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纺织人的庚子年“抗疫”日记

2020-04-09

中国纺织 2020年2期
关键词:防护服医用抗疫

这场起于庚子春节前的疫情,牽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面前,作为重要的保障环节,纺织企业没有退缩,纷纷开足马力,确保重要物资生产,展现了行业企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随着时间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加入到了这场“战役”的行列中,纺织行业的价值也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得到了充分显现。

从除夕到目前,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调度安排下,纺织人从未停歇,一直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饱含真情的“抗疫日记”。

杜邦:迅速复产,全球调配相关资源驰援抗疫一线

1 月 17 日,小年夜,杜邦防护服工厂的工人们开始准备回家的行囊。但此时,一个紧急通知突然来到:要留住部分工人。眼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逐步扩散,杜邦中国集团总部当机立断联系自己的几家下游代工工厂,确保重要防护物资医用防护服的生产。在持续保障防护服工厂产能的同时,杜邦也在积极发挥其全球生产供应布局的优势,从其他工厂紧急调配货源,期待尽早解决最紧急地区的供应问题。同时杜邦公司还及时发送通知函给经销商,承诺杜邦个人防护服、口罩及相关产品的出厂价格绝不上调,也希望得到各经销商的配合。

通过对其境内外产能及库存进行反复排摸核对,在境外物资资源方面,杜邦公司明确其柬埔寨工厂 13.9 万套防护服库存,并在最短时间内与上药集团签订采购合同。由于医用防护服准入要求比较特殊,入关时间较长,对此,上海市商务委与市药监局、市卫生健康委和上海海关等单位紧急协商,对用于防控疫情的涉证进口物资明确按“先放行、后检测、再使用”方式,由上海海关凭市商务委出具的《先予放行函》先予放行,极大缩短了通关时间。此外,杜邦还锁定其浙江黄岩工厂更高等级防护服 5000 套、安徽合肥工厂工业级防护服库存 7.2 万套,也在同一时间运抵上海。据统计,仅用 6 天时间,杜邦中国上海分公司即在国内外筹措防护服 21.6 万套运抵上海,用于上海疫情防控。

2月3日,湖北省黄冈市市长邱丽新与杜邦公司取得联系,希望采购杜邦防护服,为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安全保障。经内部协调后,杜邦决定为黄冈市紧急调配 2000 件胶条款防护服。尽管整个过程曲折且充满挑战,但为了尽快把防护物资送到,杜邦全面配合并全程给予最大的支持。 杜邦的个人防护团队、供应链、政府事务部门以及物流供应商和司机都参与其中;工信部也会同交通部、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邮政航空公司、中医药给予全力的支持。最终,这批防护物资于2月5日22点送达广州白云机场,并于2月6日凌晨0点左右顺利到达。1 月 31日,杜邦公司宣布将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向疫情严重地区捐赠最急需的防护服共计 16000 件,用以保护医护工作者以及工作在第一线的人员,支持新型肺炎的防控工作;同时,杜邦还将捐赠价值超过人民币 80 万元的益生菌产品,用以帮助调节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捐赠物资的总价值超过 255 万元。

济南圣泉集团:急疫情所需 扩产医用口罩

疫情发生后,济南圣泉集团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应急物资生产中。

圣泉集团口罩车间自腊月二十八开始24小时满负荷生产,春节假期不停工。其所生产的生物质石墨烯防护口罩达到KN95级别,采用生物质石墨烯纤维材质,在抑菌方面有良好的性能。据悉,在记者发稿时,圣泉集团生产的还是普通工业防护口罩,面对疫情对医用防护口罩需求大增的供应缺口问题,圣泉集团正根据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下发的《关于协助应急物资企业办理相关资质的紧急通知》,积极申报医用防护口罩生产资质,争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更大力量。

欣龙控股:春节加班生产的无纺原料 预计可生产近亿只口罩

春节期间,随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推进,全国诸多地区出现口罩和医用防护服需求紧张的状况,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开始发挥自身优势驰援疫情。

实际上, 1月20日,欣龙控股已发出停产放假通知,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发展,公司在1月23日紧急要求旗下海南、湖北、湖南基地相关医疗防护材料生产线春节放假期间不停产,所有已申请休假及返乡的相关生产线人员返岗全员备战,按时或优先交付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急需的相关生产订单,并要求其技术研发部门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紧研发更有针对性的新技术和新材料。

截止1月28日,欣龙控股合计生产发货口罩用无纺布原料约可用于生产3300多万只口罩。据该负责人预计,春节期间公司合计能够提供的口罩用无纺布原料能够用于生产口罩近亿只,能提供的防护服用原材料预计可生产防护服 300多万套。据该负责人介绍,为配合所在地政府抗击疫情,欣龙控股还通过捐赠或者协调下游口罩生产企业供货等方式,为海南省澄迈县疾控部门及武汉疫区地方政府提供了超过27.2万只口罩。同时,欣龙控股还在其官网发布信息,引导大众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呼吁做好个人卫生与防护。

据了解,欣龙控股于1993年7月在中国海南省创建,并于1999年12月在深交所A股主板挂牌上市。该公司作为我国无纺行业唯一的“国家非织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主体,长期从事无纺新材料及其终端产品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目前,公司已拥有包括水刺、熔喷、纺粘等多种无纺工艺的生产制造能力,可应用于手术衣、防护服、口罩、卫生湿巾、抗菌厨房擦布等产品的生产制造。其中,水刺木浆复合无纺布、SMS无纺布、熔喷无纺布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防护服和口罩生产所需的重要原材料。

三奇医疗: 300余名工人24小时不停机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三奇医疗还在招工,厂房和车间里的工人几乎是在小跑着工作。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年味儿里多了一缕消毒液的味道,口罩也成了全国最紧俏的“年货”。日照三奇医疗用品有限公司300多人春节无休,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口罩和防护服。

“产品今晚已发顺丰,第一单11万片。”1月23日晚,山东日照生产的防护口罩踏上去武汉的顺丰快车,支援武汉抗击疫情。董事长王常申说:“第一笔订单就发给武汉,这是尽中国企业的责任。”

“自1月23日至2月10日,每日提供100万只医用外科防护口罩,5万只医用防护口罩,0.5万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供应湖北地区。”公司车间主任安丰东介绍介绍,“三个车间都是人停机不停,24小时作业,一天能产100万(只)到150万(只)。”

这是一群没时间过年的人,也是一群抗击疫情的战士。

员工李冬爱,家是菏泽的,两口子都在厂里上班。李冬爱一个礼拜前,就买好了车票,置办好了年货,家里的老人也在天天盼着他们回去。但是她清楚地知道,现在宁可委屈自己的父母和女儿也不能离岗。

