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审美鉴赏素养的渗透

2020-04-09金海珍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审美鉴赏诗歌培养

金海珍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诞生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不仅是教学的目标更是学生学习的归宿。本文基于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审美鉴赏;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等多项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深化教师对于诗歌教学的理解和对能力培养这种教學实践方向的认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上的融会贯通,使教学行为更加艺术化。

一、审美鉴赏素养的培养原则

1、联系生活,综合评判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涉及到审美鉴赏核心素养的内容包括:欣赏文学作品要能够自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领悟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在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时,要善于联系文本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思路,进而做出主观的评价;品析文学作品中那些极具表现力的语言时,要学会结合到文本中的相关情境与人物形象……这些要求都对语文课程中的文本阅读教学进行了特征表述,只有符合这些特征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课本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去到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中体悟作者寄托的某种思想感情,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距离,但获得启示与感悟是不强调界限的,这也是诗歌的意义,为人带来不同的体验、思考和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诗歌置于不同时代去品析,这既是审美鉴赏素养的要求,也是读懂诗歌的前提之一。例如,在《龟虽寿》一文中,开篇四句便揭示了自然界生物的普遍规律,世间没有长生不死,只有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和接受,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赢家。这才有了作者之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叹。

2、鼓励质疑,自主探究

批判质疑与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的一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对基础积累和归纳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强调,还应重视对学生批判质疑能力的培养,在进行一些对文本必要的感知、揣摩和比较当中,只有学会用多角度思维来审视文本,才能够真正感受和理解诗歌的内涵,以及不同文本在结构和意境上的不同。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质疑,不要过于强调“标准答案”,这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征。例如,在《天上的街市》中,文中的“星空”是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点,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以及该文本的创作背景来进行解读,通过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作者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心中充满了厌恶与憎恨之情,而这天上街市中的繁华景象正是作者内心深处向往美好平静生活的表现。这也就不难体会到“星空”这一意象其实在诗中是被赋予了渺茫、无法实现的象征意义,也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3、展开想象,表达自我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诗歌中捕捉事物(意象)的特征,从而感受这一具体事物与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联系。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学过的文章体裁、格式以及常见的意象大多都已经成为了大脑中的一种程式化印象,但其本身对于生活的主观体验仍十分匮乏,这也是在写作中无法自如表达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诗歌这一文本体裁来改变这一现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唤醒灵感。在生活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去用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美,尤其是那些藏在角落中、不容易被发现和容易被忽略的美,让实际创作真正能够做到有景可借、有物可托。

二、审美鉴赏素养的培养方法

1、感受音韵

音韵指的是声调、音律的和谐,仅从初中阶段语文教材的诗歌来看,无论古诗词还是现代诗,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平仄押韵这一诗歌特征。此外,音律的变化也是诗歌语言美的一大表现形式,但音韵辙口并非创作者随机选择的,要知道,不同的韵脚也在抒发着不同的情感。朗读时,韵声字所表达的情绪与口型也是分不开的,张口音通常表现着奔放、豪迈的情感;而开口较小的音或是闭口音则呈现着委婉、含蓄。例如,在高尔基的《海燕》中,“在苍茫的大海上”、“高傲的飞翔”“对暴风雨的渴望”以及“愤怒的力量”等江阳辙,都是开口音,自然地让人感受到这种气势磅礴、奋力抗争的力量感。再如,在《十五从军征》中出现的“谁、累、归、飞”等等都是灰堆辙,通过较为平缓的韵展现了这首诗歌的叙事风格,将一种小人物的悲哀与无奈,平缓而又沉重的表现了出来。

2、体悟意蕴

古人作诗行文讲究推敲,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在鉴赏诗歌文本中,不仅要学会领会诗歌语言的美,更要从中感受到诗人是如何将自己的心思和用意寄托在文字中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先从重点字词入手,培养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敏感度,通过把握关键字词,来内化诗中蕴含的深意。例如,在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就是一个妙字,教师可以用换字的方法让学生去品味“见”和“望”或是“看”之间的区别,“见”字之妙就体现在并没有预料能看到,但却在偶然间看到了,相比之下,“见”字更具有一层悠然闲适的意味在其中。

综上所述,本文仅对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审美鉴赏素养进行了简要阐述,对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研究还需要教育从事者同仁的不懈探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研究者必须要知道,落实课程标准以及核心素养培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佳.试论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4(47):186-187.

[2]荣连山.浅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与美育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7(10):54-55.

猜你喜欢

审美鉴赏诗歌培养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高中作文“真写作”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论纲
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