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罗恩·米尔纳作品《一束阳光》中蕴含的召唤结构、审美效果以及道德深度
2020-04-09马瑞琳林嘉新
马瑞琳 林嘉新
1召唤结构
1.1读者反应理论
德国文学家伊塞尔认为,应该高度重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前者只是提供了一个已存在的公式,而后者则有效促进了整体的审美效果。20世纪60年代末,读者反应理论在美国诞生,其更强调了读者方式的作用,提出了在阅读中创造意义的观点。当读者沉浸在一本书中时,影响其认知的并不是作者的思考,而是文本本身。阅读是一项必须由读者自己完成的活动,需要读者自己去解释其隐含的意义。综上所述,读者反应理论主要关注的是读者的作用,也唯有读者才能改变文本的意义。(Stanley E. Fish,1970: 123-162)
1.2召唤结构及其在文本中的应用
召唤结构是指存在于文本中、为了吸引读者去进行阅读过程的结构。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中,常常存在着“间隙”,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它类似于一个隐藏在文本中,与读者同时一起玩的想象力游戏,赋予文本持久的生命力。
读者在读《一束阳光》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自己被“召唤”的过程。3次光线反射暗示着3次焦点的转移,而这3次焦点的转移也暗示了3次的召唤。
开篇,通过观察房间内的家具,可得知死者必定死于书房;而在那样一个时代里拥有一间书房,可大致判定主人是一名知识分子。银质徽章上的SECURITY U.S.字样,透露了死者的身份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那本巨大的、黑皮面的《圣经》(a huge, black-leather-bound Bible),表明死者是名虔诚的基督徒。但奇怪的是,他平日里会喝雪利酒,可酗酒本身违反了基督教教义。对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来说,若他会打破一直笃信的宗教规则,可能意味着此时其精神状态已经不正常了。而第二段中出现的鹰头鞋,带有皱褶的菱形花纹袜子,和用于搭配联合领结的运动服,都能成为证明他有精神障碍的铁证,因为正常的男人绝不会这样打扮。
此外,在“小左轮手枪”后面,隐藏着一些供人想象的留白,读者会想通过这一描写,探究惨案发生的具体方式。后文形容左太阳穴伤口的形容词“整洁”(neat),也证实了死者的确是自杀而亡,因为如果是远距离射击的话,头部不会出现整齐划一的伤口,一枪下去,只会让整个头部直接裂开。(李新博,2010:76)
目前为止,我们对整个故事所传达的情况已能有结论: 这是一位富有的知识分子因一些未知的精神问题的自杀现场。从以上分析我们可得出,召唤结构贯穿整个故事内部。
1.3《洛丽塔》与《一束阳光》在召唤结构上的对比
郑州大学的吕洋对著名的经典小说《洛丽塔》进行了分析,笔者将拓展他的观点,通过比较《洛丽塔》和《一束阳光》来总结召唤结构在小说中的作用。首先,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文本中都没有多余的陈词滥调,但却都饱含了足够的要点吸引读者关注。这些神秘的点都没有给出明確的答案,所以真相全部只能由读者自己去探究。另一方面,还有叙事技巧上的对比。《洛丽塔》更多时候是将叙事介入于文本中:亨伯特的陈述总是插入呈现。(吕洋,2015:98)时间跳跃太多,无疑给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障碍,而这点一定程度上也吸引着读者进行不断的探索。然而,《一束阳光》的文本则是基于地点与时间顺序展开的。疑点逐渐展现,吸引着读者们逐个探索、解开,再通过思考、分析,最终找到自己的答案。
2审美效果
2.1美学的意义和功能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判断美的标准必然是主观的,这一行为是通过传感器的多传感来感知的,因为美绝不是一种单纯通过表面来感知的透明的美。这点也强调了一种更崇高的思想和更高尚的道德,因为时人认为,审美不仅能够获得愉悦,更能感受到一种敬畏之情。(陈启,胡全生,2016:97)
根据伊塞尔的观点,文学上存在着两个极端: 艺术与美学。前者指的是作者的意图,后者指读者对文本的完成程度。(Iser Wolfgang,1978:20)据此,审美效果大多是借助作者对艺术手法的运用,外加读者的理解而形成的。文学审美效果基本都建立在文本之上。语言的不同用法可帮助读者感知文本的深层内在含义。(陈英,2007:85)在2.1.2中,分析之所以在第三段之前暂停,是因为审美效果在本段开始发生作用,触发到了读者的同理心。
2.2文本审美效果初步分析
本文主人翁叫塞缪尔·J·埃文斯顿,是一位从事核研究的工作人员。在第三段中,我们发现了他的遗言。“印得又大又整齐(large, neatly printed)”这几个字可以证明,在埃文斯顿博士写遗书时,精神并未完全崩溃,因为遗书里的文字明显仍饱含理性,他那时可能刚从疯狂的状态中冷静下来,且在通过写下遗书进行自我反省。(李新博,2010:76)
