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灯秧歌与霍县秧歌中“鼓手”一角对比研究

2020-04-09路珺

参花(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汾西秧歌民间舞蹈

摘要:“霍县秧歌”是流传于霍州的秧歌表演;“地灯秧歌”则广泛流传于晋南汾西县,二者均是临汾市社火类民间表演艺术的佼佼者。本文从历史渊源、表演形式、服装道具等方面对“地灯秧歌”与“霍县秧歌”中“鼓手”一角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为读者进一步认识秧歌艺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霍县秧歌 地灯秧歌 鼓手

秧歌是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各地的自娱性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各处均有样式不同的秧歌表演。“地灯秧歌”流传于临汾市汾西县勍香镇、对竹镇、暖泉头村等一带;[1]“霍县秧歌”则主要分布在霍州市(霍县于1990年撤县建市,隶属临汾市)北杜比村、大张村、靳比等村一带。汾西与霍县两地位置相邻、地貌相近,1958年曾合并为霍汾县,因地理、人文、经济等多方面原因,两地盛行的秧歌艺术有诸多相似之处。下面就从历史渊源、服装道具和艺术特色三方面对“地灯秧歌”与“霍县秧歌”中的相同角色——“鼓手”进行对比分析。

一、历史渊源

汾西“地灯秧歌”前身为“古秧歌”,从古傩发展而来,请欢庆佳节、驱灾除疫、祈神降福之愿。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当地“地灯”活动盛行,二者常在一起演出,后逐渐融合、演变成为汾西特有的民间舞蹈——“地灯秧歌”。据佃坪乡圪台头村一块“大清咸丰九年正月二十五日起”的九曲十八弯地灯图木板记载可知,“地灯秧歌”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

“霍县秧歌”从目前的传承记录可追溯至清朝咸丰年间,而其中“鼓手”这种表演装束及道具样式早在北魏时期就已流行。曾有考古专家于1986年在陕西紫阳县宦姑乡发现一套铸有乐舞人物形象的铜带版,经鉴定为北魏时期文物。[2]其中一块铜带版上铸一舞伎身着紧衣,额前系一圆盘,盘中心凸出一小圆球。盘膝而坐,左手于胸前抱鼓,右手持鼓槌击鼓。该舞伎头上所系圆盘和击打之鼓的模样大小与现在“霍县秧歌”中“鼓手”一角头上道具“缠丝”和表演用鼓近乎一致,且该舞姿与现在“霍县秧歌”鼓手表演的“怀中抱月”动作极为相似。而陕西省目前尚未发现含有这种表演形式的民间舞蹈,那霍县秧歌究竟是土生土长还是由外传入,具体起源尚无史料记载,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服饰道具

“地灯秧歌”鼓手头戴一窄沿草帽,身穿淡绿衣裤,搭蓝色绸带,着黑色软底鞋。“霍县秧歌”鼓手头扎一块黄色或白色方巾,武士或小丑妆容,身穿天蓝色对襟衣、黑色中式灯笼裤,配白色百褶短裙,脚蹬黑布快靴。二者的表演道具之一同为挎在腰部左侧的大红色花鼓,鼓身大小、粗细尺寸相近,都持木制鼓槌。

两种秧歌鼓手的另一表演道具也极为相似,“地灯秧歌”为“软帽”,选用柳条缠绕成旋转形后加工制成,表演用时放开,在其外围第一圈上有两根帽带可扣在草帽壳上。“霍县秧歌”为“缠丝”,外框采用竹制,固定在竹框内的缠丝采用青竹几蒸几晾后制成,弹性良好、可自由伸缩,端尖有一红色绒花点缀。两种道具不管是柳制还是竹制,内部丝条都可随舞者头部的晃动伸缩转动。不同在于“软帽”是戴在鼓手头上,丝条在头顶上盘旋,鼓手头部需要上下运动和横向晃转;而“缠丝”则是固定在鼓手额头前方,活动范围在鼓手脸前,鼓手控制“缠丝”多是伸缩头部和纵向划立圆。

三、艺术特色

“地灯秧歌”一队十一人,主要表演者包括“鼓手”“持伞者”“卖弦老头”“卖菜婆婆”“小女子”各一,“媳妇儿”两名,共七人,另配有一四人锣鼓伴奏乐队。表演程式包括“打场子”“走场说唱”“顶四门”“拉花”等几部分,腰鼓手出现在“地灯秧歌”最精彩的舞蹈表演段落——“顶四门”中,另有两个“媳妇儿”敲着小勾锣围着鼓手欢跑伴舞。腰鼓手动作较为复杂,“头要灵活手要快”——头戴“软帽”做各种旋轉变化,点、摆、甩、转的同时双手快速花样击打两侧鼓面,配以“踢腿”“扫堂”“弓步”等下身变化,既新颖别致又粗犷朴实,刚劲豪爽、难度极大,对表演者协调性要求较高。

“霍县秧歌”表演队伍共十人,鼓手动作技巧性最高,是秧歌队中的主要舞蹈者,也是全队领舞。他头舞“缠丝”,用梗劲前后移动头部或者划立圆,使额前的缠丝伸缩旋转、令人眼花缭乱,同时双手还要不受头部动作影响,灵活快速地变换各种击鼓花样,如“掏腿打”“单手打”“跪地打”“背鼓打”“撩腿打”“双手打”等各式动作拉扭摇摆,千变万化、灵敏矫捷。

四、结语

“地灯秧歌”和“霍县秧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套路成熟、韵味别致,是临汾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对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有特殊意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汾西“地灯秧歌”已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认可,入选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们应当在保留当地秧歌风格特色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使秧歌艺术能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参考文献:

[1]王九筛,田彩凤,李华平.山西民间舞蹈学[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2]宋庆云,宋汾云.秧歌·河蚌·麒麟[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路珺,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汾西秧歌民间舞蹈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又踏层峰望眼开——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40年改革发展综述
昌黎地秧歌
元代中书左丞傅岩起研究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
汾西村名的文化内涵分析
刊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