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探讨
2020-04-09史艳红
史艳红
摘 要:化学学科体现的是学生对一些元素的学习,都是一些概念知识,并且课本当中的知识也都是与学生的距离相差较远,学生不好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善,努力使得学生理解知识起来能够更加容易。生活化这一教学方式相信很多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涉及,但是并没有大规模地进行采取,实际上这一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能够让学生一是可以很好地理解知识,再者可以通过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便于应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学以致用;辅助理解;培养兴趣
高三阶段的学生正是学习压力最大的时间,这个时间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把大部分的教学主力都放在了教学方法和一些解题技巧方面,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实际上也只是掌握了一些应用的方法,对于知识的实际意义并没有太多的理解。再者一些解题的方式也都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而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知识达到比较透彻的程度,在进行解题时往往也能够举一反三。那么,针对于高三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出教学方法呢?
一、方便知识学以致用
学生处于高三这个阶段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将知识进行掌握好,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用一种生活当中的态度来理解知识,就好比都是一些围绕在学生周围的现象,这样比较具有学习和应用的环境。化学是可以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更加了解生活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真正学习起来并不会很困难,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够专心致志,课下没有做到认真复习,那么这门学科的学习也是会很困难的。
例如,在教授“基本营养物质”这一小节时,由于这一概念都是生活当中经常听见的词汇,因此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课堂中,教师可以问学生他们所能够想到的营养物质是什么意思,还有知道的一些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食物。学生对于这些肯定会感觉到很熟悉,这样也能够有利于学生进行理解。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结合一些食物可以具体地给学生解释相关的概念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应用。
二、辅助学生记忆理解
高三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中每分每秒的时间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化学知识当中一些逻辑性较高的知识点难以消化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效率以及反馈情况,最大程度的使学生能够跟得上教师教学节奏。只有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记忆与应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授课的同时将生活实例穿插进去,一来更容易使学生理解知识,再者还可以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的习惯,加深知识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授“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小节时,教师在进行分析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先问学生知不知道一些铁生锈了是什么原理呢?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可能一些學生会懂得氧化这一概念,因此学生在回答之后,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由于氧化了,还有一些铁在不同的元素当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些都是生活当中的现象,因此讲解过程中学生能够便于理解。况且,学生理解得好了,对这一小节的印象也就会更加深刻,课堂教学效果会很理想。
三、培养长期化学兴趣
虽然说高中阶段的学生不像其他阶段需要教师过多的督促他们进行学习,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就是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在课堂中进行认真学习,但是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学生往往就会容易对一门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进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熟悉感,学习起来会感觉到比较有意思,从而会逐渐愿意尝试参与到课堂中进行学习,在不断地在课堂学习氛围的熏陶下产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这一小节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浪费水的行为?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然后教师接着问:那你们知道我们地球上有多少可以饮用的水资源吗?而且还有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这样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思考到自身,这样可以迅速把学生拉回到生活中,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课兴趣。在讲授到生活中节约用水时,学生会比较有共鸣,听课的兴趣会高一些,教师这时就可以很好地可以授课,让学生懂得一些资源不同的利用方式,懂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可以很好地符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课堂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中去抓住学生的课堂中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其真正喜欢化学这一学科。高三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生活化这一教学方式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产生放松的感觉,通过在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阚绪华.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2]展君梅.试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