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大精神”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20-04-09张立飞

公关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张立飞

摘要: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当前阶段存在着的种种不足,继续挖掘和传承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所形成的宝贵经验,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文章正是基于此,先阐述了“抗大精神”的形成及科学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抗大精神”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对策,以供参考。

關键词:抗大精神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抗大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抗大在培养军政干部期间所形成的精神力量,为指导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抗大精神”凝结着我们中华民族敢于进取、抵御外敌、追求独立的革命精神。无论我国社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抗大精神在期间所能够起到的时代价值是无法被磨灭的。鉴于当代高校学生频频在思想意识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因此探索将“抗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思想重新补“钙”就变得尤为重要且必要。

一、“抗大精神”的形成及科学内涵

“七七事变”之后,在“抗日高于一切”的号召下,海内外优秀中华儿女纷纷冲破日军封锁和国民党军的拦截奔赴延安。那时千万有志之士的共同选择就是“到延安去”。抗大也因此而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夫妻、父子、母女乃至全家共同学习的情景并不少见。为什么这么多学员前来抗大学习,究其原因就是他们都不愿意当亡国奴。再加之当时国统区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物价飞涨、军队疲弱,民心已经涣散,这与解放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当时国人尤其是先进青年爱国知识分子就选择了共产党以及去所孕育下的全新生活。“抗大精神”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一种敢于进取、抵御外敌、追求独立的革命精神。在建立和发展抗大的过程中,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将大量精力投入了其中,甚至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也是毛泽东同志亲自担任。政治方向坚定正确,工作作风艰苦朴素,战略战术灵活机动是抗大的教育方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抗大的校训,抗大的教育方针和校训将抗大精神所反映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准确地体现了出来,为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今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储备。

二、“抗大精神”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对策

(一)利用“抗大精神”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

“抗大精神”内涵首要的核心内容就是正确的政治方向。将“抗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求高校必须将“培养人为谁?怎样培养人?”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一是抓住坚持党领导学校这样一个观念,扭转当前高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仅注重专业知识教授的情况。唯有如此才能够避免发生“港独学运”、“台湾太阳花运动”等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其二,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员这一中心,让其明白西方部分文化思想的糜烂堕落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懂得非科学和科学的本质,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避免其被西方“反华”势力或国内邪教所利用。其三,理解党当前出现的作风问题、腐败问题,让高校学生明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是先进的制度,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有着其曲折性和复杂性。其四,强化学生要将理想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的意识,使其形成耐大劳、吃大苦的决心,抹掉当前浮躁心理,产生密切联系群众的信心,从而敢于深入基层锻炼。

(二)利用“抗大精神”帮助高校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

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无疑可以成为今日各个高校学习的榜样。如今不少高校学生都在学习、交际、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所以将“抗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要通过“抗大精神”来帮助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要让他们明白无论是冷门还是热门的专业都是社会需求的,不能因此而产生不爱学习的心理,不能信奉“学不在深,作弊则灵;分不在高,及格就行”这样的错误观念。其二,要通过“抗大精神”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与其他同学关系,要慎交友,交好友,在人际交往时要注意降低人际交往期望值。其三,要将“抗大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学校师生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注意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融入了“抗大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借助“抗大精神”来使得高校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不断的充实,进而在“抗大精神”的积极影响下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素质。

(三)利用“抗大精神”帮助高校学生形成正确“三观”

抗大在培养学员“三观”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践经验,无疑可以为今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三观”的培养提供很好的经验参考。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人生意义教育,要通过抗大师生的人生历程对高校学生进行人生意义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可以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不会过于以自我中心;为了崇高理想的实现,可以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来将遇到的各种困难予以克服,不向挫折屈服,不被矛盾所困扰;努力学习,力所能及取得更好的成绩,彰显出自己存在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其二,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无产阶级世界观教育,要通过抗大师生的世界观对高校学生进行无产阶级世界观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即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高校学生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学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破除和肃清封建迷信思想。其三,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价值观教育,要运用抗大精神对高校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整个“三观”体系中,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够产生深层次的指导、影响及制约。当代高校学生只有透过“抗大精神”正确理解价值观的内涵,才可以在实践中将自己的价值最大限度创造与发挥出来,最终成就人生的辉煌。

(四)利用“抗大精神”培育高校学生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一种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是一种发愤图强、坚持不懈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始终贯穿于抗大师生学习、生活及工作等各个方面,使得其成为了我党面对各种困难都能够将其战胜,不断取得各种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回首抗战时期的抗大,尽管经济非常困难,然而抗大师生却坚持“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乐观向上、排除万难,积极投身于大生产运动之中,甚至在歌声中开展劳动竞赛,正是得益于这种艰苦奋斗精神,根据地群众才能够在抗大师生的帮助下顺利渡过了难关,抗日战争才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然而当代高校学生在多元思想的冲击下,不少学生无疑已经丧失了这种艰苦奋斗精神,忘记了艰苦奋斗这一光荣传统,从而丧失了斗志。所以此时此刻,更需要借助“抗大精神”来帮助当代高校学生将“等、靠、要”的懒惰思想予以成功消除,鼓励他们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

(五)利用“抗大精神”培养高校学生求是创新意识

“抗大精神”的思想理论基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要体现为抗大“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要求在与敌战斗的过程中,抗大学员要善于通过对斗争环境、斗争形势的观察,通过对敌我形势变化的分析,解放思想,从而灵活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战略战术。抗大一直堅持理论要与实践统一,要求学员应将学习、生活、工作以及斗争相配合,并注意引导学员深入群众活动,以此实现将理论用于实践。正是得益于这种实践精神,抗大教育才能够不断发展与进步。而高校学生作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作为先进知识的传承以及未来的传播者,那么理所应当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解放思想的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注意引导高校学生学会面对问题的时候应用发展的观点去加以辩证的看待,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创新自己的思维,要敢于探索,要敢于创新。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抗大实事求是和善于创新的精神应注意加大弘扬力度,要求学生做到实事求是和善于创新,要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可以将实事求是态度和善于创新的精神予以很好的结合,从而更好地学习以及开展自己的工作,进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出更多、更大的服务和贡献。

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我国社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抗大精神在期间所能够起到的时代价值是无法被磨灭的。新时期在“抗大精神”的指导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形成健康心理素质、形成正确“三观”、培育艰苦奋斗精神、培养求是创新意识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课题:2019年度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课题编号:XTSK1914。

课题名称:抗大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素娟.论抗大精神及其时代价值[J].党史博采(理论),2016(12):26-27.

[2]张海宁.弘扬抗大精神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J].世纪桥,2017(03):46-47.

[3]刘素娟.新形势下弘扬抗大精神的路径探讨[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7,19(04):35-38.

[4]陈淑玲,杨树,谷瑞雪.新时代抗大精神传承弘扬的路径思考[J].邢台学院学报,2018,33(04):45-46+53.

[5]刘赫然.抗大精神的现实启示[J].党史博采(下),2019(04):51-52.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