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研究

2020-04-09刘学娇

世纪桥 2020年10期
关键词:要义爱国主义教育意蕴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凝心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重要论述,其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站位高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本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这一主题内容,深刻地阐述了其生成的理论、历史、实践三重逻辑,探析了核心要义的主要内容、目标指向和实践途径,澄清了当前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误区,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对凝聚民族力量、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爱国主义教育;逻辑;要义;意蕴

中图分类号 D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0)10-009-08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的力量源泉。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广大人民力量,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多次作出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愛国主义教育的思想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爱国主义内涵的初步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对爱国主义内涵的认识总体概括为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于“国家”和“祖国”内涵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广大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是没有自己的利益的,他们是不属于这个国家的。真正的国家是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有了真正的国家,爱国主义才真正有了载体。在《共产党宣言》中,为回应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要取消祖国”的责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没有祖国。绝不能夺走他们所没有的东西”[1]419。这里也指出工人的“祖国”不是充满剥削压迫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二是强调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高度统一。“工人阶级就其本性来说是国际主义的”[1]419,全世界的无产者要联合起来推翻全世界资产阶级的统治,一国的解放无法使全人类和无产者彻底摆脱压迫,无产阶级只有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才能最终解放自己,全人类的解放内在地包含着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高度统一。

第二,列宁首次对爱国主义概念作出明确表述。列宁认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2],后来中共中央编译局重新校订将其翻译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3]。虽然这是列宁在当时俄国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对爱国主义的定义,但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爱国主义的首次明确阐述,仍受到后人的高度关注,引导马克思主义者深入把握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核。

第三,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抵御外敌、保家卫国,“对于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谓‘爱国主义,共产党员是必须坚决地反对的”[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猛烈抨击了割裂三者关系的错误思想,“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5]江泽民同志对爱国主义教育作出具体要求,“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6]。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智慧、团结力量。

(二)历史逻辑: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历史传统

第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历史传统深刻体现在古代中国人民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不懈追求中。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虽朝代更迭频繁,但各民族在分分合合中交流日益紧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成为人民的共识。这些认识尤其体现在历代文人墨客的优秀文学名篇中。屈原的《离骚》、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病起书怀》、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都表达了历代仁人志士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心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第二,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历史传统还深刻体现在近代中华儿女救亡图存、寻求民族独立的伟大追求中。近代中国的社会各阶级为民族独立发起过多次救亡图存运动:农民阶级为反抗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为求自救,发起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为救亡图存,发起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封建统治,领导了声势浩大的辛亥革命,并成功推翻几千年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此后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领导人民艰苦奋斗、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建立了新中国,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爱国主义情感深深地烙印在中华儿女的革命实践中,成为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和桥梁。

(三)实践逻辑: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有着强烈的现实关照性,主要集中于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

从外部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不断涌入的各种复杂思想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西方国家一直以来从未放弃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尤其是近几年借助发达的网络技术大肆传播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同时借助电视电影等手段大力输出西方文化,动摇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国家观和民族观,不断弱化广大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巨大的挑战。

从内部看,社会内部产生了“一切向钱看”、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导致有的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以思想教育、理论宣传为主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在互联网多元信息时代有所下降,再加上有些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相对单调,对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形成巨大考验。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迫切需要新理论、新思想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以此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深入开展。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加强时代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7]梦想,是激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追求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中国梦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夙愿,凝聚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和无限憧憬,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最高目标。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纳入其中,深化人民群众对中国梦的认知,充分认识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中国梦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发扬实干精神追逐梦想。实现中国梦的困难和机遇并存,中国人民在正确的道路上必然行以致远。强化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使人民自觉学习、主动支持、积极宣传国家的政策、战略、方针。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8]40。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14亿人口的智慧和力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深化时代主题教育,激发广大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共同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第二,加强历史观教育。历史观教育主要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習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9]将历史观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范畴,引导人民群众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史、新中国史教育,多次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多次在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10]“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11]新时代条件下,要加强改革开放史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历史成就和实践经验,积极应对当前激变的世界形势,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自信心,凝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强大力量。“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1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大意义,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增强对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能帮助广大人民群众从源头上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从哪里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深入理解中国是如何独立自主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切关注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发展方向。总之,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深化历史观教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3],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历史、以史为鉴,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加强现实教育。现实教育主要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新时代的党情、国情、世情。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当前,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加强党情教育,引导人民正确认识党内存在的问题,看到全党为解决问题付出的不懈努力,自觉形成爱国和爱党的有机统一。新时代,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国情教育为前提,使人民群众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对于世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4],“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15],但是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全球化使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世界和平发展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加强世情教育,深化人们对世界形势的把握,充分认识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以极大的爱国热情迎接风险挑战。

第四,加强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主要包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两方面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基因,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我死国生,从容去,国殇民恸”的爱国情怀。充分利用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广大人民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参观瞻仰红色革命圣地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16],“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7]。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重要见证,走得再远不能忘了来时的路,成就再辉煌不能忘了过去的流血牺牲,要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深化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教育,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芒,以红色底蕴积极引领广大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五,加强国家观和民族观教育。国家观、民族观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观教育就是要加强祖国统一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充分认识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深化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积极主动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自觉维护国家发展的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局面”[7],“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7]。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加强民族观教育就是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5]。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意识,做到爱国与爱骨肉同胞相统一。通过国家观、民族观教育,激发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积极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指向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的首要前提——培养爱国之情。“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8]爱国主义教育的首要前提就是培养人民群众的爱国之情,增强对祖国的依恋与自豪感,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涵养推动国家长久发展的力量源泉。爱国要做到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7]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本质上来讲,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具有高度一致性。新时代条件下,培养人民群众的爱国之情就是要“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7],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增强文化自信,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方向——砥砺强国之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19]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方向就是要引导广大人民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信心,坚定信仰,砥砺强国之志。树立远大理想,要充分明确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到始终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实现。要增强实现理想的信心,坚定意志和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就是“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0]32-33,永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牢记我们为何出发,坚定前行的意志;“继续前进”就是以必胜的信念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没有崇高的理想就缺乏前进的动力,国家没有远大的志向就无法长久发展。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应主动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保持对奋斗目标和远大志向的执着追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20]50。