和她同一个车间的梁秀花,年龄稍长。梁秀花丈夫身体不好,儿子今年刚毕业就开了一家汽车美容的小店,年底正是忙时候。“爸身体不好,你就不能过来帮帮我吗?”孩子不止一次央求她,可她每次都说:“孩子,这事儿比咱自己的事重要。”

安丰东家里的小宝才4个月,可他已经一个礼拜没和孩子说上话了。因為车间主任比一般员工更忙,要操心的事也更多,一天三五个小时的睡眠已是奢侈,到家凌晨一两点似乎成了家常便饭。“国家需要嘛,干多干少都算我们出的一份力,越这时候越不能走……”

日照三奇医疗副总经理车进军和工厂所有人一样,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加班加点生产,而作为管理者的他到采访时也没回过一次家,每天在厂里就睡三四个小时。此时,整个工厂有五百多人分两班在持续生产,采取“人停机不停”的模式24小时日夜不停。这支“突击队”里,三奇公司的正式员工不到300人,其他的260个突击队员都是当地政府从工厂的驻地周围召集的部分群众和学生,还有以前离开的老员工,他们都在大年初一来到工厂,自告奋勇加入抗击疫情的生产工作,所有人都奔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千方百计完成国家和山东省下达的调拨任务。

2月3日,从日照市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国内最大的口罩生产企业之一,日照市三奇医疗卫生用品公司目前口罩日产能已达130万只,自疫情发生以来仅发往武汉医用口罩已达477.5万只。

达利丝绸:连夜赶至口罩 驰援武汉

1月23日晚,位于浙江新昌的达利丝绸接到校企合作单位——武汉纺织大学的求助,告知当地师生急需口罩,希望得到帮助。当晚,36名新昌本地员工主动站了出来,放弃休假,自发连夜返回工作岗位赶制口罩,并连夜将口罩包装妥当,将2000余只口罩寄往武汉。“员工们听到消息,主动赶来加班加点制作,不计报酬,我们也将这批口罩第一时间运送到疫区,免费支援,贡献我们的一份力。”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宇说。

1月24日凌晨,首批2000余只口罩从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通过顺丰快递被紧急运往武汉纺织大学,在特殊时期为当地师生增添一道安全屏障。据悉,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与武汉纺织大学在学生实习实训,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2014年,达利丝绸就曾向武汉纺织大学捐赠桑植林。

继1月24日达利丝绸向武汉捐赠口罩后,2月初企业又向浙江省新昌县人民政府捐赠丝绸口罩10000只,为新昌人民抗疫尽一份力量。企业相关人士表示,丝绸口罩非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口罩,而是属于一般日常保护性口罩类别。丝绸纤维包裹了一层丝胶,天然具抑菌抗菌作用。此外,丝绸口罩还可手洗,可重复使用。

天鼎丰: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

2月2日,火神山医院正式落成,为战疫魔增添了新的利器,开辟出新的战场。医院总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架设箱式板房近2000间,接诊区病房楼ICU俱全……这个建筑面积相当于半个北京“水立方”的“战地医院”,从开始设计到建成完工,历时10天。

据天鼎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聂松林介绍:“本次公司无偿援助武汉的总价值260万元,共计16万平方米土工布,全部按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标准,采用一层600克/平方米长丝土工布+2毫米HDPE土工膜+一层600克/平方米长丝土工布的施工方案。疫情面前,天鼎丰公司在东方雨虹集团的领导下,责无旁贷,汇聚力量建起爱的桥梁。我们坚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齐心协力必打胜仗。”

“越是遭遇艰难险阻,我们愈要众志成城。”1月24日当晚,东方雨虹、高能环境、天鼎丰的团队火速集合,主动承担防水防渗、防护工程建设。由50多名包括技术总工、项目经理、施工工人组成的团队,应战就位,连夜确定技术方案、仓储物流调度等工作。高能环境已为医院的防渗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医废处置工程等设计施工方案,并组织了湖北地区50余人的团队彻夜施工。

聂松林表示,一直以来,天鼎丰将“为人类为社会创造持久安全的环境”作为不变的企业使命,把社会责任内化整合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服务为引领,在担当中前行。作为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天鼎丰的主导产品包括防水卷材用高性能聚酯胎基布、高性能聚酯土工布、高强粗旦聚丙烯纺粘针刺土工布、高性能滤料滤袋等,应用领域涉及建筑、建材、水利、汽车、环保等多个行业。

在“工程质量第一”的前提下,天鼎丰的紧急工作小组迅速协调库存,本该休假的员工也纷纷放弃了春节假期,毅然返回工作岗位。仅用半天时间,公司就将在仓库中存放的土工布整理、装车,把4万平方米土工布发往武汉。据悉,在16万平方米的订单中,天鼎丰临邑工厂承担发货13万平方米,剩下的由天鼎丰滁州工厂提供。

时间紧,任务重,施工作业条件有限,各工种交叉作业,再加上疫情蔓延,各地封路,材料调运等问题不断出现的情况下,但东方雨虹、高能环境、天鼎丰的团队全力以赴,克服困难。

1月25日,大年初一,天鼎丰援助武汉的第一批物资从公司山东工厂发出,并于1月26日上午9:48抵达武汉。1月26日上午,第二批援助物资从天鼎丰滁州工厂发出。“那时天鼎丰所有库存的土工布都已经发往武汉,但还有8万平方米左右的缺口,公司立刻通知了所有工人,在27日凌晨3点已经恢复生产,24小时不停工,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完成全部订单。”聂松林讲到。在全体员工的全情付出下,1月27日,第三批援助物资也踏上了去武汉的征程。

哪里需要他们,他们便奔赴哪里。1月25日,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东方雨虹、高能环境、天鼎丰的团队人员又马不停蹄,再战雷神山,奔赴建设一线。

1月27日,李克强总理抵达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站在天鼎丰制造的土工布上,总理慰问了东方雨虹、高能环境从年初一就开始在武汉参与工程建设的勇士们。因又快又好地完成火神山医院防渗工程建设,武汉建工集团也给抗疫团队发来了感谢信。

Berry南海工厂:为生产更多原材料贡献力量

春节期间,Berry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南海工厂基本达到满负荷运作,大年三十到初二日均产能达30吨一天,从初三起可达80吨无纺布材料,用以满足制作100万只医用口罩或40万件医用防护服的原材料供应。

Berry HHS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崔彦昭先生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全国驰援武汉的医疗救护力量以及各种各样的防护品和物资源源不断向江城汇集。过去三四天内我们接到的国内防护用品材料订单激增,甚至超过了平时一个月的订单量。目前至关重要的是要确保国家医疗制品材料的及时供应,维持稳定的价格,维护良好的市场次序。”

Berry南海工厂制造部经理张志祥的家乡在湖北,这个春节,他毅然留在生产一线:“我们现在的工作也跟医生一样重要,每多生产一个口罩用料,就能多帮助一个人。”

Berry HHS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崔彦昭还表示:疫情加剧以来,120多名南海工厂的一线员工责任在心,积极响应国家和公司的号召,有些员工甚至早上5点钟就赶回工作岗位。采取三班倒,24小时不停机的方式,与时间赛跑,为生产更多的口罩和医用防护服原材料贡献力量。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中纺院两接军令!

