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经编:“微网格”+“大数据”为企业复工护航
2020-04-09
这两天,在马桥街道(经编园区)的海宁市力佳隆有限公司,每个进厂人员都要经过体温测量和登记信息两道关卡后方能进入。在企业食堂门口贴着告示:“一张桌子一人,禁止交流,迅速就餐!”为确保员工更安全地复工,企业还成立了疫情防控专班,统筹安排,设置了4个企业员工自我观察点,如有异常情况,员工可以居住在此。
2月10日,海宁市马桥街道(经编园区)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范仲飞来到力佳隆进行上门指导和服务。“这家企业外贸订单比较多,我们经过充分了解后得知,目前上岗的150多名员工基本都是本地人或者春节没有外出回老家,这些员工通过一对一审核以后,确认无误,才允许企业复工。”范仲飞介绍,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通过检查大家也都比较放心。
“因为疫情影响,本来企业复工我们自己心里也没底,联络员上门指导后,告诉了我们正确的防控知识和措施,让我们有信心来复工!”海宁市力佳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峰这样说道。
在园区管委会的协助下,像生产酒精湿巾等消毒类产品的外贸型小微企业海宁市百合洁品有限公司也于2月8日提前拿到了开复工批复,随着订单的增加正准备增产设备。
目前,海宁市马桥街道(经编园区 )有各类二、三产企业近3000家,涉及员工2万余人。疫情发生以来,经编园区以五大网格为单元,依托29个“微网格”(平均每个微网格覆盖企业60余家,逐层逐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对企业开展“地毯式”排查和“保姆式”服务,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与此同时,园区还着力用好 “大数据”,做好企业复工指导和检查工作,提前研判、精准施策,坚持疫情防控和开复工两手抓、两手硬,全力打好防控阻击战和发展总体战。
“我们通过防疫、复工两手抓,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打好复工‘准备战。”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严峻形势,街道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要求,正确处理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產的关系。经济服务条线全体党员干部在原先5个大企业网格的基础上,细化“责任田”,将辖区企业分成29个“微网格”,54名微网格长严格按照企业复工防疫排查制度,一一上门,根据网格内企业特点,精准掌握企业需求,并为企业复工制定个性化防疫方案提供有效指导。由于园区审核、服务两手抓,精准对接企业实际,打造生产“加速器”;线上、线下两手抓,政企配合防疫共赢,编织复工“合作网”,如今园区共有2684家企业建立防疫领导小组或专班。
此外,为有效防疫新型冠状病毒,园区内企业纷纷出谋划策。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做好复工防疫工作,运用大数据开发一套员工健康智能检测系统,得到市主要领导肯定,并连夜升级、开发“加油海宁2020企业员工点到系统”,依托“海宁企业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为全市企业免费提供员工远程点到和健康情况申报解决方案。
在“微网格”+“大数据”的保驾护航下,截止2月13日,海宁市马桥街道(经编园区)已有160多家企业提出复工申请,133家已经通过审核。尤其是,2月10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浙江超达经编有限公司生产的防疫隔离舱抗菌PVC夹网布首批19吨基布已顺利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