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中实施森林培育的重要性

2020-04-10黎晓云

花卉 2020年6期
关键词:澜沧培育空气

黎晓云

(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国有林场 云南澜沧 665600)

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既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又离不开人类的创造与保护。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越来越渴望纯洁干净的生态环境,国家越来越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使绿色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目前我国的森林培育力度还不够大,在森林培育技术方面也有所缺失,制约了一些贫困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为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的幸福指数,我们应该更明确森林培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把我国建成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美好国家。

1 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森林培育的重要性

森林培育是指大面积的种植树木,使树木种类得以丰富,从而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当然,森林培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改善了生态环境,树木的增多为人们生产了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等,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1.1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树木是蓄水护土的小卫士。茂密的根部在地下分布宽广,不仅能深深的扎进土里,牢牢地拽住土壤,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保护土壤:还会形成比地面上的树叶系统还要发达的根系,吸收土壤中大量的水分以供应树叶系统的基本生存需要。茂密的树叶系统遮住裸露的地面,在暴雨降临的时候截留一部分雨水,减少暴雨对地面的冲刷[1]。澜沧县的森林资源培育项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澜沧县的气候属于南亚热带夏湿冬干山地季风气候,夏季的暴雨多且急,又靠近澜沧江。施行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之前,由于人们过度砍伐,过度开发,地表裸露严重,雨水加上河水的冲刷,澜沧县水土流失严重。实施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之后,澜沧县的水土流失情况也有所改善。

1.2 防风固沙,遏制土地沙漠化

有研究表明植被对地表的影响与植被的覆盖率、植被类型有关,覆盖率越高,地表越能固定沙土,遏制土地沙漠化,而植被类型对地表的影响规律是草丛<灌木<森林。森林的大面积覆盖降低了地表裸露程度,给地表加上了一道屏障,有效降低风速,抵御风沙。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1/7 的国土被沙漠覆盖,其中西北地区最为严重。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在很大程度上受沙尘暴、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沙尘暴使沙土四处飞扬,污染西北地区珍贵的水资源,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伤害:土地荒漠化使耕地减少,降低粮食作物产量,并使土地质量变差,西北人民被此折磨得苦不堪言。有研究表明,在风害区培育森林,形成防护林带,风速可以降低30%左右,而受到防护的农田至少可以增产20%左右。由此可见,森林培育是防风固沙,遏制土地沙漠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1.3 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物种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态的平衡性。而大部分生物都是生存在森林里的。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为了在国际上提高地位,快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加速经济发展,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去发展经济。虽然我国近年来轻工业和重工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完成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由于过度开发林地,致使森林数目大幅度下降,给生活在森林里的植物、动物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大量生物随着森林的消失而消亡,影响了生态多样性,破坏了生态平衡。目前国家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保护培育森林,比如在原始森林建立保护区,在过度砍伐地区退耕还林,从而达到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笔者在参与澜沧县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项目中对这一重要性有切身体验,刚到澜沧县的时候,澜沧县的森林大部分被开垦种田了,而荒山上就真的只是荒山,森林少得可怜。由于森林破坏严重,生物的种类与数量都大幅度减少。通过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项目,现在澜沧县的生物逐渐多了起来,有时站在林间小路上,就能看到许多动物奔跑在路上,澜沧县目前的森林资源的现状如表1、表2 所示。

表1 澜沧县森林种类及面积[2]

表2 澜沧县森林物种多样性

1.4 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清洁的空气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而我国是一个拥有14 多亿人口的大国,对空气的要求也就越高。前几年,为了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建工厂,煤、石油工业原料用量快速增多,产生的废气也随之增加。以农业的发展促进工业的发展理念的实施。使得秸秆等农业废料的焚烧量也与日俱增,又因为部分中小型企业不具备有效的废气处理措施,使得空气污染日益严重,雾霾问题成为影响居民生活的一大污染问题。人体吸入空气中夹杂的颗粒、有害气体,比如PM2.5,氯气,二氧化硫等,会使人呼吸不畅,损伤人的呼吸系统,如果长期处在被污染过的空气中,极大程度增加了人们患上威胁生命的癌症的概率。大气流动性大、污染后的大气治理难度大,而森林中的树木、花草等生物不仅能利用叶片上的绒毛和分泌的黏性物质吸附大气中的颗粒,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大面积森林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具有净化空气的功能[3]。

1.5 缓解温室效应,防灾减灾

人口的剧增,工厂的大规模扩展,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往外排放,造成了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还会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败,海水倒灌则会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气温上升还有利于病菌的繁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1.6 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

森林是大自然的“调度师”,它调节着自然界中空气和水的循环,具有非常强的气候调节作用。森林具有很强的蓄水功能,在雨季大量蓄水,增加水源,以备在旱季为其他生物提供充足又清洁的水资源。森林通过光合作用来调节自然界的碳氧平衡,它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人类所必需的氧气,维持生态平衡。除此之外,森林还有调节温度的作用。通过森林培育,可以降低夏季的温度,提升冬季的温度,给自然界中的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1.7 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机会

目前就全国就业情况而言,从事基础林业工作的人员并不多。但是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培育森林需要的专业人才和人力资源,这无疑为我国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担了一部分压力,增加了就业机会。笔者在澜沧县工作时,就曾参加过多次培训,对于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培训人员,这就需要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来支撑基层林业的发展。同时,森林培育需要许多劳动力参与,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1.8 促进经济发展,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又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收入。培育森林也是如此。早期的森林培育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到了后期,森林培育一定能够促进农业,工业,旅游业的发展,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笔者在澜沧县基层林业工作了几年,对森林培育给澜沧县带来的改变有一定的发言权。在2014-2018 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中,退耕还林农户直接获得1.2 亿补助;在2014-2017 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项目中,林农直接获得500 万元补贴;在2015-2018 年陡坡地治理,林农直接获得1650 万元补贴。这些项目不仅使林农得到了补贴,在项目完成之后,培植了大量的后续资源,给当地的政治,经济,生态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从而提高国家的经济水平。

2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培育工作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遏制土地沙漠化、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调节气候、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应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培育森林并依托森林资源开发第二、第三产业,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

澜沧培育空气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要买空气
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神回复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
早晨的空气真的好吗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分析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