有这样一支队伍,在疫情发生之时就先于行业自觉吹响集结令,一名名党员为能够第一时间实现全负荷生产自觉上演千里逆行,一个个背影坚定又果断;有这样一支队伍,面对疫情所需,从一把手到已经退休的职工纷纷坚守在生产一线,他们深知时间就是生命;有这样一支队伍,在此次抗疫中两接“军令”,并不辱使命出色的完成了“出征任务”;这样一支“召必回,战必胜”的队伍,他的名字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院”)。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纺院是纺织国家队,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程中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面对此次疫情,中纺院聚焦国家急需、履行央企使命,在集团党组的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挥自身医用防护新材料全产业链研发生产能力优势,圍绕疫情物资所需全力开展科技攻关与产品生产。

“两接军令” 17年后再上“战场”

疫情如战情!中纺院除夕之夜就火速成立了医用防护材料及制品应急工作组,宣布全员进入“战斗状态”,有序部署工作。一方面加速开展新型医用防护专用面料的科技攻关,已开发出系列医用防护面料,包括一次性隔离服面料、复用正压防护面料、复用加强型医用手术防护服/隔离服面料等;另一方面迅速摸清底数、整合内外部资源,先期拿出2000万元成立专项基金保障生产,尽全力应对当前医用防护服极度短缺的问题。

中纺院下属中纺新材料开足马力24小时不间断生产,想尽办法扩大产能,保障应急物资高质高效供应。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武清开发区,一直致力于多功能涂层与纺织复合面料的研究开发及生产,是国内研发能力最强、最具影响力的纺织涂层与复合面料的生产企业之一,可生产一次性、标准型隔离型等防护服面料。公司曾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研发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面料受到表彰。

有了抗击非典的经历,中纺新材17年后再次出征时更加警觉,也更加奋战,他们每个人较之其他人都更加深刻的理解此时所做的一切意味着什么。

短短几日,中纺新材料生产一次性防护服面料2万多米,比复工初期的产量2000多米提高了10多倍。1月27日,中纺新材料公司全体职工签署决心书:誓将众志成城、共同战“疫”,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2月2日,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一封来自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关于请协调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面料生产供应的函》。函中表示:经研究,确定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工信部防护服面料重点生产供应单位,优先满足全国应急调度需求。2月3日,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向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纺院发来一封《关于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的函》,指出: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要发挥好中央企业科研、生产、资源整合的优势,全力做好医用防护服的生产工作,整合医用防护服产业链资源,以最快速度形成生产能力,支持国家统一调拨,支援地方抗击疫情。这是继2月2日,工信部将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确定为工信部防护服面料重点生产供应单位后,再次向中纺院发出“军令”。

“十万火急、不惜代价、万无一失”联手抗“疫”凝聚产业力量

2月7日,中纺院面向全国防护服面料企业和和防护服成衣企业发出《请,加入我们!》的邀请,该文仅在半天时间就达到3万浏览量。与此同时,该文获得包括《中国纺织》杂志等大量媒体关注及转发,总阅读量超过30万。

泰和新材集团专业从事高性能纤维的研发与生产,生产的氨纶长丝可广泛用于医护服弹力扎口、纸尿裤、口罩耳带等医用防护领域。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泰和新材集团优先排产医卫用品原料—氨纶长丝,在为员工做好防护的同时,组织员工放弃休假,开足马力,24小时不间断生产,全力以赴保障防护物资的市场供应。。

除此之外,泰和新材集团还充分发挥在化纤行业销售网络渠道优势,及时对接下游客户需求,大力缓解因需求暴涨造成的医卫材料紧缺局面,保障应急物资高质量供应。在获悉湖北省内专供救援的口罩生产企业由于生产原料供给不足,无法生产口罩,焦急等待多天,急需生产原料的情况,1月30日起,在克服物流缺、运费高、通行难等重重困难后,为湖北、广东的部分口罩、耳带厂家发出急需氨纶产品,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奉献企业应尽的力量。

同时,泰和新材集团通过多方筹集,捐赠口罩4万个,无偿支援烟台市疫情防控工作。公司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体中国人、全体泰和人凝心聚力、同舟共济,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金三发:大年初二重启设备

1月25日,大年初一,位于浙江长兴的金三发卫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员工返厂。26日凌晨,还处于假期的员工已陆续返厂,重启设备,保证非织造材料的生产供应,为下游企业口罩、防护服的生产做出保障。

全自动纺熔V型生产线是金三发今年一月份刚投入运行的新装备,这条刚刚“休息”的生产线今天又被紧急启动。金三发卫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纺熔产品部总监强新辉告诉记者:“今天早上7点钟正常开始生产,我们这个生产线最高转速是650米每分钟,每个小时的最高产量是2吨,也就是说一天可以生产45吨布。”

因为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线运转只需要保证7名员工到岗,目前所有工人已经到位,都是长兴本地员工。现在加工生产的非织造布主要用于医用口罩生产。

“新冠肺炎防疫,对我们公司的卫生材料产品有很大的需求。”企业员工叶敏今天早早就来到公司,他说大家都很自觉,大年初一就赶来复工,“我们保证会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金三发卫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华荣表示,企业一共有八条生产线,都会逐步开动起来,可以生产每天有200到250吨左右。生产线全部运转后,金三发公司的产量就能可以满足50家以上的口罩和防护服企业所需。“平时做口罩的话是95%出口于美国、欧洲和日本,把出口这块拿回来,婴儿尿裤这块的份额减少一点,满足这次的疫情需要基本没有问题。帮助国家、帮助社会解决困难,是我们应该做的。”

东方国际集团:战疫情 扛起国企“硬核”担当

“保障工作组全体同志,千方百计、忙而不乱、急而不错,有条不紊,方显英雄本色、国企水准!” 除夕夜,东方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要求,集团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统筹安排,集团应急领导工作小组不分昼夜地向各企业发出一条条实时指令,全力以赴配合上海市有关部门,做好防疫物资的保障工作。

第一时间 全球调配物资保障供给

1月25日,东方国际集团在原有向上海市各一线、窗口单位提供近53万只优质口罩的基础上,又在日本紧急组织普通医用口罩12.5万个,并在波兰、英国组织防护服30万套,东方物流空运进口部的同仁们毫无怨言放弃春节与家人的团聚,毅然快马加鞭奔赴工作岗位,按照市政府、市商务委的要求,并在市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千方百计加快紧缺物资进口的速度。

