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感官参与提高识字能力
2020-04-09姚玉芳
姚玉芳
摘要:识字、写字是一个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安排得合理,字就能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观察过程,“脑思”与“手写”结合,“口说”与“手写”结合,“看、听、说、写、思”要想 “得心应手”,就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关键词:识字;写字;重视观察;重视思维;重视表达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是学习者调动眼、耳、口、脑、手多种身体器官来认识新事物、掌握新知识的过程。识字、写字是一个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安排得合理,字就能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识字、写字教学必须重视学习过程的优化,让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力求身心合一,才能快速准确地识写。
一、“眼看”与“手写”结合,重视观察过程。
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没有丰富的感性基础,是不可能自觉地去总结规律,提高识写水平的。所以,我认为做好识写第一步应从观察入手。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田字格中的字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范本,我们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指导学生观察时,最好是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即先从整体上看看字的样子和特点,对字形形成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再仔细观察字的各个部分,看看它的部件和笔画,然后想想这些部件、笔画是不是经过变形后组合在一起的,最后再综合观察汉字的框架结构,看看整个字的结构方式,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何以及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并努力记住它。只有这样全面细致地观察,深入掌握汉字的笔画、部件及整体结构,才能使汉字以正确的视觉形象映入学生的大脑,为他们写对字打下基础。
2.对比观察,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
对比观察是学生掌握好字的关键。学生错字主要就错在形近字、笔画多的字上,要减少这种错误,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例如:“未”和“末”这两个字所有的笔画都一样,区别只在于上下两横的长短不同,如若不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得出结论,单凭教师一味地灌讲,孩子们肯定不感兴趣,印象必然肤浅;反之,教师不讲或少讲,而是充分调动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字形的差别,并让他们把各自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那么学生就会在投入观察——发现异点——交流反馈等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增强辨别形近字的能力,提高准确识写的效果。
3.仔细观察教师的范写
课堂上,教师的范写是最直接的指导。因此做范写时,我们书写的速度要放慢放缓,更要重视引导学生看清每一笔的运笔方法。每写一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要边讲解边示范。这既是指导书写的过程,也是巩固识字的过程。
4.仔细观察同学的书写,相互评价
交流评价是一个有相当难度又相当重要的学习过程。要做到正确评价,必须以观察为基础,只有观察到位,孩子们的评价才能恰如其分。而在学生的相互评价中,既能唤起他們已有的心理图式,激活思维,进而将字形与所在的位置以及笔画的运笔多方面统一起来,对汉字进行新的认识与重组,又能引发学生的审美追求,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美化汉字的线条与结构,使汉字以完美的形象整体地、个性化地建构于学生心中,使他们的识写能力得以提高。
二、“脑思”与“手写”结合,重视思维过程
1.联系生活事物进行识写
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字形通过大脑的加工与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总结出最好的记忆方法,再储存在大脑中,这样孩子们的识记印象会很深刻。(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历经这种联系,字就记得特别牢。)例如,“暖”字左半部是“日”,可不少孩子总会把它写成“目”字。若在记字形前我们就先引导他们想一想:“你认为有怎样的感觉才是‘暖?”孩子一定会说:“热乎乎的。”然后引述:“是啊,春天到了,太阳升起来了,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感到热乎乎的,这就是‘暖啊!你们看,‘暖字的左面是——‘日字,‘日也就是——‘太阳……”,这样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把“暖”的字形与生活现象相结合,识写的错误率必然会大大减少。许多形声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像提手旁的字与手有关,如:抱、提、拼、摆等;木字旁的字与树有关,如:林,森,杨,柏等;口子旁的字与嘴有关,如:嘴,咧,嚼,噘等。在教学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会用拆部件、换部件等方法识记字形,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联系生活经验,发散思维,达到灵学活用的能力。
2.定期总结规律
教学中,我们要定期指导学生把学过的字进行回顾梳理,引领他们从中找出汉字所具有的规律性并进行总结,一方面是防止遗忘,另一方面是为指导一个字,带动一类字,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如形声字的规律:提手旁、木字旁、三点水等,只要是字的结构相同,那么它们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及写法都差不多,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规律,提高他们独立自主的识写能力。
三、“口说”与“手写”结合,重视表达过程
表达是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环节。表达,要以观察为基础,没有通过观察得到的表象,表达就无法进行;表达,要有思维的基础,没有头脑的加工、整理,表达就不可能全面、有条理;另外,语言是表达的呈显形式,就算有了观察和思维的基础,还得看孩子们能否说出来,并说得清楚,表达得准确恰当,有助于识写能力的提升。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字音的准确和字形的构成,又要重视口头表达的训练。口头表达的训练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说字形
识字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换部件、拆部件、数笔画、联系生活经验……),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格式或内容来表达。如记“播”字,要学生说出:“我用拆部件的方法来记‘播这个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的上面是一撇加上个‘米字,下面是‘田字,‘米在这儿指种子。春天,我们用手把种子撒到田里就叫‘播种。”经过这样一说,孩子们既从音、形、义、结构、组成等方面认识了“播”字,又能够在准确识字的基础上做到正确写字。
2.会评价
评价主要指对别人说的记忆方法、书写的字,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去进行评说。这不仅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还要求他们对别人的观点、意见进行辨别,比较,整理,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流畅地表达出来。学生经历了“倾听——思考——内化——表达”等学习过程,记得自然深刻。
3.说写法
练写生字时,不要急着去下笔,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字的具体写法,如它在田字格的占位,每一个笔画、部件分别写在哪里,写时应注意什么,关键笔画是什么,怎样写更好等。学生在反馈交流中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教师再强调按照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并及时给予指导。
总之,识字、写字的教学和其他教学过程一样,都是“看、听、说、写、思”的综合过程,要想 “得心应手”,就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各种分析器官协同工作,充分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中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参考文献
[1]《调动学生感官进行识字教学》文学教育2014年10期
[2]《体验性学习让识字教学更高效》骆金林 新课程基础教育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