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文鱼事件”看如何做好科学传播
2020-04-09黄荣丽王大鹏
黄荣丽 王大鹏
2020年6月5日,北京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10场发布会,宣布从6月6日零时起,北京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应急响应下调为三级,防控政策也将做出相应调整。6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新浪微博负责人,针对微博在蒋某舆论事件中干扰网上传播秩序,以及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等问题,责令其立即整改,暂停更新微博热搜榜一周,时间自6月10日15时至6月17日15时。6月11日下午4时,北京市西城区通报1例新冠肺炎病例。6月12日,丰台区通报确诊2例。12日晚,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接受采访时表示,相关部门抽检时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随后,“三文鱼”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而这一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恰逢微博热搜暂停期间,微博网民仅能根据时间线或者主动搜索去获取信息,更能真实地体现微博网民对该事件的关注与传播情况。
为此,以“三文鱼”为检索词,对2020年06月11日00∶00至2020年06月16日13∶44期间的微博内容进行抓取,采集到358198条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发现:整个事件的爆发点出现在6月13日12时,微博声量最高峰出现在13时,15点后开始明显回落,当天共有19114篇相关微博言论(如图1所示)。该事件先后经历了几波高潮与衰落,最后熱度逐步消退。
根据刘新传的观点,当前网络舆情主要表现为两种主要路径类型,消解型和驼峰型(见图1)。消解型依据时间轴线分析,事件的演变主要遵循着“形成期-爆发期-高峰期-减弱期-消散期”五个阶段,驼峰型主要遵循着“形成期-爆发期-高峰期-反复期-消散期”六个阶段进行演变。具体到对应的事件中,这个反复期可以有一次反复或多次反复。
此次的“三文鱼”事件很明显符合驼峰型舆论发展的规律(见图2)。
6月13日零点11分,头条新闻发布微博“北京新发地董事长:进口三文鱼切割案板检测出新冠病毒”,该事件迅速在6月13日零点时间段形成一波小高潮,由于深夜新闻,很快便回落。随后,飞象网项立刚等大V陆续就“三文鱼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9点29分,中国日报再发“北京主要商超已连夜全部下架三文鱼”这一话题新闻,该事件迅速爆发,在中午12点左右达到高峰,并维持到14点开始进入减弱期并逐步消散,在6月14日凌晨后几近消散。随后进入驼峰波动阶段,经历几轮反复与消散过程,最终热度消失。
邹振东在《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一书中指出,“一个舆论事件,如果在这一秒钟仍被关注,那么它活着;下一秒钟,没人关注了,它就死了;再一秒钟重新被关注,它又复活了。”不光对于舆论事件,对于其他事件也同样是这个道理。在危机公关中,危机的主体希望借助舆论事件传播的规律让舆论消失,实现弱传播继而淡出大众视野。而在科学性的事件上,我们应该采用的是截然相反的模式,把握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注意力资源,实现“强传播”,只有把握住注意力,让科学性的事件保持持续性的热度才能被更广泛的受众知悉,继而实现科学传播的目的,并能够实现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那么,如何实现科技信息的“强传播”?
首先,注重时效,把握第一时间。我国科普工作中普遍存在延迟满足的问题,往往等受众对某一知识点的注意力过了才开始向受众进行灌输,对于受众注意力高度聚焦时期却没有好好把握,而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期也恰恰是公众对相关科学信息需求最旺盛的时刻。拿此次“三文鱼事件”来说,新闻信息第一次进入受众视野时,受众会第一时间联系自身,关注自身或者周边人员是否近期接触或者食用过三文鱼类海鲜产品,接触或者食用后该如何处理?会产生什么影响?继而,会关注没有肺的三文鱼类海鲜产品是否是病毒的源头或宿主?海鲜产品是如何感染上病毒的?低温环境是否更利于病毒生存?等等,这一类对科学知识需求比较丰富的问题。此时迅速进行回应,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做出解答,正好能够实现供需匹配,给予受众最及时的认知需求满足,也正是科普最有效的时期。
其次,积极发挥舆论领袖作用。在海量繁杂的网络信息中,每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态度都有所不同,或缺乏辨别信息的能力,或疲于筛选信息。因此,人们主动选择信息的行为往往符合“权威法则”,会倾向于从被广泛认可的具有权威性的渠道获取信息。此时,便需要媒体或者科学大V发声。此次“三文鱼事件”中,舆情的爆发和反复期都很明显地与网络大V及官方媒体的发布时间吻合,整体上都是在网络大V及官方媒体信息发布后形成一波高峰。因此,实现科技新的“强传播”需要塑造科学大V,发挥科学名人效应,同时权威媒体在特定时期也需要承担起科学传播的责任,及时传播对科学性事件的解读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四科”内容。
再次,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当下信息的传播呈现受众赋权、传播全时、形式丰富、渠道多样等特点,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生成与传播的主力。因而舆论的走向受到更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想要借势实现科普的目的,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就显得十分关键。借助权威媒体和科学大V主动设置话题引导受众探讨科学问题无疑是科普十分有效的形式。公众参与科学事件的讨论,能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便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强传播”。如“三文鱼事件”中,对三文鱼是不是病毒源头或者宿主这一议题的讨论,便是很好地进行海洋鱼类知识科普和病毒知识科普的时机。同样在其他科学性事件中也可参照设置诸如此类话题,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科学讨论,达到科学信息“强传播”的效果。此外,面对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种突发性事件,往往没有任何机构、媒体或者个人能够给出确定性的解读,所有更新的进展都可能不是最终的定论,都可能会被推翻,这就面临着不确定性的科学或者说过程中的科学知识如何传播的问题。此时,设置议题,引导受众参与讨论,而非放任不管,任凭某些自媒体乱带节奏,致使各类伪科学内容肆乱,让受众理解科学的不确定性和科学研究过程的反复性也是科学传播的重要内容与意义。
(黄荣丽为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王大鹏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尚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