1月26日上午,东方国际集团总裁朱勇紧急通知,要求各外贸公司紧急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重点是调拨医用防护服和防护眼镜等。连日来,集团贸易与国际化事业部、科技与制造事业部,以及集团下属龙头股份、进口公司、德福伦、市外贸公司、纺织品公司、利泰公司、东方物流、裕丰科技等企业的工作人员,发扬“四个顽强”“四个不怕”“四个特能”企业作风,枕戈待旦、夜以继日地积极投入到这次抢运、调拨防疫抗疫产品的突击战中,在全球范围内争分夺秒筹措进口医用口罩与防护服。东方国际集团在第一时间紧急支援口罩给申通集团、机场集团、久事集团、蔬菜集团等,保障地铁、航空、公交车、出租车、“菜篮子”等和上海市民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领域单位,前后共紧急支援了近60万只口罩。

东方国际集团通过紧急组织进口保障物资,在1月28日有约7.5万个防护等级较高的医用口罩从日本空运到浦东机场,1月29日凌晨有将近 7万个防护级别较高的医用口罩从日本空运到浦东机场,同时运抵的还有8万多套普通防护级别的口罩。集团还从欧洲紧急调拨资源,两天内组织到25万套防护服和13.7万个医用口罩,从阿姆斯特丹通過东航包机运输以上物资,于1月30日中午抵沪。2月2日,韩国进口的40万个医用口罩,2月3日,日本进口的108万个普通口罩分别运抵上海。

关键时刻 老字号“三枪”给力靠谱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东方国际集团下属企业龙头股份三枪集团迅速行动起来,龙头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卫民最快速度召开碰头会,结合自身优势制定工作方案,全力以赴通过多种渠道组织生产资源,快速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防护服生产能力。

“疫情防控前线的同志们没有防护服怎么行?在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站出来,想尽一切办法要把防护服做出来支援前线。”然而要迅速转产防护服谈何容易,设备的问题、原材料的问题、人员配备的问题、工艺的问题等等,在一大堆问题面前,三枪集团各级党员干部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了,共产党员们站出来了,技术骨干迅速地集结了起来,没有人后退,没有人有畏难情绪,整个三枪团队思想高度统一,每一个人都在千方百计地克服排除各种细枝末节、大大小小的问题,顽强拼搏,去争取胜利。

经过夜以继日地连续作战,克服重重困难,如今龙头股份三枪集团已经实现了民用防护服生产能力从无到有的突破,并已初具规模达到日产5000套的生产能力。三枪防护服2月5日交出第一批货,供市经信委作疫情防控物资保障调拨。

“我们三枪在疫情面前响应政府号召,全力以赴打赢这场防疫战。”龙头股份技术总监李天剑说,“随着原材料的不断补充进货,下一步还将继续快速组织内外部资源,力争尽快达到8000套以上的日生产能力。”三枪集团副总经理蔡建华说,“我们接到指令正好是过年,迅速把本地工人召回工厂,很多党员干部接到指令二话不说就赶到公司,用最快的速度三天就把流水线拉出来。到年初八,已经把第一件防护服的样衣打样打出来了,经专家审核和市里相关部门确认,准予投入生产。我们现在天天加班,争取把产能创造得更多一些,希望尽快地把防护服能够供到抗疫一线的同志们,为整个疫情防控物资的保障作出我们三枪人的贡献。”

盛纺纳米:开足马力 展现“盛纺效率”

1月26日晚,昆山通澄南路一家企业的纺粘3s车间里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开足马力生产口罩和防护服原材料,尽可能扩大产能,全力确保疫情防控中医用物资的供应。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的江苏盛纺纳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生产和供应医用口罩和防护服材料的企业。在疫情猖獗袭来之际,盛纺以一颗红心引领,行动在前,彰显企业担当。

目前,企业已经把库存的4吨口罩原材料运往昆山市口罩生产企业,接下来纺粘3s车间将24小时不间断生产,全力保障口罩等医疗用品生产的原材料供应。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的员工将陆续进厂,其他生产线也会陆续开工,全厂开工能供应无纺布150吨左右,能满足本土企业以及支援外围工厂无纺布面料的供应。

柒牌:成立爱心车间 7天转产防护服

面对防护服的巨大缺口,1月26日(初二),中国柒牌就迅速响应,成立爱心车间。几经调试,2月1日正式开始生产大货,次日,正式发出首批物资。

从服装企业“变身”生产工业防护服,难度不小,何况是在春节假期。但这丝毫不能阻挡中国柒牌的决心。车间腾空清扫,准备平车、锁边机,电路安装施工……爱心车间的筹建工作火速展开。

特殊时期,要召集员工加班生产,不是件容易的事。令中国柒牌董事长洪肇设欣慰的是,内部倡议一经发出后,员工们一呼百应,没回家过年的员工、集团周边的百来位员工主动请缨,共同抗“疫”。

“我们对员工进行筛选,只有没去过湖北、没有接触过疫区人员的员工,才可以进入爱心车间。与此同时,我们对厂区进行杀菌消毒,并对园区采取了封闭式的管理,外来人员不得入内。非常时期,中国柒牌的每位员工都是疫情防控的‘守门员。”中国柒牌党委书记周利说。

防护服的生产设备,和服装日常的生产设备有些不同。缝制设备从集团里调,但热封设备没有,怎么办?柒牌的一道“江湖救急令”发出,获得供应商的积极配合,送来了4台热封设备。热心的合作厂商不止于此,辅料供应商们也纷纷表示,尽自己所能缓燃眉之急,拉链、松紧带陆续抵达。

一天时间内,柒牌完成生产车间的改建,并召集各技术人员、生产人员投入到产品试制。

“2月1日上午,我们生产的第一件工业级防护服样本已经送至相关单位检验。产品检验合格后,我们进行大批量生产,以满足疫情防疫工作的需要。”周利告诉记者,中国柒牌预计首批将生产5万件防护服,并分批运输。而近日,柒牌在筹集爱心车间的同时,完成了工艺标准和流程的制作、编制,并对所有进入爱心车间的员工进行工艺培训,确保产品品质的管控。

周利表示,中国柒牌已经投入数百万元用于设备和面辅料的采购,鉴于防护服紧缺,董事长决定继续投入,把生产线扩增至4条,召集更多员工,届时每天产量预计将逐步达到2000件以上。此外,该公司正筹备新的防护服和口罩车间,现已处于设计方案阶段。“预计一个月时间,能够把标准化的生产车间建设好,以后我们柒牌也能真正意义上做防护服和口罩。”

