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解决模式在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和睡眠干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4-09关敏霞郭辉何艳君

人人健康 2020年1期

关敏霞 郭辉 何艳君

【摘要】目的:探讨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和睡眠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接受我院儿科健康教育的80例学龄前儿童的资料进行效果分析。我科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80例学龄前儿童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有40例儿童。我科对对照组家长进行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对干预组家长在进行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使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然后比较两组儿童在家长接受健康教育后其饮食、睡眠及身高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儿童在家长接受健康教育6个月后,干预组儿童的饮食睡眠情况较前改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在家长接受健康教育12个月后,干预组儿童的身高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儿童在膳食结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睡眠习惯,提高家长的知识水平,调整孩子膳食营养和睡眠情况,纠正儿童挑食、偏食、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改善孩子睡眠不足,身高及饮食睡眠情况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和睡眠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儿童的生长速率,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建立良好的膳食、睡眠习惯。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聚焦解决模式:膳食营养:儿童睡眠时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幼儿园儿童营养状况得到较大的提高,但仍有部分地区的营养现状存在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两种情况,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由于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膳食营养对生长发育影响较为重要,如长期营养不良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由于受各自家庭饮食习惯的影响,存在不按时进食、游走性进食、吃零食、荤素搭配不合理、拒绝进食、过度喂养、喜好饮料、甜食等不良饮食习惯。而低钙一直是我国膳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过去20年我国人群中存在膳食中钙摄入偏低状况。究其原因主要与家长的不良喂养习惯有关。使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家长树立健康的饮食、睡眠习惯,使家长认识到合理膳食和充足睡眠的重要性,促使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充分发挥家长教育的间接作用。为了探讨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我们将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的80例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对照组儿童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对干预组儿童在家长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使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然后比较两组家长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对学龄前儿童的膳食、睡眠改善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对家长接受健康教育的80例学龄前3-6岁儿童,排除因升学或个别中途转园或因病住院儿童,排除矮小症或性早熟儿童。对照组和干预组儿童家长采取自愿参加原则。这些儿童的情况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8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有40例。在对照组儿童中,有男童27例,女童13例,其年龄为3~6歲,平均年龄为(3.58±0.16)岁。在干预组儿童中,有男童16例,女童24例,其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为(3.71±0.53)岁。两组儿童在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对照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我们对对照组家长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具体的教育方法是:医生开展健康讲座,家长到场听课,课后没有详细交流及跟踪。

1.2.2对干预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我院对干预组家长在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使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具体的方法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使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为:在开展健康知识课堂前,发放儿童调查问卷,包括儿童生长情况调查表和儿童睡眠习惯问卷,然后收集问卷后,由医生、护士共同组成干预小组,根据孩子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睡眠习惯,为孩子评估并制定个性化身高管理方案,集中解决孩子需要改善及解决的问题。接着根据问卷后找出常见的不良习惯,比如挑食、偏食、睡眠不足、睡眠障碍等情况,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关于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及《世界睡眠医学杂志》中关于学龄前儿童睡眠知识等备课,以健康讲座提高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健康知识,课前发放及课中讲解根据2005年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研究制定的《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和《2-18岁儿童青少年BMI百分位数值表》,让家长了解孩子目前的身高、体重水平,并告知如何判断孩子存在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等等,课后以提问的交流方式解决家长存在的疑问,课后让家长带成长记录表回家填写,并设立微信网络沟通平台,可以一对一指导,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生活习惯与家长沟通后制定更合适的方案;同时建管理群每1个月发一次科普文章集体宣教,继续宣传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使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家长进行培训的内容为:①确定问题:医护人员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睡眠习惯进行评估,包括儿童的身高、体重、膳食结构及睡眠时间等。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明确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比如怎样纠正孩子挑食,从饮食习惯着手,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②探查经验:医护人员在对儿童进行评估及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儿童存在挑食不良习惯的改进,如制定进餐时间点、餐间杜绝零食。再如进餐时不再给孩子看电视、手机、IPAD、玩玩具等分散孩子对食物的兴趣。这些改进的分享也可以帮助其他儿童解决问题。③制定目标:医护人员根据身高体重及调查问卷制定身高管理方案,家长按照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的方案,可行并能完成。④评价进步:医护人员要对家长和儿童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进行及时的评价,使家长明白聚焦解决模式不仅关注其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帮助其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肯定家长付出的努力,从而提高其配合干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改善不明显及生长速度欠佳的孩子认真查找原因,重新调整方案和健康指导的内容。

1.3观察指标 我科参考学前儿童睡眠相关因素对其行为问题的影响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及儿童生长情况调查表对家长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儿童膳食结构、饮食习惯、是否挑食、就寝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夜醒等。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时间分别为其接受健康教育前、接受健康教育6个月后。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在家长接受健康教育前后饮食睡眠及身高的比较两组儿童在家长接受健康教育前,其饮食睡眠情况及身高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在家长接受健康教育6个月后,干预组儿童的饮食睡眠情况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在接受健康教育12个月后,干预组平均身高为(100.17±0.25),对照组平均身高为(89.23±0.42),干预组儿童的身高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儿童在家长接受健康教育6个月后其对干预的依从性的比较 两组儿童在家长接受健康教育6个月后,干预缰儿童在膳食结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睡眠习惯等方面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挑食改善情况、零食、甜食、饮料改善情况、睡觉晚改善情况(建议儿童晚上10点前睡着),儿童睡眠习惯问卷总分情况统计。由于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按国际标准是大于41分提示睡眠质量不良,但我国存在父母与孩子同睡的习惯,导致孩子不能独自在自己床上睡觉等国情,所以我国睡眠习惯问卷标准是总评分大于54分提示睡眠质量不良。详见表2。

3讨论

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两种极端的情况,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近年来挑食、偏食、吃零食、喜好饮料等不良饮食习惯的发生情况逐渐增加。研究表明,中国学龄前儿童的睡眠时间正在逐步减少,睡眠缺乏也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其原因主要与家长对健康知识的缺乏有关。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健康教育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健康促进的各个领域,相对于传统的健康宣教模式,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家长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让家长更容易理解接受,从而改善孩子的营养状况及睡眠状况,并促进身高生长。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对照组家长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干预组家长在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使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显示,两组儿童在家长接受健康教育6个月后,干预组儿童的饮食睡眠情况优于对照组儿童,差異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在家长接受健康教育12个月后,干预组儿童的身高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儿童在膳食结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睡眠习惯等方面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和睡眠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家长对干预的依从性,并能有效地改善饮食习惯及睡眠习惯。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