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启示
2020-04-09吴宪
摘 要:我们之所以可以将理想国中的“洞穴”与现实世界相联系,是因为我们与“洞穴”内部的人在生活方式上有着相似性。“洞穴”外部是理念世界无疑,但仍留下来一个疑问,即为什么外部就比内部更加真实。囚徒,面对哲人王带来的新的伦理体系,他们并非一定要接受新的伦理体系。
关键词:柏拉图;洞穴比喻
一、洞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学者对“洞穴比喻”的探析是建立在“洞穴”已经存在,并且,他们认为“洞穴”就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这个基础之上的,为什么我们要这么默认?从“洞穴”到我们的世界,为什么会有人轻易的接受了这个观点?再者,“洞穴”为什么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为什么洞穴之外不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柏拉图将洞穴描绘为有一群人在里面生活的地方。在洞穴中,“囚徒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之外,他们还能看到自己的或同伴们的什么呢?……因此无疑,这种人不会想到,上述事物除陰影而外还有什么别的实在”。这表明,洞穴内的人都看到同样的事物,也表明“洞穴”内存在“公共领域”的。这样的描述使得洞穴内部与我们的世界有了相同的地方,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人与人共同搭建的公共领域,维持这个公共领域的要素在于人们需要共同构建并遵守一套伦理体系、法律体系、话语体系等,我们的行为并没有超出由人们共同构建的领域的阈值。因此,可以说人类之所以能够聚合在一起不仅仅因为科技的发展,更因为供我们的思想的质料具有一致性,亦可说我们也“观看”洞壁上的阴影但不自知。有了思想质料“那么,如果囚徒们能彼此交谈,你不认为,他们会断定,他们在讲自己所看到的阴影时是在讲真物本身吗”。从“洞穴”内的人讨论日常事情的情形与我们相似,我们并不能证明我们的基础与囚徒的基础有何区别。结合这两方面,我们确实会很容易就将“洞穴”内部的世界看作我们的世界。
二、哲人王与囚徒的关系
面对“洞穴比喻”的时候,我们经常把自己立足于哲人的一方,这时候我们眼里的囚徒是无知甚至让人憎恶的。但如果我们自己是洞穴里的普通人,面对哲人、政治哲学家、哲人王我们会与之前的看法有何不同?我们要直接面对的是哲人带给我们关于知识和真理的挑战。我们现存的知识也是根据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及其经验归纳出来的,而这样的经验为什么又不能称之为真理呢?亦或说,它比哲人所得出的知识差在哪里?我们可以一眼贯穿漫长的时间线,我们可以说洞穴里的人不知道何为真理,不明白伯罗奔尼撒海战中几位海军将军的冤屈,这是因为我们拥有比他们的知识更确切的知识。所以,站在囚徒的角度,面对意见与真理,囚徒与哲人王,哲人与政治哲学家,哲人与哲人王,我们应该明晰一些事情。
首先,我们平时所说的意见常指处于“有”和“无”之间的地方。意见不像是柏拉图所规定的真理那样具有单一的特点,它因其本身的根据而具有差异性。凡是具有差异性的事物都可能显示出一种确立自己地位的现象,这将导致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一般学界认为“苏格拉底之死”是苏格拉底自己的选择,这是因为他有能力逃跑,但在被审判的过程中,苏格拉底确实败于雅典人不负责任的意见,这个事实使得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尝试将意见和真理对立起来,并要建立可以用来判断人类行为的绝对标准。在柏拉图看来,解决真理与意见之间的冲突的办法在于寻求一种存在于意见领域之外、高于意见领域的标准。
其次,尽管囚徒不具有相应的关于真理的知识,但囚徒仍具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看”是受过教育的人在理念世界的活动也是囚徒的唯一活动,但他们既不言说也不行动,而哲人在“洞穴”中是需要行动的。所以成为一个哲学家和成为一个公民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导致这两种存在方式的经验现实的模式是不同的和不相容的。而且,哲学的经验是一种个人的经验,囚徒的经验是一种富有差别的经验。那么作为囚徒,面对哲人的哲学经验,囚徒本身被消解了作为人的主体性,取而代之的是作为概念中的一员活着。哲人王降临于世必将因其要清楚活着的特性,对善好的追求而改变现有的风俗习惯、伦理准则和知识体系等等,面对这些变动,作为囚徒就不得不问,如果我接受了这些变动,我还是我吗?况且,我有什么理由接受哲人的理论呢?有什么事情可以证实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混乱且杂乱无章的?没有了更准确的知识的我们几乎完全不能判断眼前这种违背习俗的话的真理性。
注释
汪静教授认为,“汉娜.阿伦特通常被视为公共领域思想的开创者。在其1958年发表的早期著作《人的境况》中,阿伦特将公共领域禅师为一个公开的共同世界”。其中“共同”有来源于共同之基础的意思,这与洞穴内部囚徒们有着共同的经验来源的事实相似。
参考文献
[1]柏拉图,郭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7.
[2]汪静.西方“公共领域”思想的历史考察[J].载于《新闻传播》,2014(03).
[3]柏拉图,吴飞译.苏格拉底的申辩[M].华夏出版社,2007.
[4]陈志伟.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理想国》的一种新的解释视阈[D].陕西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
吴宪(1996—),男,汉族,河北人,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史。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