际华集团:为战“疫”共奋进 发扬军需精神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际华集团除了积极筹措相关物资为疫区提供保障外,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惜一切代价备产转产防护服等紧缺物资。

据了解,自1月28日以来,际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义岭,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袁海黎靠前指挥,仅用一天时间就共同制定了应急物资供应保障行动预案,并于29日当天连续三次召集相关企业召开视频会议,对相关企业的产能、技術、排期等多个方面对此次疫情应急保障生产任务进行了周密部署。

在际华集团的统筹安排下,3502、3503、3521、3534、3536、3543、5302、7555公司等第一批试产防护服的企业,迅速行动,克服一切困难,学习标准、细化工艺、调配设备、办理资质、采购原料、制作样品,确保应急保障生产任务的顺利开展。

3502公司作为服装龙头企业,在03年抗击非典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护服生产保障经验,本次在接到河北省应急物资采购通知后,紧急组织职业装研究院的全体工艺、标准等技术人员到岗进行防护服标准的试制,超常规落实产品试制打样进度,仅用24小时迅速生产出替代材料样衣,试制的防护服样品一次性通过政府验收,获得首批10万套的紧急生产任务。为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开展,公司出资394.2万元购置97台新专用设备,共计投入150台专用设备和其他设备2000台进行生产,仅用3天时间就实现了4800套医用防护服下线,并于发稿日新增下属三个生产单位,公司暂停一切其他生产任务,预计后期日生产保障能力将从12000套提升至30000套。

7555公司为响应新疆昌吉州疫情防控小组指令,连夜抽调正在疆内休假的100余名技术骨干和老职工组成“突击队”,通宵达旦、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仅用48小时赶制了白色和绿色两种用于外围防控和隔离防疫人员使用的三连体工作服1173套,有力保障了一线防疫医护人员防疫穿着问题。

3534公司积极响应山西省运城市防控指挥部,组织技术人员连续攻关16小时,解决了样板打制、样品试制、号型缩放、工艺研究、工时测定等多项难题,一次性具备裁剪、技术推线生产条件,目前已获得运城市医用防护服、防护帽、口罩等医用防控物资生产临时授权。

3536公司克服没有医用防护服无菌生产条件的问题,积极对接四川省多个具有无菌生产场所的企业,最终选定具备条件的生产场所由3536公司投入生产班组和专用设备、材料等资源,将直接开展医用防護服生产工作。

3543公司积极协调7户面料供应商、3户拉链供应商、4户粘条、松紧带供应商,顶着高价采购压力确保原材料供应,同时迅速安排服饰车间、成衣品牌事业部、缝纫一车间、应急医疗事业部四个专线共计180人用于医用防护服专业生产。

南京片区三户企业(3521公司、3503公司、5302公司)联动,迅速进入生产备战状态、压实责任、周密组织,仅用两天时间取得临时卫生许可证,权利确保投产顺利。

2003,非典肆虐,际华仅用3天,研发生产大批量功能性防护服,打造捍卫生命的“铠甲”!

2008,汶川地震,际华争分夺秒,一车车救灾被服、帐篷,让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再次升华!

2020,再战疫情,际华定当不辱使命,用热情、汗水、担当和专业,再次缝制生命防护服!

苏州拉波尼:迅速开工为医院一线提供产品

位于江苏常熟沙家浜的苏州拉波尼服装有限公司在全国有多家分公司。春节前后,医用防护服全面告急,公司董事长、常熟纺织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开恩决定,从1月28日开始,公司“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从南方收购无纺布用于生产防护服支援疫区。

正是春节放假期间,陈开恩利用东北延吉晖春工厂的生产力量,争取用最快的时间为医院第一线提供产品,很快组织到了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并在2月3日前全部到达指定工厂。

由于防护服生产环境要求很高,需要无尘室车间。经过与珲春边境经济合作管理委员会协调,管委会相关部门经过与广东永昶集团协商,为拉玻尼制衣有限公司腾出一间1000平方米的百级无尘室生产车间,经过两天的时间,所有生产设备已经陆续搬运到生产车间。

邦维集团:赶制口罩、防护服应对物资短缺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加速蔓延,已经出现防护物资短缺的情况。尤其是专业防护服。防护服是医生抗击疫情的刚需,目前已经成为最紧缺的防护物资。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邦维公司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坚持不涨价原则,紧急安排北京平谷、桂林两条生产线复工复产,并积极调动上下游资源,加班加点赶制口罩、防护服等防护装备,为坚守在防控疫情最前线的医护人员提供专业的产品与生命保障。截至1月22日,针对此次疫情,北京邦维公司已经为全国12个省份20几个城市配置了应急救援物资。

1月28日报道,平谷生产线已经复产,主要生产专业级防护产品,如一次性防护服、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等,产品各项标准满足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能有效阻隔防护细菌、病毒、有毒有害液体、气体等,并且能够有效隔挡病人的血液、唾液、尿液等液体,对使用者起到更好、更全面的保护作用。

该产品在“非典”、高致病禽流感、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公共事件中大量使用,有效保护了使用者,使用期间没有发生人员感染事件,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非典期间,该防护服与正压防护头罩系统配合使用,满足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气管切管等高危险性工作。 工厂的复工受到了来自当地政府和所处园区的大力支持。 面对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公司节前已经紧急将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产品优先发往武汉疫区,北京地区的各大医院如协和、北京医院等直接专车去取货。

为确保物资及时供应,桂林友邦生产线1月29日也提前进入生产。

卡思迪莱:3天打通防护服生产线

1月29日,江苏卡思迪莱集团接到南京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批文,紧急生产一批防护服支援一线人员。卡思迪莱集团公司董事长从金林女士亲自挂帅,到生产现场指挥协调。该公司第一时间进行人员的集结部署,全力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从材料至生产、质检层层把关。

作为南京市第一家恢复生产企业,卡思迪莱集团返工人数达500余人。为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公司准备了充沛的医用口罩、药品、消毒用品等物资。为消除返程中公共传播隐患,公司特派车辆保证每一位员工足不出户安全抵达。

该集团总裁李志明先生就当前的任务做了统一动员与部署,要求所有卡思迪莱人视“配合生产,控制疫情”为最高指令!严格自我防护,为这场疫情狙击战贡献自己身体力行的力量!此外,公司还不计成本采购防护服生产的最新关键设备,并与兄弟公司进行设备的调剂。短短3天内,就完成了防护服批量生产的所有条件,此外,原材料也在3天内空运至公司,保证生产需要。截止2月1日22:00时,防护服生产任务全线流通。据悉,转产防护服后,该公司现日产1000套以上,稳产后可达日产4000件,有力缓解了南京市乃至江苏省的防护服严重短缺的困局。

