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生产设施迁移,对中东欧是否是一种机遇?

2020-04-09科法斯集团

进出口经理人 2020年9期
关键词:东欧地区中东欧劳动力

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关于增强自身供应链、抵御外部供应冲击的讨论。为了规避供应链中断风险,欧洲供应链管理者可能会寻求供应来源的多样化。虽然预计中国不会失去其“全球供应商”的地位,但疫情的余波可能会给中东欧国家带来机遇,使它们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有更高的份额。

中东欧已经变得很有吸引力

30多年前,中东欧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这一过程是由波兰发起的。20世纪90年代初,中东欧国家面临着高昂的经济转型成本和飙升的通胀水平,转向以市场为导向、具有竞争力的新兴经济体成为该地区的总体战略。毫无疑问,这一进程得到了中欧和东欧国家中欧盟成员的支持,其中大多数国家于2004年加入欧盟,包括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后来,保加利亚、罗马尼亚(2007年)及克罗地亚(2013年)也加入欧盟。如今,只有一些巴尔干半岛国家尚未加入欧盟,但通过贸易协定与欧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中东欧地区的外国投资流入和出口飙升,得益于其竞争力的增强。供应链作为与国际生产网络相关的商品、投资、服务、知识和人员的跨境流动通道,改变了世界。关于中东欧地区,一些因素促发了将特定国家和企业纳入全球价值链体系的决定。

有吸引力的劳动力成本、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地理位置靠近西欧(中东欧的供应链大部分属于西欧)、适用欧盟法律框架和各种激励措施是促成此类投资聚集的关键原因。中东欧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使失业率下降(其中大多数国家低于欧盟平均水平),但对工资增长造成压力。这一进程始于2013年,近年来呈不断加速之势。尽管如此,中东欧地区的成本优势仍然具有吸引力,其平均劳动力成本约为西欧国家平均水平的1/3。然而,2020年疫情扭转了劳动力市场的局面。尽管一些中东欧国家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但失业率已开始上升,同时工资增长和劳动力短缺现象已趋于缓和。在世界范围内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趋势。

不过,填补特定领域比如制造业的职位空缺,可能仍然很难。世界经济论坛(WEF)最新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非价格竞争力对各国进行了排名,但并未将中东欧国家列为全球领先者的范畴。实际上,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都排在前50名(总共141个国家)。中东欧地区的国际地位近年来有所改善,但该报告表明,该地区的国家间出现了分化,如克罗地亚提高了5个名次,而捷克和阿尔巴尼亚分别下降了3个和5个名次。该报告显示,爱沙尼亚、捷克、斯洛文尼亚和波兰是中东欧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此外,在创新能力支柱中获得的分数证实,该地区已从“装配线”的角色转为被更广泛地纳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并正在开展更多的研发活动。

机器人和自动化:吸引搬迁的关键因素

制造业在中东欧地区的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这要归功于该地区在供应链和投资方面的广泛整合。在波兰和斯洛伐克,这一比例接近25%,与德国相当;而捷克更是已接近28%。在制造业中,汽车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已深度融入全球汽车供应链,中东欧国家较快受到汽车需求下降、工厂关闭的影响。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预计,2020年,全球乘用车登记量将减少约25%。中东欧企业将受到来自不同国家汽车需求变化的强烈影响。汽车行业的例子表明,中间消费流的联系非常紧密。

