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在PICC置管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2020-04-09周琪琪丁晓燕

人人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PICC置管延续护理健康教育

周琪琪 丁晓燕

【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延续护理中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置管患者64例,分为延续组和健康组,延续组患者接受延续护理,健康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健康行为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健康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健康行为和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延续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PICC置管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路径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管理;PICC置管:延续护理

近几年肿瘤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淋巴瘤,治疗淋巴瘤最常用的临床方法就是中心静脉导管,现阶段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由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间比较长,患者在治疗过程的间歇期需要保持置管状态回家,患者认知不足、自护不足等会导致并发症,且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所以,应道给予患者科学正确的引导。健康教育路径就为患者制定的健康标准路径,提升患者知识掌握,满足患者需求。本研究择取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64例,探讨置管延续护理中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管理的效果,现做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64例,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延续组和健康组,每组各32例。纳入:①确诊为恶性肿瘤且首次全身化疗;②18至80周岁;③意识正常。排除:①精神疾病患者;②认知功能障碍。延续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6岁,平均(47.5±3.2)岁,8例乳腺癌、11例胃癌、8例食管癌、2例肺癌、3例肠癌;健康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6岁,平均(47.1±3.4)岁,7例乳腺癌、11例胃癌、7例食管癌、3例肺癌、4例肠癌。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延续组患者接受延续护理。①心理干预:患者因疾病影响会出现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到治疗,甚至出现非计划拔管。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进行交流,讲述相关知识,介绍成功案例,缓解患者情绪,树立自信,提升患者依从性。②并发症:针对静脉炎、感染、血栓给予患者护理,皮温升高、肢体肿痛、感觉障碍则考虑是否有血栓,保证患者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密切关注患者的皮肤情况和体温,如果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可适当给予抗生素。此外,患者出现并发症应及时上报医生处理。

健康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管理。①建立小组:建立健康教育路径小组并培训,加强小组人员责任感。②方案制定:根据PICC置管流程制定科学规范的路径。③实施:置管前一天为患者讲解置管优点、价格、适应症等内容,通过图文形式让患者更加了解置管,消除顾虑。置管前一小时指导患者进行准备,讲解相关注意事项,训练患者配合动作,保证置管顺利。置管后二十四小时加压包扎穿刺点,指导患者活动肢体,查看是否渗血,每天更换一次辅料。住院期间告知患者置管重要性,并进行功能训练,提醒患者间歇期注意维护导管。在出院前一天告知患者医护人员联系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若穿刺点出现发红、渗液、疼痛、肿胀的情况要及时到院处理。出院后三至五天,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提醒患者按时到院维护导管。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健康行为和并发症情况。自护能力采用ESCA(自护能力量表)评估,满分172分,分数越高,自护能力越高;健康行为采用生活方式量表评估,满分208分,分数越高,健康行为越好;并发症包括血栓、导管异位、导管堵塞、感染、静脉炎。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并发症情况为计数资料,表达为(n,%),接受卡方检验,自护能力、健康行为为计量资料,表达为(x±s),接受T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健康行为评分对比 延续组患者自护能力(95.7±7.3)分、健康行为评分(121.8±9.2)分,低于健康组患者自护能力(117.5±8.6)分、健康行为评分(162.3±10.4)分,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T=10.932、16.500,P=0.000、0.000<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延续组中血栓2例、导管异位3例、导管堵塞2例、感染3例、静脉炎1例,健康组中血栓O例、导管异位0例、导管堵塞0例、感染1例、静脉炎1例,健康组发生率6.25%低于延续组34 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X2=7.819,P=0.005<0.05。

3讨论

PICC置管是现阶段肿瘤患者的主要临床治疗手段,由于置管时间比较长,患者治疗间歇期不需要住院。但是由于患者对于疾病认知不足及家属不专业护理,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血栓、导管异位、导管堵塞、感染、静脉炎等。院外的延续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依从度,提升导管维护行为。在延续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干预,能够对患者自护意识进行强化,认识到院外维护的作用和重要度,能够主动配合医护工作,并动员患者家属一同进行导管维护,定期对患者随访,了解患者情况,督促其到院检查。

本研究中,健康组患者自护能力(117.5±8.6)分、健康行为评分(162.3±10.4)分优于延续组(95.7±7.3)分、(121.8 +9.2)分,且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延续组34.3%,说明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在黄容秋和李林枝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能力(116.5±5.5)分、健康行为评分(158.5±10.7)分优于对照组(98.1±4.9)分、(119.4±9.2)分,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46.0%,本研究结果与其基本一致,具有可靠性。

结语:

综上,针对PICC置管延续护理中给予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PICC置管延续护理健康教育
生理节律对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PICC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