,分析总结如下:

①造型好的衬衫领,具有以下特征:翻折线夹角较小约为115°~120°;领角线夹角较大,约60°~70°;领部空隙量较小约为6.4~8 cm。

②造型差的衬衫领,具有以下特征:翻折线夹角大于135°、领角线夹角小于45°、两夹角配对不合理;上口空隙量过大或者过小。

③横直开领差为1.5 cm的衬衫领外观造型多数评判为差(包括1#、11#、16#),不推荐采用;美观性评判为好的4个衬衫领,其横开领为7.5 cm或8 cm,横开领差为0 cm或-0.5 cm。综合上述分析得到衬衫领领窝结构参数的较优范围为:横开领取7.5~8 cm,横开领差取-0.5~0 cm。

3 结 论

①领窝结构参数横开领、横直开领差与衬衫领造型关系密切。横开领与领上口空隙量高度正相关,与造型主观评分值显著负相关,采用较小横开领制成的衬衫领,领上口合体度较高,因此领部造型较美观;横直开领差与翻折线夹角呈显著正相关,与领角线夹角、造型主观评分值呈显著负相关,采用较小横直开领差,衬衫领的翻折线夹角较小,领角线夹角较大,因此领部造型较美观。

②横直开领差、横开领对衬衫领造型主观评价存在显著影响,且横直开领差的影响更为显著。-0.5 cm和0 cm的横直开领差是较合理的领窝结构参数,其衬衫领主观评分均值显著高于横直开领差为1、1.5 cm。横开领设计值较大为9 cm时,衬衫领主观评分整体偏低且均值显著低于8.5、8.0、7.5 cm等较小横开领设计值,说明横开领设计值应小于8.5 cm。

③外观造型较理想的衬衫领造型参数参考范围:翻折线夹角较小约115°~120°,领角线夹角较大约60°~70°,领部空隙量较小约6.4~8 cm。

④衬衫领领窝结构参数的较优范围为:横开领取7.5~8 cm,横开领差取-0.5~0 cm。

猜你喜欢

折线衬衫夹角
平面分割问题的探究之旅
探究钟表上的夹角
求解异面直线夹角问题的两个路径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时髦衬衫穿搭提案
折线的舞台——谈含绝对值的一次函数的图象
如何求向量的夹角
格格不入
折线
折线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