面对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全球范围内不少国家的供应链管理团队开始寻求弹性应对外部供应冲击的方案,比如通过在国内市场全面重新定位生产或实施强有力的供应商多样化全球战略来实现。后者在出口和更广泛地纳入全球价值链方面为中东欧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过去几年,中东欧地区劳动力短缺加剧,促使企业将重点放在流程和生产的自动化及更广泛地使用机器人上。在斯洛伐克,10%的汽车企业使用机器人,这一比例远高于德国(4%)。捷克在计算机和电子行业的企业报告显示,该国服务型机器人的使用比例与德国和法国企业相当。波兰的运输和仓储行业使用服务型机器人的数量远远超过该行业的其他欧洲国家。在整个中东欧地区,食品、纺织品、木材和纸张及化学制品行业使用机器人的企业所占比例较高。保加利亚在金属制造业领域领先于其他中东欧国家,斯洛伐克在机械制造业领域领先,波兰在建筑业领域领先。而在雇员人数平均超过10人的所有欧盟企业(不包括金融部门)中,只有8%的企业使用工业型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工资上升和劳动力短缺的压力将迫使中东欧企业进一步投资自动化。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未来3年,中东欧国家的工业机器人使用数量将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长,而德国增速只有5%。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很可能会鼓励外国投资进一步流入中东欧地区,并有助于跨国企业将生产设施转移到该地区。对全球供应链管理团队和投资具有较大吸引力的中东欧国家主要是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这些国家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和稳定的商业环境。尽管如此,其他中东欧国家也具有吸引力,如巴尔干半岛国家。中东欧地区的核心国家更愿意吸引能够使它们创造更高附加值的投资,而巴尔干半岛地区的国家可以选择附加值较低的部门,包括农业食品、纺织业等部门,或者从事进口组装的部门。中东欧地区对吸引更多投资持开放态度,各部门从生产设施搬迁中获益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管理团队使其供应链多样化的意图。

重新定位制造业,数字化带来更多服务商机

数字化不仅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效率,而且提高了服务部门的生产率。全球价值链的宽度包括各种服务,如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运输服务等。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类工作的比例相对较高,以及拥有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大量毕业生,中东欧国家在进一步数字化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加上高质量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宽带覆盖,中东欧国家可能是服务外包搬迁的有利地点,尤其是波罗的海国家。事实上,波罗的海国家信息和通信技术人才库及其网络准备能力在世界经济论坛指数中排名靠前。进一步将服务外包转移给中东欧国家,将对该地区的商业部门和经济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使它们在价值链中的地位更高。

不过,中东欧国家的研发支出仍然相对薄弱。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东欧地区的研发支出总体上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但仍远低于以色列(4.3%)、瑞士(3.4%)、瑞典(3.3%)、日本(3.1%)等国家。其中,斯洛文尼亚的研发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捷克为1.7%,爱沙尼亞为1.3%,匈牙利为1.2%。

除上述问题外,中东欧还应做好劳动力准备,以满足数字化工作的需求,即通过对工人进行再培训,使他们获得技术技能。尽管过去几年该地区劳动力短缺日益严重,但劳动力市场上的一部分不活跃人口至少可以重新获得劳动资格,从事简单的工作。在疫情之下,许多企业转而采用家庭办公计划。全球调查结果表明,可以在家里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法律、管理、商业和金融业务。就部门而言,教育服务、科学和技术服务、企业管理、金融和保险等工作都可以很容易地转移到家中完成。相反,运输和仓储业、建筑业、零售业、农业、住宿和食品服务业最难在家里完成。就国家而言,收入水平越高,适应家庭办公的工作比例就越大。在墨西哥和土耳其,只有不到25%的工作可以在家里完成,而在瑞士、英国和美国,这一比例超过了40%。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这一比例超过30%。在预期搬迁和进一步削减成本的过程中,发达经济体的服务外包业务可能流入中东欧地区。只要劳动力具备必要的技能和语言熟练程度,发达国家在家里做的工作就可以转到中东欧地区,因为这个“家”在哪里并不重要。

较发达的中东欧国家,如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由于数字化发展较快,更容易吸引外资流入。机器人和自动化的更高使用率,为汽车、电子、机械、化工、运输和存储领域带来了增长潜力。与此同时,西巴尔干地区的成本甚至比中东欧其他地区更低,它可以吸引更多针对低附加值行业的投资,类似中东欧核心国家过去的做法。

(本文节选自2020年7月23日科法斯经济刊物,原文标题为“Post-pandemic Production Relocation: an Opportunity for CEE Countries”,作者为科法斯集团中东欧经济学家Grzegorz Sielewicz。译/李前)

猜你喜欢

东欧地区中东欧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东欧地区投资环境评价及策略选择研究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的政治新动向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冰雪世界
中东欧政治体制转轨20年的得与失
2010年中东欧国家选举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