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与“永恒”中的永恒

2020-04-09江柳江

新阅读 2020年3期
关键词:循环支线考古

江柳江

何伟离开中国之前,我曾经见过他。当时是那本《寻路中国》的分享会,那是五六月份的光景,初夏黄浦江传来阵阵汽笛声。那个宁静美好的夜晚,他分享着在东部沿海驾车采访的故事,我也是在那次有些意外地得知了他即将前往埃及。后来几个月后他便动身前往了,在《纽约客》发表那篇《向西》之后。由于是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因此特别关注他后来在《纽约客》上的埃及故事。发现除了时政类的速写报道,何伟并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文章,很多后来在《纽约客》读到的故事,都是一两年前的,这种沉淀后的时间差给阅读带来一种别样愉快的体验。

何伟到了埃及之后写了好多封开罗来信,但由于阿拉伯之春发生早期我对穆斯林兄弟会、埃及政治体系这些实在是不够了解,距离太远也让我冷感,报道散落在各期的杂志里,加上后来的埃及总统更替太快,政变、示威的频繁,让我没有能够跟上他的报道节奏(其实更多是由于我对阿语地区地缘政治的不熟悉所致)。然而倒是这几年他在《纽约客》上写的捡垃圾的Sayyid、翻译Manu还有猫咪Morsi的故事深得我心,而這些恰好是埃及普通人以及他一家人生活的日常故事。去年在《纽约客》上得知这本书出版后第一时间就买了,但却拖拉了几个月,直到春节疫情期间,才有大量专注的时间把书反复看了好几遍。

《被埋藏的:埃及革命考古》一书提到的“The Buried”指的是上埃及(the Upper Egypt)一片被埋葬的考古区域,台湾译本翻译成“陪葬”,但我觉得这一点值得商榷(不晓得何伟自己是否认同这样翻译),我自己更倾向将书名翻译成《被埋藏的:埃及革命考古》,因为“被埋藏的”不仅有未曾发现的尘封历史,还有埃及普通人在革命浪潮里的生活。毫无意外的,正如书名一样,故事由一条在阿拜多斯的考古挖掘主线开始,贯穿着这几年埃及的革命浪潮变化,加上捡垃圾的Sayyid、同性恋翻译Manu、何伟的阿拉伯语老师Riffat的三条支线共同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叙述载体,中间还有零星穿插拜访在埃及的中国商人以及中埃工业园的故事。主线的考古挖掘跨越了近百年的时间,探访了在这片区域发掘的各个考古学家,革命政治线索也穿插采访国会议员、司法机构、政治人物、政党组织等。

捡垃圾的Sayyid支线的故事是我最喜欢的。因为他开朗、幽默和爽快,是埃及老百姓让人喜欢的一面,由他在一个小卖摊点的见闻和日常捡垃圾的经历,带出了这一片居住区域的人们的故事以及所处的家庭,交织出生动的埃及生活画面,描述了当下埃及革命浪潮下的普通百姓的生活。Sayyid所经历的家庭故事和婚姻矛盾,体现出了埃及人的宗教观念、家庭组织以及对教育后代子女的观念。中间Sayyid离婚诉讼中的絮絮叨叨和唯唯诺诺,更让我像何伟一样为他担心,Sayyid在书中代表的其实是传统的底层埃及人民。

翻译Manu的支线故事,让我看到了全球化洗礼浪潮下一位埃及同性恋对自己追求认同最后勇敢迈出行动的过程。他的冷静、坚毅让我刮目相看,被警察逮捕后回到故乡塞得港(Port Said)和父亲出柜的故事让我落泪,他年少时遇到的朋友、亲人分道扬镳又让我为他感到未知未来和只身上路的孤独。他跟着何伟拜访考古遗迹、采访政治人物和穆斯林兄弟会,Manu的故事结束在了一堂德语课,让他在另一个国度展开新生活的未来充满无尽想象。(Manu的故事何伟还写过一篇A Gay and A Thief发表在2018年的《纽约客》)

阿语老师Riffat的支线故事,是语言学和当下埃及政治精妙结合的部分。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埃及阿语和传统阿语是不一样的,埃及阿语的很多地方是没有书面语的形式,因此很难表达下来。所以某部分的阿语词汇是没有程度之分,“我累了”“我病了”“我非常不舒服”在埃及阿语中是同一个词汇。何伟的阿语老师是喜欢用当下的时政进行备课的一位老师,因此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很多阿语词汇。在此中,他也描述了学习中文、埃及阿语的经历和教材的不同。结合我最近读的《东方主义》一书,我也才了解到其实“阿拉伯语”“中东”这些概念十分地狭隘和局限。尤其是书中写的科普特人Coptic和埃及犹太人的描写,我才意识到自己原来对埃及的了解是有多么狭隘。Riffat在埃及阿语课程上的讲述的有趣语法和交流,是各种宗教文明以及殖民历史对语言留下深刻印记的证明。Riffat最后的离去让何伟一家人感到难以释怀,我当时读到也有点意外和可惜,何伟在笔记上记下的Riffat的教授的阿语词汇是串起每一个章节的线索。这三条支线上何伟都描述了他们的政治观点,矛盾而又爱国的Riffat、暧昧而纠缠的Manu、无条件信任新政权的Sayyid,在阿拉伯之春的政治浪潮下,小人物的想法被他一一记录下来。