三友化纤:“两手抓”加足马力保障高白度粘胶短纤维供应

疫情面前,三友集团化纤公司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一手抓疫情防控,确保职工企业安全,一手抓生产调整,确保高质高效运行。

洁净高白度粘胶短纤维是三友化纤主要产品之一,该产品是水刺无纺布的原料,通过纯纺或与涤纶等其他纤维混纺,最终可以用于生产口罩、绷带、纱布、手术被服、医用巾垫等医疗生活卫材。

据悉自疫情暴发以来,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把生产经营与疫情防控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科学组织生产,加足马力生产洁净高白度粘胶短纤维,另一方面,努力克服人员紧缺、库存压力增大的困难,千方百计确保救援物资(无纺布)原料充足供应,疫情保障期间公司洁净高白度粘胶短纤维日产可达到500吨。

随着疫情防控持续“加紧”,下游复工受限、交通运输受阻等因素,对企业造成一定压力。三友化纤积极行动、果断应对,全力保障生产经营平稳运行。在调整产品结构上,进一步优化莫代尔纤维、阻燃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在降本增效上,开展“全员、全面、全过程”挖潜,着力降低浆粕、硫酸等七大指标消耗,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对企业稳健经营、稳步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华峰氨纶:第一时间免费驰援氨纶原材料

疫情告急,医疗物资告急。

1月31日下午2:30,浙江瑞安华峰工业园区,华峰氨纶第一批无偿捐赠的10吨用于医护用品生产原料的氨纶物资专车启程开往湖北仙桃口罩生产基地,这批氨纶物资可用于生产3000万个以上医用防护口罩的耳带。同日,公司在获悉四川一家医疗防护用品企业急需口罩原料,马上免费提供氨纶原料给下游企业定制了10万个口罩用耳带,无偿支援四川防护用品生产企业。

在得知因疫情严重,社会需要大量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的情况后,尤其是下游用户络绎不绝的电话催发口罩等防护用品急需的生产原料,作为口罩、防护服、尿不湿等防护用品原料提供商的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以抗击疫情为重,在为员工做好防护的同时,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措施,组织带领员工放弃休假,开足马力,坚持生产,全力以赴保障防护产品原料的市场供应,支持地方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心协力打赢疫情歼灭战。

华峰氨纶总经理潘基础说:“疫情就是命令,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企业力量,我们一方面要满负荷生产,保障氨纶原料供应,另一方面做到疫情时期所有原料不涨价,支持下游客户,共渡难关。”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连日来,华峰氨纶土耳其公司、韩国公司积极发挥全球营销网点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多个渠道紧急联系采购口罩等疫情防护物资,切实用实际行动彰显民企的责任和担当。

方圣:专项成立医疗公司 全力转产防护用品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北京方圣时尚科技集团为积极响应国家应对疫情防治所需,缓解防护服的供给压力,1月31日,集团立项成立现代化医疗公司:山东方圣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医用、民生卫生防护用品。自项目启动后,山东方圣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方圣集团成熟的生产能力,通过技术改造,快速展开防护服的生产,与疫情抢时间!

方圣集体旗下所属企业—山东凯文国际迅速响应,紧急召开动员会,决定进入特殊状态,全体员工自愿放弃春节休假,全力以赴保障医用防护用品市场需求。紧急调配材料供应、运输物流;生产部门24小时连续作业,轮班不停机,加班加点,满负荷保质保量生产。

经过夜以继日地连续作战,克服重重困难,由集团自行研发的防护服研发成功,并获得一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目前已投入量产,投产以来接到武汉第一医院、武汉第七医院、武汉同济医院、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黄冈红十字会、北京市妇产医院、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市中医药大学、清华附属长庚医院、山东齐鲁医院,广东省潮州市、江门市卫健委,湖南省益阳、常德市卫健委、安徽淮南市政府、吉林省卫健委等,相关疫情一线医院及政府的救援联系电话。目前,山东凯文国际正在积极排产,以满足疫情需要。

公司全体员工在保证质量基础上,现已分批次、满负荷加班加点投入生产,现一期复工生产员工120余人,现每日生产防护隔离服2000余件(套),随着原材料采购问题的逐步改善,将逐步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满产情况下日产防护产品12000件(套),月产35万件(套)。

目前,第一批近五万件防护服已经规划明晰,将全部用于集团定向捐赠,来支援抗击疫情的一线人员。其中捐赠为三个方向:集团已经与湖北省黄冈红十字会取得联系,首批防护服将支援黄冈一线医院;一批捐赠给集团万企帮万村和精准扶贫的地区,如内蒙古化德县,或捐赠给总部所在地北京东城区相关政府、医院及所在辖区街道社区;一批捐赠给山东相关医院及政府等有关单位和部门,用于抗击疫情一线工作者。

尽己所能,共克时艰。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抗击疫情战役进入攻坚阶段,严峻的疫情防控,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对此,北京方圣时尚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涛第一时间要求集团成立集团防控疫情指挥小组,并亲自担任组长。他再三强调:“方圣人一定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精准施策,确保有序有效的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方圣将始终心系家国,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力保障企业安全运营和员工健康安全,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水星家纺:全民抗疫 4天组建防护服生产线

疫情无情人有情。受上海市经信委委托,水星家纺在1月31日下午接到生产防护服任务后,迅速组织力量,在短短四天内,及时将10条被服生产线改为防护服生产线,全力生产防护服支援疫区。

水星家纺董事长李裕陆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在防控疫情最前线的医護人员,他们用生命护佑生命,为他们配备足量的防护服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责任担当。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我们仍要多渠道、倾全力、不计代价为他们准备好战场上的铠甲。水星家纺共同生产防护服支援前线,愿每一件防护服的绵薄之力,能守护前线卫士们勇敢抗“疫”的心。

水星家纺行政部副总监王力告诉记者,上海原本生产防护服的企业只有零星几家,但防疫期间,上海日均消耗量要达到几万件,产能严重不足。而包括水星家纺在内的一些在沪纺织类企业,尽管此前没有生产过相关产品,但具备生产其他纺织品的设备和产能,因而转产相对容易。”

当接到政府通知后,水星家纺董事长亲自挂帅,火速组织生产、工艺相关负责人组成专门团队,一方面通过与位于上海奉贤区的防护服生产企业、专业机构确认防护服的生产流程与规格;一方面对于公司原有的被服设备进行紧急调试改造,对于四线机、贴条机等防护服专用设备也进行了生产线的重新布局。此外,为了保证防护服的卫生安全标准,水星家纺更是对现有生产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力求让每一个细节达到相应的标准。

