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尝试
2020-04-09杨薇
杨薇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有效性阅读教学又是解决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的迫切要求。结合我校课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浅谈在实践语文学科有效阅读教学的一些尝试:
一、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国内外的实践研究证明: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努力实施有效的学习过程。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东方之珠》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识记本课生字词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预习做得不错、字音掌握得好的同学可以“讀一读”某一行;对字音非常有把握的十分自信的孩子可以“教一教”某一行词语,让大家跟着他读;阅读量大,知识较丰富的孩子还可以“说一说”某个词的意思;那初次学习,碰到困难怎么办呀?这很正常,也没关系,你还可以“问一问”自己认为难的词语的意思。在让学生实现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的目标时,我让学生自己画出认为难的句子,在四人小组里提出来,大家帮一帮、练一练,过句子关。将学习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生,孩子们一下就“活”起来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方式,采取了游戏、自由选择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注重从孩子自身的需要出发,以学定教。在学习词语时,对于能基本掌握字音的学生,他们能选择读一读词语;对于字音掌握较好的学生,他们能选择教读词语,全班在跟读时又对词语得以巩固;对于课前查过词典或知识丰富的孩子,他们能选择告诉大家某个词语的意思,加深大家对词语的理解。而对于善于质疑,都某个词语不理解的孩子,他们又能有提问和选择伙伴解答的机会。大家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既照顾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又活跃了学习气氛,大家在主动地学习、互助中自然地掌握了本课词语,学习效果非常不错。
二、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质疑”推动教学的深入
让孩子们在学习时间中闪动智慧的火花,并提供条件允许火花发生碰撞,那么在交流解疑和相互的说服论理中,孩子们的进步是巨大的。孩子们通过质疑,会自然地引发其对课文的深入学习,这也是实现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大尝试。例如:在执教《恐龙》一课时,我班学生就分别在课前、课中、课后就“鱼龙、翼龙是不是恐龙?”“我不同意你的评价意见!”“恐龙还有可能复活吗?”几个问题进行质疑和辩论,为了解决“鱼龙、翼龙是不是恐龙?”的问题,我班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以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后大家才达成一致:它们都不符合恐龙的定义,所以鱼龙和翼龙不是恐龙,我们只把它们称为恐龙的亲戚。这样得出的结果,要比课本上或是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要有价值得多。对孩子们识记这一知识点,乃至提高他们质疑、探索的能力无疑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俗话说:没有争议就没有进步。孩子们能够在查找资料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积极探究、解疑,可以欣慰地看到他们的学习潜力。
三、紧扣文本,以读代讲,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脱离文本、支解文本,是造成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要实现“有效”,必须把握好阅读教学的特点,珍视学生在学习时独特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的同时,与作者产生共鸣,并积累下优美精妙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受到思想的熏陶。
语文,除了感受、积累,再有就是运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要向学生随文渗透必要的写作方法。因此,在《莫高窟》的教学中就适时出现了借鉴文章结构的提示,运用过渡句的提示,对排比句加深认识,仿照句式说话的训练等等。学生在感受我国古代文明的瑰丽的同时,还积累到了布局谋篇等行文技巧,实现了阅读教学的“有效”。
四、以大语文观为指导,以课外阅读促阅读教学实现“有效”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所以教师就必须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在方法上,教师可以经常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学生不断地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