他者叙述的历史概念是书中反复呈现的。埃及的考古挖掘工作经常是外国研究机构主导,是别人书写的历史,也曾有殖民的意味,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埃及一些城市的建设,还体现在学者对埃及历史编年体的记录上。不同于埃及,中国人一直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几本书下来何伟对中国人实用主义的看法倒是贯穿其中。穿梭在外人建设的城市、外人写的历史、他者的时间、埃及的永恒中,何伟以他者的角度观察到卖女士内衣的浙江商人与穆斯林的互动是里面非常有趣的场景。其中中国商人因为看到没有大量的塑料垃圾无人回收就自己修建了一条塑料回收生产线,迅速地变成了南埃及地区第一条塑料垃圾回收线;还有那幕穆尔西受审时碰到的那位中国记者置身事外的角度,这些叙述都体现了当下中国在时代变迁中的姿态。不喜欢干涉别人的文化、政治体系、对外在毫不关心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在埃及找到了相处之道。也是在此处,何伟悄悄地一句闪过自己的观点,无组织的威权主义可能比结构化的威权主义还要更差。这是书中唯一一句出现作者对埃及当下政治观点的一个细节。全书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价值判断,感觉得到他叙事中对埃及这一古老文明足够的尊重和客观,而这种抽离感未必是为了讨好来自不同背景的读者,而是能够来自不同语言文化的人都能够对这样的场景进行反思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我想这是为什么他在全世界都得到读者喜欢的原因之一。

埃及人对于时间有两种观念,因此在埃及阿語中有两个不同的词语表示时间:“永恒”和“循环”。这是我在书中接触并了解,开始我亦是感到比较很难表达和翻译的,这两个概念在书中反复提及。按照我的理解属于帝王、尼罗河泛滥、金字塔的是“永恒”,人间生老病死,四季更替的是“循环”,时间在埃及文化中的诠释概念让人着迷。我想也许埃及人一直没有书写自己过多的历史,因为也许他们当下的生活便是一种空间上的循环和永恒,这种观念应当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历史观。本书分为三章:“总统”“政变”“总统”就像是一种反复“循环”一样,而那些卢克索山谷的遗迹、阿拜多斯的塞提一世神庙、吉萨高原的烈风、阿肯那顿的故事又像是处在神明时间的“永恒”。“循环”与“永恒”贯穿了全书的始终。

阿肯那顿法老和王后娜芙蒂蒂的故事,是另外一条隐藏的支线,这条支线直到最后结尾Sayyid的孩子在第一次参观埃及博物馆的时候提起的时候收住了。我惊讶于Sayyid的孩子,代表着埃及底层人民的普通人家对于阿肯那顿法老的了解,给结尾带来了光明希望、传承文化和开创未来的无尽想象。阿肯那顿法老是在历史上有争议的一位君主,他有着同性恋过往、死后被隐姓埋名长达31个世纪,神庙上记录他的历史事迹被划掉,他修建的神庙甚至被打碎变成石料,他对宗教态度又是非常开明……而他的王后娜芙蒂蒂的胸像又经历了20世纪初德国考古挖掘、“二战”期间阿肯那顿和娜芙蒂蒂头像流落东西柏林、收藏胸像的柏林新博物馆遭受炮火袭击……这两位历史人物身上流淌的故事其实折射在了书里面的每一个支线埃及人物身上,比如在期待民主政体开明和过往年代保守淳朴之间踟蹰的阿语老师Riffat,在宗教、社会压抑同性恋而又不愿意放弃希望的Manu,还有对外国人在埃及古迹所作所为目不转睛,接触现代文化时一时失语的Sayyid的身上。最后所有的支线在最后埃及博物馆参观阿肯那顿法老的一尊雕像上结束,包括围着雕像的一群中国人,来自两个古老文明的文化交汇于此,书中的中国线索也收在了这一处。所有的故事和线索都结束在Sayyid的妻子对狮身人面像的虔诚祈祷,是非常厉害高明的写作手法。

我想到了去年拜访柏林新博物馆是去年4月的一个下午,没什么人,初春的柏林莺飞草长。在一家中国餐馆吃过午饭之后,我在闲静的博物馆里见到了娜芙蒂蒂的胸像,一束柔和的白光倾斜而下,照在娜芙蒂蒂的脸上,每一个到达这处展厅的人都放慢了脚步,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着这座胸像。何伟的这本书,为我去年柏林之旅画上了最美的句号,看完这本书,我的柏林之旅才正式结束,那次见到娜芙蒂蒂的胸像,便仿佛是为读这本书而准备的一样。也如同他在埃及居住的蜘蛛网大楼曾经的住户、曾经玩耍的双胞胎,再到几十年后何伟的埃及之旅一样,很多时间的相遇是缘分,这本《被埋葬的:埃及革命考古学》意犹未尽地结束,而未来充满了光明和无尽的想象。

合上这本书,这个富有力量的结尾让我突然意识到,何伟书里写的所有埃及政治人物,不管是其中的穆尔西还是塞西,都是一片云烟,故事的主角其实是那三位埃及人。书名“革命考古”欺骗了我,其实上“被埋葬的”是这个埃及这个国家不被他人所认识的历史和每个百姓的生活。埃及人民刚毅的精神和坚强而充满智慧的人性,便是埃及留存的内在价值,比永恒不变的考古遗迹更加隽永、比动荡激情的革命更显珍贵。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以及没有收录其中而在《纽约客》发表过他养的那只与埃及第一任民选总统穆尔西同名的埃及猫Morsi,才是埃及故事里真正的永恒。

至此,这一瞬间五六年的光阴飞过,我读懂了埃及阿语里的永恒之意。

作者单位: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循环支线考古
“考古”测一测
周末加油站(Ⅵ)
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
国产客机再添铁骨
考古学家
翔凤试飞
PDCA循环在持续改进领导教育质量中的应用
浅析英语词汇记忆策略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物质能量循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