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2020-04-09吴振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猪养殖防治措施

吴振

摘 要 自从生猪养殖业逐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后,大大地提升了生猪养殖的效益。现如今我国生猪养殖业也初具规模,但也必须要处理好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链球菌病是生猪养殖中影响较大的一种疾病,其分布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一旦出现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生猪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链球菌病的防治,从而确保生猪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生猪养殖;链球菌病;防治措施

链球菌病是由于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患病后就会出现了热性、败血性等症状,对于生猪养殖而言,此疾病的出现不仅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整个产业的持续性发展。故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注重,养殖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加强了对各种疾病的防治。本文主要探究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以及其临床特点,为养殖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

1 生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表现

链球菌病是因为溶血性链球菌造成的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有关对链球菌病的研究表明,此疾病具有多种类型,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常见的类型有败血型、脑膜炎型及关节炎,不同类型的链球菌病,主要特征如下所示:

(1)败血型。这种类型的链球菌病,主要是发生在流行性病毒初期,如果生猪感染了链球菌就会出现明显的体温升高,耳部及腹部出现暗红色血斑,还有呼吸困难等症状。但这种病程发病较短,一般生猪出现此症状之后就会在15个小时左右死亡。其中哺乳期小猪的感染,此疾病的风险是最高的。多数情况下小猪在感染后都会无明显症状的死亡,在哺乳期必须要做好败血性链球菌病的防治[1]。

(2)脑膜炎型。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链球菌病的发病形式,对于哺乳期的仔猪而言,一旦感染这种脑膜炎型的链球菌病,就会出现较强的神经性症状,出现四肢不协调食欲不振和不愿意进食的情况,且严重就会出现侧卧状态直到死亡。对于生猪养殖而言,仔猪时期必须要做好发病的控制。因为,此疾病的出现,会导致哺乳期仔猪在5小时之内死亡。

(3)关节炎型。这种疾病,是急性链球菌病防治不及时发展导致的。关节炎型链球菌病也会由于发病原因出现不同的情况,但多数都能在2-4周内恢复,出现这种球菌病生猪会出现四肢关节肿大和无法正常行走的症状。当然,个别情况会出现发热和食欲不振,严重才会导致死亡,轻者的话在一段时间内就可以自行恢复。对于关节炎型链球菌病而言,做好其防治的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对生猪养殖过程的疾病检疫。

2 生猪链球菌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链球菌病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如果病情控制不及时或是对病死猪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就会导致此疾病的连续性发生,容易造成连锁反应,影响整个养殖行业的发展。因此:

(1)加强对饲养管理过程的防治。在生猪养殖饲养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我国的检疫隔离制度,尽量避免从外地引进新的生猪养殖品种,或者是说在养殖品种引入过程中做好检疫工作,确保引入的生猪不存在携带菌病的情况。养殖过程中也要及时做好清洁及消毒工作,特别是在粪便处理中必须要及时和全面,定期做好养殖场地的清扫工作并通过全面消毒等,为生猪生长创建优良的环境,从而减少细菌滋生。实际饲养管理过程中可以采用氧化氢溶液和高锰酸钾作为消毒液,定期对水槽和水管等设施进行消毒,并且做好水源的控制。养殖过道等设施,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生猪的消毒应该采用1:3000的复合酚[2]。

当然,在进行消毒的同时,必须还要对生猪的生长情况进行全方面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及时对出现了异常症状的生猪进行隔离,从而减少面积感染的情况发生。在养殖过程中还要为生猪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从而提升猪的免疫力,例如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抗菌类的药物。但是,药物必须得到药检局及养殖部门的认可。一旦出现了疫情,就必须要及时上报当地的防疫部门,部门共同做好疫情的防治工作,才能够减少疫病的大面积传播,降低经济损失。

(2)做好疫苗接种防治工作。疫苗接种是提升生猪免疫力,也有效降低生猪患链球菌病的有效措施。免疫接种进行链球菌病的预防工作,要按时分阶段的进行。正常情况下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也必须要每年按照生猪免疫规范进行免疫接种防治,按时对生猪进行链球菌病弱毒活性疫苗接种,而且针对流行菌株选择适宜的菌苗,從而提升疫苗接种的效果。30日龄及45日龄的仔猪只需要接种一次,母猪则每隔180天就要进行一次接种,如果是怀孕母猪在产前15天就要进行一次免疫,而后备母猪配种前也要在15天做好一次疫苗注射,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延伸免疫期,以确保在母猪怀孕及配送过程中不会出现患病的情况,从而降低仔猪的患病率。在接种过程中,在疫苗注射前后10天不能够给生猪喂食或者是注射任何抗菌药物,这样才能确保免疫接种的有效性,在流行季节养殖人员还可以通过饲料适当的添加一些药物,从而预防链球菌病的发生率,例如可以添加金毒素和土霉素[3]。

(3)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链球菌病的防治不成功或者是疫苗接种不及时,出现生猪感染链球菌后,就必须要及时进行治疗才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对于链球菌病的防治过程中出现要加强预防以外,还要提升治疗的有效性,一旦出现了链球菌感染的情况,就必须要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先要将患病生猪进行隔离处置,然后再针对发病情况,判断属于哪种类型的链球菌病,从而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提升链球球菌病治疗的有效性。

总之,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对链球菌病的防治必须要彻底全面及精确,才能切实降低链球菌病对养殖行业的影响,提升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对于生猪养殖户而言,做好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防治,要饲养管理、免疫接种及治疗入手,严格贯彻落实检疫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杨久平.试论生猪链球菌病的有效防治[J].南方农业,2019,13(12):148+154.

[2]张大勇.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9):232.

[3]刘乐明,姚茂华.生猪养殖中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7(07):28.

猜你喜欢

生猪养殖防治措施
农村生猪集中养殖污染及其治理
从市场需求前景出发支持生猪养殖
生猪养殖场的经营管理数学模型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泸水县生猪养殖中药品安全使用情况调查
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内部化条件下的适度生猪养殖规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