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呼唤:“星星”和“今天”
2020-04-09巫鸿
巫鸿
《今天》这本文学杂志,于1978年12月23日创办[1] 。如果说“星星美展”标志了前卫艺术的开端,《今天》则把中国文学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2]。无独有偶,它为“重生”的主题提供了一个文学场地。
研究者常把“星星”和《今天》放在“文革”后中国艺术和文学这两个不同的领域里加以讨论。这种分割切断了它们的历史联系。黄锐既是1979年首届“星星美展”的主要组织者,也是《今天》的七位创始人之一。其他一些“星星美展”的参展艺术家,比如马德升、曲磊磊和王克平也都与《今天》关系密切。当这些艺术家围绕着“星星美展”组成了自己的艺术团体时,这两个先锋组织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在艺术形式上的新的合作关系:一个着重于视觉艺术,一个立足于文学写作。《今天》的作者为第一和第二届“星星美展”中的作品配写了诗歌[3],而“星星”画家则为《今天》杂志设计了封面和插图[4]。当首届“星星美展”被封以后,《今天》和另外几家民办刊物的作家与“星星”艺术家一起上街抗议。在这一历史时刻,前卫艺术和先锋文学同时出现,因此应该被看作是同一场文艺运动的组成部分。参加这场运动的人是属于同一圈子的具有叛逆性、自学而成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在“文革”中有着同样的经历,而现在他们又被同样的希望和梦想所鼓舞。他们都被“废墟”——破坏和憧憬的双重代号——所吸引,因此常常去到北京郊外的圆明园遗址聚会。在那里,他们朗诵自己批判专政的诗歌,也为中国的重生欢唱舞蹈。他们爬上荒废的石柱——他们的身体仿佛和废墟的景观融为一体,但同时给这片废墟注入了新的生命 。黄锐的许多对圆明园废墟的速写和素描,为他的实地写生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因此我们也就不会奇怪,和黄锐的画一样,“废墟”也成为《今天》杂志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自这本刊物创刊开始,它的第一期就发表了北岛的题为《在废墟上》的短篇小说[5]。北岛后来成了这本杂志的主编,也成了“文革”后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6]。同一期的《今天》还刊发了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ll)的《谈废墟文学》一文[7]。评论家杨四平因此把北岛这一时期的写作总结为“废墟文学”的一种:“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不难理解,在北岛的《太阳城札记》里,自由成了‘撕碎的纸屑,爱情成了‘荒芜的处女地,和平成了‘残废者的拐杖;《红帆船》一开始呈现的‘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里到处是‘补丁般错落的屋顶‘灰烬般的人群‘贫困的烟头‘疲惫的手‘悲哀的雾‘森林般生长的墓碑;《界限》里‘我的站在岸边的影子,成了‘一棵被雷电烧焦的树。”[8] (节选)
注释:
[1]《今天》的英文标题最初是“The Moment”,从第二期改为“Today”。
[2]关于《今天》杂志的历史,可参考Pan Yuan and Pan Jie, “The Non-Official Magazine Today and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Ideas for a New Literature,” in Jeffrey C. Kinkley, ed., After Mao: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1978-1981,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f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5, pp.193-219.
[3]第二届“星星画展”于1980年在中国美术馆内举办。对这次画展的介绍,参见Wu Hung, Transience: Chinese Experimental Art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 17-18.
[4]黄锐为《今天》的创刊号和后续数期设计了封面。曲磊磊和马德生为杂志提供过不少插图。
[5]北岛,《在废墟上》,载于《今天》,1(1978),第3-10页。
[6]北岛本名赵振开。
[7]《今天》,1(1978),第61-67頁。伯尔文章的中文标题为《谈废墟文学》。
[8]杨四平,《北岛论》,《二十一世纪》,网络版,37号,2005年4月30日。http://www.cuhk.edu.hk/ics/21c/ supplem/essay/041204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