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外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文献综述
2020-04-09张燕胡淋娟
张燕 胡淋娟
1引言
民族语言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时所使用的语言。民族语言既包括了一个国家使用范围最广的主体民族语言,又包括了该国所有其他的少数民族语言,以及由这两类语言演化而来的地方变体,方言。近十年国内外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研究繁荣发展,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国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复兴、濒危语言保护项目、语言政策等方面。国内学者主要对濒危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方言)、汉语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华侨的汉语传承以及语保工程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本文将根据知网上近十年有关国内外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几十篇文献,结合国内外研究的相关背景,总结和分析国内外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国内外民族语言保护和傳承的研究背景
国外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孕育阶段和探索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是国外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研究的孕育阶段,这个阶段只有一些有关濒危语言的零星研究(徐世漩&廖乔靖,2003)。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是国外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研究的探索发展阶段,随着濒危研究的深入,语言濒危现象的严峻性和普遍性日益暴露,除了语言学界,联合国和其他国家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等都开始关注语言濒危现象,并且采取一定措施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徐世漩&廖乔靖,2003)。
国内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研究深受国外相关政策和研究的影响,也开始于濒危语言,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2—2003 年是濒危语言研究的启蒙和探索阶段,国外引进的濒危语言概念及相关研究逐渐得到国内语言学界和政府的理解和接受(范俊军,2018)。2004—2014年是濒危语言研究的繁荣和发展阶段,国家给予了经济支持并且出台了很多切实的语言政策,如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范俊军,2018)等。第三阶段从 2015 年开始至今,国家政府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简称“语保工程”),旨在对中国境内所有语言资源进行调查、保存、研究和开发(周庆生,2019)。
3国内外近十年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研究的内容
3.1国外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研究内容
近十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号召下,世界各国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复兴、濒危语言保护项目、语言政策等方面。在语言复兴方面,研究者主要通过和相关社区合作,发起语言复兴项目,如新西兰毛利语复兴、澳大利亚土著语言复兴、巴基斯坦北部的语言复兴等(杰拉德·罗谢 & 琳恩·辛顿 & 莱纳·胡斯,2019)。在濒危语言保护项目方面,国外研究者帮助成立了很多濒危语言保护项目,如欧洲濒危语言记录项目、濒危语言项目、语言记录和保存项目等,而且这些都是以目标导向来管理、运营和实施的,这样使得项目实施更加明晰化,但是其中也存在规范不足等问题(袁丹&詹芳琼,2017)。在语言政策方面,研究者们主要研究的是语言政策理论与实践、语言政策多元化、民族志与语言教育政策、语言政策评估体系等内容(贾连庆,2019)。
3.2国内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研究内容
3.2.1国内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理论研究
国内近十年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理论研究数量非常多,内容主要涉及了濒危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语保工程”研究、汉语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华侨的汉语传承五个方面,其中有关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研究是最多的,而研究汉语方言保护和传承的文献是最少的。
目前,国内学者对濒危语言保护和传承的研究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研究国外的相关成果,通过借鉴国外的研究理论和对比国内外濒危语言的研究现状,为国内濒危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出新的见解,如提高少数民族语言自救深层觉悟、完善语言文化多元并立格局、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等(何丽,2014;田有兰,2013;)。第二条路径是分析国内的语言现状并提出对策,如史春颖(2020)根据国内濒危语言赫哲语保护和传承的现状,提出国家进一步扶持、语言文化环境建设、跨境民族的沟通与交流等新的语言保护对策。也有部分学者从“互联网+”、“多元一体”和文化传承等不同的角度对国内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建立“互联网+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共享平台、语言博物馆、濒危语言文化传承人制度等新的保护路径(肖荣钦,2013;吴坤湖,2016;刘祥友,2017)。总的来看,对于濒危语言的保护和传承,研究者们已经有了共识,首先要记录和保存濒危语言,其次是根据语言濒危的真实情况,从双语教育、语言环境、法律法规、传承人培养、现代化技术以及国外经验等方面保护和传承濒危语言。
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是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呈现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种趋势。在宏观上,研究者们重点分析整个少数民族语言的现状,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相应的策略。例如,部分研究者在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的现状后,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语文媒体、语言生态学、国际文化竞争背景、数字化保护、“社会转型期”背景、英语全球化背景以及文字立法等方面,对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提出了树立民族语言文化观、营造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环境、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立法保护等可行的建议(肖建飞&刘海春,2011;高红娜,2015;杨菁,2019;张静&李醉海,2018;吴娟娟&唐军,2018;郭建华,2018;张涛,2019;左广明,2018)。也有部分研究者从宏观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差异,提出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应依据当下语言生态进行“科学保护”,尊重语言、文化多元化,大力发展民族语言教育等建议(哈正利&杨佳琦,2012;何山华,2019;周灵霞,2019)。在微观上面,研究者们重点研究某些少数民族群体的语言现状和相应的保护措施,比如研究跨境壮语、古苗疆走廊民族语言、民族杂居区民族语言、朝鲜族语言以及彝族语言等,通过对这些特殊的少数民族语言群体的语言情况进行分析,他们针对性地提出了扩展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功能、培养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人、少数民族语言与旅游业相结合等保护对策(骆牛牛,2015;李秀华,2019;李蕊,2016;吴畏,2018;张静,2016)。
