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PP的精准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2020-04-10房晓苏晴晴李海燕王田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出院膝关节依从性

房晓 苏晴晴 李海燕 王田田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有效方法,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精准护理指护理人员在适当的时间针对患者开展的准确的护理实践,可应用于症状学、慢性病管理、临床决策和健康教育等领域,通过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自我管理方案,最终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目的[2-4]。应用于康复期患者,为其制定个体化精准的康复措施,帮助其实现自我管理,实现早日康复。本研究将基于APP的精准康复护理应用于TKA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关节外科行TK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5];初次行单侧TKA;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神志清楚,无精神障碍;患者或家属能使用智能手机且有网络条件。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拒绝参与本研究。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平均年龄(51.32±9.28)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或中专11例、大专或本科9例;手术侧别:左侧16例,右侧14例;平均BMI(29.01±1.21)kg/m2;平均WOMAC评分(71.83±2.49)分;平均关节活动度(ROM)(90.82±4.37)度。观察组中男10,女20例;平均年龄(53.47±11.25)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或中专12例,大专或本科10例。手术侧别:左侧13例,右侧17例;平均BMI(28.94±1.49)kg/m2;WOMAC评分(70.97±2.39)分;平均ROM(92.33±4.87)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术后对患者进行包括围手术期健康宣教、功能锻炼指导、疼痛护理、药物护理等;出院后进行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精准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成立精准康复护理小组 包括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康复治疗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高级工程师2名,共计11名。由护士长和主任医师组成科内专家小组,在干预实施前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精准康复护理内容、意义以及实施时的注意事项,每次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多次考核均通过后方能开展干预。

1.2.2 精准康复护理的内容 (1)制定康复目标清单。参考TKA术后早期康复方法及康复指南[6],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准确评估后制定个性化精准康复目标清单,以明确术后功能锻炼的康复目标。康复目标清单内容由科内专家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后决定,由精准康复小组的成员负责实施。(2)建立APP平台。APP由某信息技术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以视频、图片及文字的形式为患者推送内容。APP带有功能锻炼配套设备,患者锻炼时穿戴此设备,护理人员可监测患者动作是否标准以及是否完成锻炼,数据可实时传输到APP患者端与医护端。患者端包括功能锻炼和健康宣教。功能锻炼:由康复治疗师录制标准功能锻炼视频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围手术期个性化康复功能锻炼方案;健康宣教:主要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内容包括术前功能锻炼宣教和术后的科普教育等,由医师和护士共同制定。患者可在线提问,对于患者关心较多的问题,由护理人员统一整理讨论后再通过APP回复。康复护理人员使用护理端: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建立电子档案,便于统一管理;接收患者端实时上传的锻炼数据并自动生成可视化图表,检查并分析患者功能锻炼的完成情况。

1.2.3 精准康复护理的实施 (1)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每日按照康复的目标清单、APP内功能锻炼方案以及患者当前的耐受力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在院内时每天对患者当日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出院后通过APP医护端每日检查患者的完成情况;每日统计功能锻炼完成情况,对未完成的患者,问询原因并再次进行宣教,督促其完成;记录并整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小组会议并讨论与分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2)患者。按照康复目标清单与APP内功能锻炼方案开展锻炼,锻炼时使用配套穿戴设备;按照目标清单学习APP内推送的内容;将完成情况如实填写到康复目标清单上。(3)患者家属。患者家属在患者锻炼时给予正确的协助,并督促患者每日完成其需要完成的锻炼和学习目标。

1.3 观察指标 各项指标由同1名精准康复护理小组成员进行收集整理。(1)膝关节功能状况。WOMAC评分与ROM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在术前、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进行收集整理。WOMAC评分根据患者相关症状及体症来评估其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及其治疗疗效,包括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3方面,共24个项目,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症状越严重。分为手术前,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时测量患者的关节活动度。(2)功能锻炼依从性。采用自主制定的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问卷从患者功能锻炼的时间、频率、质量、完整性、坚持情况等5个方面评价其功能锻炼依从性,在患者出院1个月时进行收集。问卷采用Linkert 4级评分法,做不到记1分、偶尔能做到记2分、基本能做到记3分、完全能做到记4分。根据依从性得分高低将依从性分为高(>75分)、中等(50~75分)、低(<50分)3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WOMAC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WOMAC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术前、出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WOMAC评分比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度,

注:两组术前、出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表3)

表3 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例)

3 讨 论

3.1 精准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效率是临床护理应重点关注的问题[7]。本研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了精准康复目标计划和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并将APP和配套功能锻炼设备应用到患者的功能锻炼中,明确功能锻炼的目标,有利于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效率,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团队协作。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改善患者的预后。传统康复护理采取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指导,但因护理人员的宣教知识水平、宣教能力等方面的限制[8],会导致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本研究应用的APP包含功能锻炼的视频和配套可穿戴设备,在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可以给予动作上的指导,还可以监测患者动作是否标准,使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精准化、精细化,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这与Argent R等[9]研究结果一致。APP内相关内容关注于患者的自主学习与锻炼,有利于培养其自觉意识,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从依赖医护人员的状态转变为自我依赖,实现自我激励,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3.2 精准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研究基于APP对TKA患者进行精准康复护理,APP中的康复锻炼视频,患者可随时重复观看,直至熟练掌握所有动作。制定精准康复目标清单,能够调动患者参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在目标激励下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且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在功能锻炼时给予一定帮助,增强患者积极参与功能锻炼、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信心[10],从而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

APP的应用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方式向患者提供康复功能锻炼指导以及图文宣教,使患者能够以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得准确有效的信息,掌握正确的康复方法,增强患者的理解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11],还改善了患者的使用体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WOMAC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基于APP的精准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但在本研究中,由于时间、经费等原因,该护理干预方式的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出院膝关节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