解决了设备、工艺流程,就是生产人员的到位。“根据上海政府通知,企业应该于2月9日开工,为了保证产能,我们第一时间号召上海本地以及春节期间未返乡的员工提前回岗。从1月31日下午接到通知,到2月2日打样成功,再到2月3日,与杜邦公司落实面料。2月4日,日产量达到700件以上,水星家纺人用爱铸成了10条生产线。”李裕陆感慨的说道。

1月31日,水星家纺套件生产部负责人郭宏飞赶赴专业生产厂家了解和明确产品工艺、规格、版型等技术参数,并很快就制出了合格的样衣。在接下来在对接面辅料过程中,他又亲自跟车,直到全部数量一个不差的到公司仓库才放心。郭宏飞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位老党员,他表示:“作为党员,我义不容辞要冲在第一线,这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与此同时,设备维护人员也迅速回到生产车间,以最快的速度将车间原来的格局进行防护服产线改造,而在上海的生产线员工也被紧急呼叫,联络到岗。

经过连续两天的准备,水星家纺已具备开工能力。2月2日,企业正式向所在园區提交开工申请。鉴于企业生产的是疫情防控必需品,奉贤区立即批复准许开工生产。

从2月3日下午开始,公司原本因春节停工的车间又重新开始忙碌起来,30多位工作人员经过消毒后,进入岗位,大家各司其职,辅料配送、剪裁、车工、拷边、检验等等,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经过4个多小时制作,所有工作人员都迅速熟练掌握相关工艺、工序,质量检验合格的防护服开始下线。

随着人员的逐步到位,以及各种工序的配合,预计到本周末,水星家纺的防护服日均产量预计将逐步达到2000件以上。此外,李裕陆表示,根据抗击疫情的需要,他们还将与相关专用设备企业进行沟通,随时筹备新生产线以备抗疫之需。

恒天嘉华:全面复工 全线投产

1月3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了恒天嘉华提前复工全线生产医用无纺布原材料的新闻。目前,恒天嘉华已全线投产,120余名员工提前结束休假,返回工作岗位投入生产一线,开足马力加紧防护用品原材料无纺布的生产。据统计,口罩、防护服医用无纺布原材料每天可产120吨,产品主要应用于医用口罩面料、滤芯及防护服生产。其中,熔喷过滤纸每天16吨,可作为3200万个普通医用口罩的过滤材料;SSS口罩材料每天55吨,可供生产6000万个普通医用口罩;医疗SMS无纺布每天49吨,可供生产40万件防护衣。这些将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保护的物资被源源不断送往全国各地。

仪征化纤:“光速”发货 水刺无纺布涤纶短纤弛援湖北疫区

2月1日,一辆满载着30吨水刺无纺布涤纶短纤维的货车从仪征化纤出发,发往湖北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用于加工医用纱布、加工医用ABD片吸液等医疗防护用品生产。

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省防疫指挥领导小组指定的医疗防护用品供应重点企业。1月31日,接到奥美医疗公司水刺无纺布涤纶短纤维订单后仪征化纤销售服务中心、储运部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迅速安排发货,并协调地方交通部门给予通行。

水刺无纺布涤纶短纤维是仪征化纤涤纶短纤维的主打产品之一,产品年销量14万吨以上。据悉,水刺无纺布涤纶短纤维与木浆纸复合成的水刺无纺布,可用于生产医疗防护衣、医用ABD片吸液等产品。该产品具有独特的吸收能力和吸液能力,优越的无尘性、柔软、防静电、不损伤物体表面性能和强韧耐用等性能,未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其吸血液能力比普通棉质抹布快四倍以上。

盛虹:3000万复活破产企业 全力生产口罩等物资

2月3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刚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片忙碌,开始复产后试生产第一天。这家公司生产的KN95口罩和一次性无纺布口罩,将由政府统一调配补充物资供应。

据了解,这家企业本来是一家正在进行破产清算的企业。当江苏盛虹集团了解到这个信息后,为了保障新冠病毒防疫期间的医护用品供应,专门设立3000万元扶持资金,复活了这家企业。

刚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吴江区汾湖高新区内的一家医护用品生产企业,是一家研发、生产防护服装、防护手套、防护面具、医用纺织品、医用无纺布制品的企业,此前因债务危机,已于2018年下半年停产,并于去年底开始破产清算。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专委、破产庭庭长张有顺介绍,考虑到当前疫情情况紧急,后续仍需要大量口罩等防护产品,而刚松公司正好具有生产口罩相应的资质,为充分发挥债务人产能效用,避免其资产、资质闲置和浪费,综合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债务人和债权人权益,依照《企业破产法》第二十六条、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依法作出许可破产企业恢复生产的决定,要求管理人协调社会力量,帮助企业尽快复产、抗击疫情。

1月30日,盛虹集团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集团已经开设防疫专项账户,划拨3000万元专款,全力保障医护用品企业尽快恢复产能。”盛虹集团党委副书记高苏健介绍,在了解到一家破产医护用品企业具备复产的能力后,他们第一时间展开对接,从资金、原料采购、设备采购、人员及运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确保企业尽快复产。

2月3日下午,刚松公司的首批500公斤KN95和一次性无纺布口罩原料已经到位,刚刚采购运抵的生产设备也正式投产。“我们已经停产一年多时间,这次从政府作出许可到原料、设备和人员到位,用了不到4天时间就让第一条生产线可以投产,这个速度我也没想到。”刚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红元说,“盛虹第一时间跟我们对接,原料采购、设备采购和运营资金第一时间到位,在疫情结束前的所有生产运营费用也全部提供。这对我们是很大的保障。现在物资紧缺,我们加班加点也要把产能提上来。”

蒋红元介绍,2月3日企业重新恢复产能,第一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KN95口罩2万个,一次性无纺布口罩10万个。后续公司还将陆续投产KN95、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无纺布口罩3条生产线,总产能将达到每天24万个。

“只要企业能尽快复产,解决物资紧缺的问题,所有的生产经营费用都由盛虹来承担。”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说,“集团会全力保障刚松的产能投放,并适时多渠道解决物资供应缺口和加大投入,为全社会战胜疫情尽一份力。”他介绍,除设立扶持企业恢复产能的专项资金外,针对该企业生产的防控物资,集团还将通过采购捐赠的方式,无偿提供给政府进行统一调配,为尽快缓解物资缺口提供保障。

红豆:两天奋战 首批防护服下线

2月3日晚,红豆股份发布《关于变更经营范围并修改〈公司章程〉相关条款的公告》。公告显示,根据经营发展需要,公司经营范围新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为积极响应国家应对疫情防治所需,缓解部分医疗器械产品的供给紧缺压力,公司将在取得《江苏省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口罩应急生产使用备案批件》后,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与此同时,经过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红豆股份的首套一般防护服已顺利下线。这是面对肆虐的疫情,不断告急的防疫物資,红豆人积极行动,勇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