2.3遗言的审美效果分析
遗言是本文中审美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遗书内容中,强大的光(The great light)应指的是原子弹产生的蘑菇光。沙漠(desert)所指代的应是一片广阔的荒地,可猜测应该处在美国内华达州或内布拉斯加州。沙漠变成玻璃的景象(the desert turning to glass)描绘出了可怕的轰炸画面,也暗示了接踵而来的灾难后果。读到这里,可能会有一种同情之感油然而生,因为观摩原子弹爆炸场面必将给旁观者留下终生不可治愈的心伤。
随后,博士看到了黑暗(the darkness)。他终于意识到了在冷战形势下,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暗淡现实:核军备竞赛是真的要来了。据《创世纪》记载,地球是虚空的,黑暗笼罩着深渊的表面。世界一片混沌,正如同当下的世界一般。上帝首先创造了光明,因其能完全遮盖黑暗。上帝看见了光的益处,所以他留下了光。博士认为核也同样有益,于是,他用与上帝同样的语气说道:“我认为它很好。”(I thought it good.)这一表达恰恰讽刺了人类妄想称霸世界的自负心理。人类竟然敢用这一以光为基础的发明来毁灭世界,这是多么可笑的事实。尔后,据《新约》记载,耶稣被犹大出卖后,临死前对上帝说:“主啊,赦免他们吧,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Father, forgive them for they know not what they do.)“这与博士的话形成了重合:“噢,主啊,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O, OUR FATHER! WE KNOW WHAT WE DO!)“他在祈求上帝的宽恕,如同耶稣对钉十字架的人所做的那样。
这份遗书显然是对《旧约》和《新约》中情节的模仿,而二者的相似内容都是出于想解释:这些无知者其实都心存内疚,然而讽刺的是,他们也全都不是无辜的。
2.4总结分析其他方面的审美效果和深层解释
随后,阳光又出现了,与第三段中的那一束狂喜之光(ecstatic ray)形成呼应。这光实际代表了人类自身,体现在现代社会中人类行为态度总是傲慢无礼的这一事实。然后光被黑暗吞噬,又暗示着欣喜若狂的人类终将要被自己傲慢的思想行为所灭。这束光的运动不仅充分展示了博士的心理變化历程,同时也详细地展示了人类从过去到未来带来的影响所隐含的意义。
如前文所述,那本包装精美的圣经,暗示了死者虔诚的基督徒形象,加上基督教本身教义禁止自杀行为的事实烘托,更升华了主人公的形象地位,将他描绘成了一名悲剧英雄。代表着信徒的精神安慰的圣经,以一种讽刺的方式被置于自杀的现场。
审美效果总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共鸣,本文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审美效果的顶峰。
3道德深度
3.1阐释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承载着来自不同社会、不同立场的各种观点的大量矛盾。20世纪40年代末,西方社会秩序和传统价值体系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人们开始反思,是否古往今来知识一直都是有益的,同时也对启蒙提出了怀疑的观点。后现代主义者试图以一种反传统的风格来唤醒社会。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后现代主义文学更强调文本的作用。
3.2道德意向性及其功能
在文学中,道德意向性的内容可谓广泛,这集中体现在社会伦理方面,最为强调的是和平与稳定。后现代主义作品的存在目的是唤醒人们对未来的希望,让人们珍惜正常的生活,从个体到普世都要树立起自己的道德标准。在核危机事件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人权的重要性。因此,对后现代作品进行道德意向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李咏吟,2009:276)。
3.3核战争背景下的讨论
本文在字里行间中不断呼应着呼吁停止原子冲突的主题。故事意在启发人类对核的理性思考。“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博士说,“但我们已经无法阻止自己了!”所有有良知的人都清楚意识到了使用核武器的致命后果,但却无法改变进入核战争这一事实。他们在明知故犯,违背自己的良心。他们的内心在善恶的交织中挣扎,直至死亡才后悔莫及。故事中主人公的结局呼应了残忍的主题: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却以自杀的方式死去,这是在基督教中永不可被宽恕的事实。这暗示人类所犯下的罪行都是不可饶恕的。
3.4与主题相对应的其他例子及一些启示
人类始终相信,不断学习和发明有益于未来的生活,但许多历史事实证明,并非所有发明都是有用的。托马斯·爱迪生有两千多项发明,但有谁能保证每一项发明都对世界有益呢?
