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课程结硕果课改春风润心田

2020-04-09赵小丹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食育特色评价

赵小丹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背景分析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今社会,基础教育的内涵必须更加紧密地贴近于灵动丰富的当代生活,而以往单纯陈旧的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已难于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迫切需求,我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作为建品牌、树特色的一个支撑点,提出了利用、挖掘丰富的社会资源,去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努力进行三级课程一体化建设,坚持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围绕核心素养的发展、课程体系的构建,在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和实施方面不断探索,让学校的每一个生命在课程建设中绽放光彩。

小学阶段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当下发育和成年期疾病风险,而且关系整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素质,也是国家人才战略强国的基础。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和家长营养素养低,学校食育投入缺位,营养信息混乱,学生挑选食物仅凭喜好、食物浪费严重、饮食礼仪逐渐消失、传统“食”文化面临危机,这些都越来越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警示着当下我们开展学生食育的紧迫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民以食为天,食育是生存之本、教育之本。基于现状,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食育教育迫在眉睫。

在专家和骨干教师的一致认同下,最终决定在以“食物与健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建设和实施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索。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讲话时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儿童的健康是健康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习主席的讲话精神犹如一阵春风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开发食育特色课程的信心与责任。

二、课程的实施

(一)以骨干引路,狠抓教师培训

1.确定骨干教师团队

2.引导教师端正思想

(二)以实效取胜,注重科学选题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大力弘扬传统饮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做法如下:

1.撰寫《食物与健康》校本课程,构建完善的食育课程体系

2.进行课程整合实践,形成教学特色

3.将午餐的育人环节作为构建校园食育文化的重要内容

4.做好餐前教育,拓展教育内容

5.借助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传统食育文化的动手实践活动。

三、课程评价

(一)重视过程评价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我们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老师们多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在评价的过程中老师们采用了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三)评价的开放性

因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我们的评价也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还采用了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四、实施成效及特色

(一)召开市级评审教学观摩活动

2017年5月27日,学校召开了“食物与健康”为主题的北京市综合实践活动特色校评审的教学观摩活动,活动当天我们展示了各个年级共计16节学科整合为内容的课程,16节动手实践的课程,观摩活动得到了到会专家和听课老师的一致赞扬及好评。

整个活动历时一个学期,我们经历了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课堂的实践、课下的研讨,最后到课堂上的展示,每走一步都是历经成长,最终我们以自己的理解和努力向领导、学生献上了教育智慧,树立了学校的良好形象。

(二)理念得以提升

我们更加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这样的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全体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学习着、体验着。

(三)教学改革实现突破

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多次尝试参与了主题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我校教学改革的新突破,通过教案的设计和课堂实施以及反复研讨、反思,各个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地生根,紧密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每个课堂都能感到教师用极大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只是奠定了学科的基础,同时在学习中渗透很多学科知识。

(四)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

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社会调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小组的全体成员,从组建团队开始、到进行跨学科整合项目学习研究;从课堂实践摸索到创编《复兴门外一小“食物与健康”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从教室内的师生磨合到走出校园开拓社会资源;为一到六年级学生搭设了充分发挥个性,大显身手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

我们的研究实践历程,更是一个师生教学相长的环节,正如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会理事长陶礼光教授所言:复兴门外一小以“食物与健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在全市的小学开创了先河,如此坚持下去最终受益者就是复兴门外一小的老师和学生们。在专家的鼓励和引领下,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小组的老师们也将怀揣感恩之心继续在课程改革的探究之路上且行、且学、且反思。

猜你喜欢

食育特色评价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为“食育”正名,系统推进“食育”工程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