第三,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实践报国之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落脚于实践报国之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时曾说“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从7年的知青生活,到25年的地方任职,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对黄大年、王继才、黄文秀等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赞扬这些为国奉献、为国牺牲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时,我们都要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21]。党员干部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恪守入党初心,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新时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责与定位,要始终坚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恪尽职守,这是实践报国之行的重要体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8]51。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新闻工作者“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扎根基层,解决百姓问题,等等。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途径

第一,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22]国民教育是培育青少年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在培养青少年方面的重要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全过程,使学生时刻受到爱国主义文化的熏陶,促进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精神文明建设是引领社会良好风气、营造社会文明氛围的重要途径,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积极宣传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和本质特征,培养人们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二,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是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引领,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号召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如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等等。这样的榜样还有很多,他们或是引领时代发展的先锋,或是心系人民的公仆,或是隐姓埋名的英雄,但更多的还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每一个榜样都有闪光点,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人民积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从本职岗位做起,推动整个社会向善向好发展,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汇聚强大力量。

第三,搭建爱国主义教育新平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搭建爱国主义教育新平台成为当务之急。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要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動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7]。新时代,通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爱国题材电视电影节目等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形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重大成效,使广大人民受到强烈的精神鼓舞,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爱国氛围,促进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现实意蕴

(一)澄清爱国主义理解误区,应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西方国家多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纷纷涌入中国,同时高度发达的网络平台又助推了各种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人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产生一定误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严峻挑战。

第一,分离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关系。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有人只爱国,但不爱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错误认识说明:在我国有个别人还未充分认识到,中国如今的发展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3]。因此,从本质上讲,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是高度统一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澄清这种认识误区,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爱国主义的含义,除了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骨肉同胞、灿烂文化,还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将爱国主义曲解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是一种既热爱自己的故土家园、民族、文化又尊重他国的情感,而狭隘的民族主义突出表现为凡事以本民族利益为中心,忽视或敌视其他一切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24]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深化人们对爱国主义的正确认识,以健康的心态、开放的视野、包容的胸怀面对世界,自觉分辨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行为,发扬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把国家看作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这却被个别人曲解为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倡导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把国家看作实现、维护个人利益的目的和手段。这一思想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基于工具理性的国家观,只看到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工具理性关系,忽略了背后蕴含的价值理性和情感联系;只注重个人与国家单一的利益关系,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多维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1]403。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也是这种“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资本主义国家仅仅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和统治的手段。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广大人民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相互依存的关系,自觉抵制资本主义国家观的侵蚀,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二)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指导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第一,极大地丰富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突出时代主题教育、党情国情世情教育,紧密联系时代发展要求,直面爱国主义教育现实问题,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第二,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目标。爱国主义具有历史性特征,不同的时代背景有不同的爱国主义主题,不同的爱国主义主题指向不同的教育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时代新人”要有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和有实现理想的志气和本领,要在实干奋斗中实践报国之行。

第三,创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方法。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教育和理论宣传,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受众群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活动、革命基地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受教育群体现实体验。同时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和新媒体,创作优质的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小品等文艺作品,并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另外,高度重视网络领域的爱国主义教育,推广使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开展网上“青年大学习”,完善《人民日报》等官方门户网站,利用微信、微博、小视频等网络社交平台,积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网络氛围。

(三)凝聚民族力量,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祖国团结和统一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有助于凝心聚力,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发展形成了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虽朝代更迭,但始终向大一统趋势发展,坚决抵制民族分裂、维护国家团结统一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中国人民以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14年的艰苦斗争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维护了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增强了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爱国主义始终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引领着中华儿女在内忧外患中奋起抗争并取得胜利。

爱国主义作为历经五千年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了新的时代内容。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广大人民主动参与、积极关心国家发展,努力奋斗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同时,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求我們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关注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成功带动周边国家经济发展,减贫方案为世界提供经验与借鉴,今年中国对世界多国开展的抗疫援助的一系列做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既立足于中华民族,又面向整个世界,引领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国梦,推动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8-169.

[3] 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室.对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一处论述的译文的订正[N].光明日报,1985-10-13.

[4]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0.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2.

[6] 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82.

[7]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 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

[10]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11]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 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N].人民日报,2019-09-19.

[12]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

[1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人民日报,2013-06-27.

[14] 习近平.顺应时代潮流 实现共同发展——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7-26.

[1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16]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N].人民日报,2019-03-05.

[17] 习近平在视察南京军区机关时强调 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N].人民日报,2014-12-16.

[18]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19] 习近平: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EB/OL].[2017-05-03].http://www.xinhuanet.com//2017-05/03/c_1120913174.htm.

[2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1]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专题民主生活会 对照检查践行“三严三实”情况 讨论研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措施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30.

[2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

[23]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8:7.

[24] 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强调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N].人民日报,2013-03-20.

【责任编辑:刘中雁】

【作者简介】 刘学娇(1995—),女,重庆梁平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猜你喜欢

要义爱国主义教育意蕴
落到实处是第一要义
家庭教育在路上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哪几大关系
论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的要义与特征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