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2020-04-09张开平
张开平
摘 要:隨着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旧有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教学目标也得到了扩展与外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形式成为了重要的要求,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建构数学知识体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和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数学是小学的基础性科目,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其他理科科目学习的重要基础。然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过分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也更加习惯于利用题海战术,大量的数学题演练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受到了束缚。因此,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创新教学形式,以此来提升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信息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东西、事物,往往可以更加精力集中的进行探索和研究,小学数学教师不妨合理的引入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清晰化的展示和有趣的信息化手段运用中激发兴趣,进而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更高质量的数学知识内容学习,从而不断的提升教学的总体效能。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相关的内容时,一方面,数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几张关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等的图片,并在图片下面标注各自的名称,还可以展示包含这些图形的物体,如凳子、黑板擦、桌子、台阶等,让学生在形象化的展示中对这些图形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PPT课件对这些图形的区别、联系和各自特点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的再次讲解和梳理,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这些图案进行对比展示,让学生更好的对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从而助力课堂的高效施教。当然,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数学教师树立有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始终将信息技术作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一种手段,而并非最终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探究式情境,落实学生主体
新课改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聚焦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为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力图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基于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亲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以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相关的内容时,为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笔者先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共同制作一个圆柱体,并向其强调道:在制作圆柱体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它是由什么平面图形组成的。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得知圆柱体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组成的。之后,笔者继续引导道: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推导出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笔者会在班内巡视,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如此,通过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三、分层的教学,落实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兴趣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因材施教原则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双重领导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与方法进行合理分层,以使数学教学更具普惠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地发展。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相关的内容时,笔者先是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让培优层和发展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与小组成员共同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在这期间,笔者向基础层学生进行了新课内容的讲授,并给了他们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做课后习题。之后,笔者会重点听取培优层和发展层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对他们予以了一定的指导和点拨。最后,笔者在结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为他们分别布置了一些基础性题目和拓展性题目。如此,通过实施分层教学,不仅在最大限度上彰显了数学教学的普惠性,而且还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了其共同发展进步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开拓和进取,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开辟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余法宗.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创新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68-69.
[2]王志军,邬小江.以课改引领教学发展,以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浅析课改下小学体育的实践与思考[J].体育师友,2018,41(0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