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分析

2020-04-09褚民荣

人人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危险因素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褚民荣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500例进行研究,有完整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他们的资料,根据有无不良反应分为观察组( n=50例,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n=450例,无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并总结预防不良反应的方法。结果: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消化道不良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等,两组患者在年龄、过敏史、过敏体质、饮酒习惯、精神状态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组间性别、生活环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过敏史、过敏体质、饮酒习惯、精神状态等属于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此临床应做好积极的控制,做好这类人群的筛查,严格指征,针对性预防,才能提高用药安全。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危险因素

头孢菌素类药物作为β-内酰胺抗生素,在临床应用广泛,有着抗菌谱广、耐青霉素酶、抗菌作用强、过敏反应少等特点,不过从有关文献报道中看出,该类药物治疗期间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过敏反应、消化道不良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等。有研究指出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期间可出现荨麻疹、皮疹、嗜酸性白细胞增多、药疹等反应,影响临床治疗效果。随着临床研究增多,一些报道中提出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和年龄、性别、饮食习惯、饮酒习惯、过敏体质、情绪等因素有关,但在不同的地区可能存在差异性。为了进一步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我院就收治的500例患者展开了回顾性分析,并总结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500例进行研究,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本人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有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指征。男性286例、女性214例;年龄6~85岁,均值(56.8±10.6)岁。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他们的资料,根据有无不良反应分为观察组(n=50例,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 n=450例,无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的类型,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相关指标上的差异性,主要从年龄、性别、过敏史、过敏体质、饮酒习惯、精神状态、生活环境进行对比,实施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软件选择SPSS23.0,计数资料以%、X2检验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均为不良反应患者,共计50例,过敏反应17例、消化道不良反应9例、泌尿系统不良反应6例、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10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6例、其他2例。

2.2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情况

观察组年龄≥60岁70.00% (35/50)、对照组则为47.11%(212/45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有过敏史78.00%(39/50)、对照组则为30.00%(135/45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是过敏体质64.00%(32/50)、对照组则为10.67%(48/45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服药后饮酒40.00%(20/50)、对照组则为3.78%(17/45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精神状态不稳62.00%(31/50)、对照组则为10.22%(46/45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男性66.00%(33/50)、对照组则为56.22%(253/45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环境差14.00%(7/50)、对照组则为12.67%(57/450),組间差异不显著(P>0.05)。

3讨论

从本次结果看出,50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50例,发生率为10.00%,可见发生率并不低。结合结果分析,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可能是个体差异、药物因素所致,比如生产期间混有其他杂质,症状轻微者对症处理后消失,严重情况下可能致死;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以腹泻为主,可能和经胆道排泄有关,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泌尿系统反应以肾毒性为主,大部分药物经肾排泄,肾小管细胞酶活性受到干扰,长期大量应用会诱发尿血。对发生不良反应与无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对比后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过敏史、过敏体质、饮酒习惯、精神状态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这些因素可能属于危险因素。为了尽量减少这类药物不良反应,首先在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与过敏史,从而合理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制定科学的用药途径的与剂量,避免滥用;有高敏体质的患者因慎用抗生素,而且尽量不能长时间应用同一类,避免蓄积中毒;正式用药前做好皮试,观察有无不良反应,若有异常则停止用药,并做好对症处理或抢救。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的策略方针,这类药物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肾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等,为此婴幼儿与老年人应谨慎应用,或避免大量长时间服用;临床药师加强用药指导,告知注意事项,比如避免饮酒或服用含有酒精的药物等。总的来说,过敏体质、饮酒习惯、精神状态等属于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此临床应做好积极的控制,做好这类人群的筛查,严格指征,针对性预防,才能提高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危险因素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