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

2020-04-09张国峰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疫病防控生猪

张国峰

摘 要 生猪养殖在畜牧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猪肉价格持续攀升,给各地生猪养殖场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如何合理地去选择养殖模式、以及做好科学的疫病防控工作,是规模化养猪场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值得持续深入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 生猪;养殖模式;疫病防控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重视养殖模式的合理选择以及疫病防控的科学开展,唯有如此才能够降低疫病对生猪养殖的负面影响,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1 当前生猪养殖模式分析

1.1 母猪养殖

该养殖模式较为特殊,通常养殖人员会自行购买繁育能力更强的种猪去展开配种、生产工作,主要经济利益来自于对生产仔猪的销售。母猪养殖模式能够更快地回笼资金,也不需要投入太大成本,所以很多小规模养猪场或家庭散养户会更愿意选择这一生猪养殖模式。不过该养殖模式存在的弊端在于抗风险能力不足以及对市场表现过于依赖,一旦市场表现低迷,仔猪销路便会锐减,只能够通过淘汰部分生猪才能够延缓养殖户的压力,随之而来的便是经济上的损失。

1.2 育肥养猪

该养殖模式基本上就是小型养殖场的模式,在育肥养猪过程中,养殖户会在前期分析當地的养殖环境与自身的经济资本去挑选生猪来源,进而确定需要养殖的生猪数量和投入的成本等。该养殖模式同样回报快且风险低,有着可观的经济效益表现。

1.3 自繁自养

该养殖模式综合了上述两种养殖模式的优点,便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有所完善,进而保证了生猪养殖产业链得以延长,同时也能够确保养猪户在市场表现低迷时平稳度过。采取自繁自养模式的养殖户在面临市场表现低迷时,可通过调整价格的方式去保证销售利润,待市场表现回暖之后便将价格回调至正常水平[2]。该养殖模式明显更加灵活、简单且风险可控性更强,不过也因为其产业链长、对养殖环境要求严格等特点,意味着需要有一定的资本基础与投入才能开展这一养殖模式,否则难以维持整个产业链的运作[1]。

1.4 产业化养殖

产业化养殖模式也即是有机融合农户养殖与企业经营。具体来讲,一方面,由专业的养猪企业为农户带来更加先进且专业的生猪养殖技术,通过提供教学、培训与咨询等相关服务,并且合作进行养猪场的建设、检疫等工作,确保通过企业为养猪户提供的帮助能够保证育成生猪达到企业标准;另一方面,在生猪育成出栏后要由专业质检人员对生猪质量展开检查,保证重量、肉质、健康等方面都要达标,确定合格才会予以采购回收,为农户支付资金。采取这一产业化养殖模式,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养殖户的风险,并且在企业的帮助下也能全面提高养殖户的生猪养殖水平,助力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稳健发展。

2 生猪养殖中的疫病防控工作

生猪养殖过程难免会出现疫病而对生猪健康生长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需要做好必要的疫病防控工作,具体来讲要重视如下几个方面:

2.1 做好疫病检疫工作

要想从根源上去把控好疫病的出现与蔓延,需要在日常养殖中做好检疫工作,尤其是种猪引进时一定要对生猪的详细情况有所了解。同时,对于检疫执法工作予以配合,对仔猪、种猪都要展开必要的检疫,确保在引进过程不会携带任何外来病原。对于养殖人员来讲,种猪和仔猪的购买都不能盲目寻求低价,一定要正规渠道引进检疫合格的种猪,避免后期带来不必要的疫病麻烦。

2.2 做好养殖管理工作

生猪养殖需要重视其中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对猪舍合理选址与布设。一般来讲猪舍最好要建设在阳光充足、排水顺畅、地势较高且通风良好的位置。同时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要保证猪舍内部温度维持在18-22℃左右,还要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去做好猪舍管理的调整,比如冬季要注重防寒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做好这些工作都能够降低生猪因为天气变化而出现疫病的概率[3];其次,要确保生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对于生猪而言,活动空间与其健康生长息息相关,所以猪舍内部布设要保证活动空间充足;再次,加强生猪养殖的饲喂管理。对生猪的饲喂要保证精饲料与粗饲料的合理搭配,满足生猪育肥的营养需求,不得饲喂过期、霉变的饲料,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生猪带来肠胃性疫病;最后,还要重视猪场清洁工作。养猪场要定期开展消毒工作,对猪场内部各类设备器械与周边环境都要展开清理,还要重视对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进行深埋或焚烧,隔断一切有可能传播的病原。一切进出养猪场的人员和车辆,都需要经过消毒。

2.3 做好疫病监测工作

养殖户一定要密切配合检疫执法队伍的疫病检查工作,尤其是在规模化的养猪场内,一旦有疫病出现,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快速蔓延,带给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所以,要在定期做好疫病监测的同时,配合检疫执法人员去健全自身的疫病防控措施,尤其是对猪瘟、圆环病毒、蓝耳病等常见猪病要重点监测,保证各项疫病防控措施都能执行到位,确保生猪的健康生长[2]。

2.4 做好疫病防控宣传工作

为保证生猪养殖的效益表现,作为养殖户一定要自觉地去提高自身专业养殖知识以及疫病防控能力。在当地的基层检疫部门与畜牧兽医工作站的联合下,对生猪养殖中的疫病防控知识进行大力宣传,定去举办知识讲座,对养猪户展开培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养猪户的疫病防控意识与能力,从而对猪病有更全面的认识,改变过去预防不全面、治疗不及时以及药物滥用等情况,降低生猪发病的概率。

综上所述,生猪养殖作为我国畜牧养殖产业中的重要支柱,关系到大量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所以一方面养殖户需要基于自身实情去选择最合适的生猪养殖模式,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且做好对生猪的疫病防控工作,消除对生猪养殖可能存在的疫病风险。而作为基层畜牧工作人员,也要加强技术推广服务,不断助力养殖户提高养殖水平,保证生猪健康生长,为养殖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3]。

参考文献

[1]刘春发.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方法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07):127.

[2]羊玲萍.生猪养殖中的疫病综合防控措施[J].中兽医学,2018(04):107.

[3]梁建军,等.我国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探究[J].中国动物保健,2018,20(08):32-33.

猜你喜欢

疫病防控生猪
解读生猪宰前检疫
肉羊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治建议
规模化养殖肉牛的疫病防控举措分析及讨论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水灾后畜禽养殖场的疫病防控措施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规模猪场疫病防控综合措施
湖北省生态养鸡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
番鸭规模养殖中疫病防控措施的探讨
湖北2009年8月14日企业生猪收购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