人工智能无疑是目前最成功、最难以置信的发明之一,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一方面,iPhone上的Siri可以令日常生活更加便利;而另一方面,人类最终可能会被自己创造的人工智能征服。等到未来的恐怖场景可以预见时,人类才开始感到恐惧。诺贝尔,作为现代炸药之父,却在余生总感到无奈与痛苦。他认为自己应该受到责备,因为他的科学发明遭到了不合理的滥用,如同博士的感受一样。他们并没有荣誉感可言,但却承担着极其巨大的愧疚与罪恶感。他们就像那些发明了齐克隆B(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奥斯威辛毒气室的大屠杀的一种化学物质)的人,在余生中再也无法得到任何的安慰。
知识分子们在不约而同地不断推广新科学,却从来不知自己已经陷入了过度自信的陷阱。这些都绝非危言耸听,因为人工智能的存在的确在威胁着人类,让发明者充当了人质,让他们被自己对自己永无休止的自责所裹挟。
4结论
作为一部后现代小说,整个文本都充满了陌生化特征,需要读者不断的去感知、探索和理解。每一个部分,甚至只是一个单词,都能提高读者的期望值。很多故事都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因为大多数读者的阅读方式都只停留在浅显的阅读。只有多读几遍,才能真正意识到文本想要传达什么。为了充分了解故事的精髓,读者扮演着比作者更重要的角色。这就是召唤结构的意义所在。
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认知水平,深化道德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探究审美和道德,有助于理解生命的行为和意义,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价值认同,阅读的意义也因此得以提炼。
后现代主义者喜欢用碎片来描绘他们的故事。文本中的空白部分(等着读者去探究的内容),加上作者晦涩而又恰到好处的手法,构成并加强了文本的审美效果。大量使用的修辞与人物语言能加深审美的愉悦感。总的来说,以艺术形式创造的审美,既能满足读者的兴趣,又能保护社会道德和秩序。
本文主要强调了道德层面的问题。工业革命推动了现代文明的发展的同时,人类也悄悄将无数危机亲手埋在了地下。人类自私自大的缺点彻底暴露,留下的只有失望和遗憾。通读这篇短文,并对其加深理解,可帮助读者进行深刻的反思,提高全社会对生死问题的关注意识。
对这些文学技巧及其效果进行充分的分析,读者们最终也就能够得到阅读本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Stanley E.Fish.“Reader:Affective Stylistics.”New Literary History,Vol.2, No.1,1970:123-162.
[2]李新博.“读者解读中的诗性效果——以《一束阳光》为例”[J].文艺评论,2010(01):75-78.
[3]吕洋.浅析读者反应批评视域下的《洛丽塔》[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95-98.
[4]陈启,胡全生.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崇高内涵及其审美特征[J].文艺理论研究,2016,36(04): 94-102.
[5]Iser 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20.
[6]陈英.文学语言的特性及审美效果[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85-87.
[7]李咏吟.审美价值体验综论[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76.
广东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