关于“语保工程”的研究,部分研究者们主要阐释了与“语保工程”相关的基础性问题,如指出了“语保工程”的定位是国家工程、社会化、科学性,目标是调查、保存、研究、开发语言资源,任务是中国语言资源调查、中国语言资源平台建设、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等内容(田立新,2015;曹志耘,2015;周庆生,2020;王春玲,2018)。还有部分研究者则是从语保工程的实践出发,根据已经开展的语保工作对其进行反思,提出新的语保措施,如戴庆厦(2017)通过对五年语保工作的分析,总结出了语保工作待解决的问题,成功的经验,取得的成绩等。再如李小萍(2016)对“语保工程”所对应的语言保护观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的语言保护观经历了“语言文化遗产保护”和“语言资源保护”两个阶段,即保护的关注点从语言的人文性发展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兼顾。这些研究者从理论构建和实践运用两方面对“语保工程”进行研究,推动了“语保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个别研究者致力于华侨的汉语传承以及汉语方言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在华侨的汉语传承方面,胡士云(2017)和王建勤(2017)分别对华侨的汉语传承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华侨汉语传承的优势和不足,发现了华侨的汉语传承还有助于汉语国际传播。在汉语方言方面,任弘(2017)分析了中国台湾地区语言文化的杂糅现象,提出有关语言文化杂糅的研究目前少有学者涉及,存在极大的研究价值。
从濒危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语保工程”研究、汉语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华侨的汉语传承五个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近十年國内研究者们的研究集中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上,尤其是一些濒危和有濒危趋势的少数民族语言,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汉语方言的研究。据调查,“在汉语方言中,广大农村、偏远地区的方言处于绝对弱势状态,其中如浙江九姓渔民方言、澳门土生粤方言以及各地的小方言岛则已成为濒危方言(田立新,2015)。”与此同时,研究中提及的关于华侨汉语传承的问题,也值得更多学者给予关注。
3.2.2国内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实证研究
和理论研究相比,国内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实证研究数量非常少,主要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濒危少数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方言三个方面。在少数民族语言方面,研究者们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分别调查分析了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傈僳语、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马克堂镇藏语的语言使用情况,发现通过创造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可以同时进行推普和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工作(姚春林&贾海霞,2016;严珺&王国旭,2019)。也有个别研究者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描写和分析了较少族群玛丽玛萨人母语的现状及语言生活,发现他们的母语在多语环境中稳定发展,且和其他语言和谐共存(和智利,2015)。这表明使用人数较少的族群语言,即便处于强势语言包围的大环境下,也不一定都会走向濒危。在濒危少数民族语言方面,龙海燕(2013)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贵阳市郊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布依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它的语言现状、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少数民族方言方面,王艳和张雨江(2018)同样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对镇沅苦聪话与补远基诺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两种方言都有衰退迹象,而且他们也结合衰退原因对这两种方言的保护提供了对策。
从上述实证研究中可以发现,这些研究采用的都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田野调查、访谈、文献查阅的方式收集特定地区的某个少数民族语言的数据进行分析。而且实证研究也表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存在差异,这也提醒了研究者们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具体使用情况来开展工作。
4结论和反思
根据上述文献可以发现,一方面相比国外的相关研究,近十年国内研究虽然在语言保护项目和语言政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濒危语言复兴研究在中国国内依然未被重视(何丽,2014),这一领域有待更多学者关注。另一方面从国内研究来看,国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开展,一是借鉴国外经验或者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宏观的语言现状和语言政策,二是对某一民族语言或语言群进行微观研究,这时多采用田野调查、访谈、文献查阅等方式收集数据。其中以宏观研究为主,重点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很少关注方言。因此,国内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研究在微观方面,尤其民族语言方言的微观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曹志耘.关于语保工程和语保工作的几个问题[J].语言战略研究,2017,2(04):11-16.
[2]曹志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定位、目标与任务[J].语言文字应用,2015(04):10-17.
[3]戴庆厦.“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理论与实践——“语言保护”实施后的五年回顾[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2):185-188.
[4]丁文楼.双语教育:“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根本途径--以“本溪模式”满语教学为例[J].满族研究,2017(02):1-5.
[5]范俊军.中国的濒危语言保存和保护[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10):1-18.
云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