为缓解疫情防控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紧缺状况,对于有生产能力、生产条件、生产意愿的企业,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口罩开辟快速备案通道,供此次疫情防控应急生产使用。具有强大制造基因的红豆股份,在10万级洁净厂房、成熟服装生产技术及熟练工人的支撑下,红豆股份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通过技术改造快速展开医用防护服的生产。

自2月1日晚项目启动后,红豆股份连夜协调面料采购、设备改造、员工召集等工作,与疫情抢时间!据红豆股份防护服项目负责人介绍,为响应疫情防治所需,红豆股份连夜成立防护服项目指挥部,围绕实施技术改造快速形成有效产能开会研究,为彻底战胜疫情贡献“红豆力量”。

应各级政府应急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要求,红豆股份已启动一般防护服的生产。据红豆股份现有经营范围,公司可从事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制造加工、销售。

红豆股份成熟的服装生产技术,为一般防护服实现快速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保证质量,红豆股份党委专门挑选了以党员为代表的骨干,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顾金龙等组成的党员干部队伍,放弃休假时间上班,加班加点赶制防护服,开足火力,确保生产最大量,共同抗“疫”。

2月3日下午17:15分,红豆股份第一件一般防护服顺利下线,量产后预计一般防护服产能约为20万件/月。争分夺秒,红豆股份利用现有成熟生产条件全力保障供应。

通过协调资源,红豆股份将具备医药生产级别的10万级洁净厂房改造成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生产车间,确保安全防护等级保障生产环境。目前,公司设备改造、技术及生产人员召集等工作已到位,车间内防护服原材料、平缝机、尤为关键的医用防护服胶条机等设备也都已经到位。

据公告披露,公司取得相应批复后,将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生产产品将服从政府统一调拨。上述业务主要为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支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努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并不以取得盈利为主要目的。经公司测算,公司预计量产后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产能约为6万件/月。

嘉麟杰:主动转产增产防护服 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作为本土高端针织面料生产商——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2月4日晚间披露公告称,公司近日接到上海市金山区经济委员会要求生产疫情防控一次性隔离服的订单,首笔订单数为50000件。目前公司已启动相应程序召回上海员工进行紧急生产,并于2月4日晚间完成该笔订单的首批产品交付。公司将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尽力保证疫情防控物资的正常生产,该批隔离服将用于主要用于道口、社区、环卫、自愿者防控工作。对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后续订单,公司也将全力优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订单生产需求。

“接到订单后,我们马上投入力量,组织人员,2月3日筹集到相应的原料,2月4日便试生产,当天即生产出500件疫情防控一次性隔离服。”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世滨介绍,截至2月9日,公司的产能已经达到5000件,嘉麟杰计划再用5天时间将产能再翻一番,力争日产能够达到1万件的水平。

随着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持续增长,医用防护服缺口越来越大。有数据显示,截至2月1日,我国医用防护服日产量虽然已达2万件,与1月28日的0.87万件相比增幅明显,但这与庞大的防疫日常需求差距差距还很大,仍需生产企业持续扩大产能。

“出于疫情防控的迫切需要及政府方面的实际要求,嘉麟杰正着手进一步扩大产能,最终将疫情防控一次性隔离服的日产能扩大至2万件的水平。”杨世滨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公司将持续关注疫情的发展,为抗击疫情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共克时艰。

2月9日下午,上海市副市长吴清一行在金山区委书记胡卫国,副区长张权权等陪同下,来到位于金山区亭林的嘉麟杰裁剪、缝制、立体化等多个车间,并听取了嘉麟杰负责人关于医疗隔离服产能、员工复产复工、企业转型发展等方面的介绍,深切关心企业当前生产中遇到的困难。

吴清副市长对嘉麟杰在疫情防控严峻的形势下,主动转变生产模式,提高物资产能,履行社会责任表示感谢,并指出市政府将从技术、资质等方面支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他要求属地政府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全方位关心企业生产,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最大化保障防疫物资供应,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值得一提的是,2月6日,嘉麟杰还收到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发的《生产能力应急征用通知》。今后公司将按照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需求以及《生产能力应急征用通知》的要求,全力做好原材料、人员的调配,严格执行排产要求,按照上海市统一部署,全力以赴做好生产,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此外,嘉麟杰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嘉麟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上海市金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和《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

作为全球中高端户外运动功能性面料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知名企业,嘉麟杰为POLARTEC、ICEBREAKER和VF Corporation、优衣库、阿迪达斯、Milliken等国际诸多知名户外运动品牌提供着功能性面料及成衣产品。近年来,嘉麟杰在稳步推进绿色发展和智能化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雅莹集团:女装生产线“华丽转型”防护物资生产线

雅莹是中国中高端女装的代表品牌,曾经雅莹的缝纫车间生产的是一件件精美的女装成衣,而疫情当前,这里已经迅速转产,一件件防护服,一个个口罩每日大量下线。

为使节后各企业复工后的安全防护得到保障,2月4日,雅莹集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及时调整部分女装生产线,赶制一次性应急防护口罩和基础防护服。

据了解,雅莹集团在市、区两级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明确了产品生产、作业环境、技术标准等相关要求,第一时间对女装生产线进行改造,同时生产供应链迅速组织了近100名在嘉兴本地的员工,并使用经过检验的合格面料,严格按照相关生产标准生产口罩和防护服。同时以最高消毒与安全措施确保产品、生产和人员安全:除测量体温、全身衣物消毒等基础防范措施外,还严格按专业口罩工厂的规定,每两小时进行一次台面和手部消毒。

2月6日,生产线正式启动,虽然人员、设备、材料需要多方调配和磨合,剪裁、缝纫、折叠、包边等细致工作也因为没有专业设备而依赖于工人平日的专业经验积累,但是经过反复试验和试产,第一天即实现了5000个口罩的产量。2月7、8日,口罩生产已实现日均10000个,随着员工操作熟练度越来越高,日产量稳步提升。

雅莹集团董事长张华明表示:“雅莹创业30余年,始终怀抱一颗赤子之心,始终不忘民营企业应担的责任与应尽的义务。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雅莹人不彷徨、不退缩,尽己所能与国家、与人民共渡难关!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定会在这场防疫战斗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除了迅速转产之外,雅莹集团还为本地兄弟企业解决了人员不足的困境,同舟共济抗击疫情。1月25日,雅莹集团从生产供应链上先后抽调43名一线志愿者骨干员工,包括缝纫工和裁剪工等,支持世源科技医疗有限公司,投入到赶制医疗防护服的生产中。整个春节,整整十三天,这批员工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一整天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因为全身消毒过程繁琐而不敢多喝水。连日的生产劳动让身体感觉疲累,但想到这些物资将被送到前线每一个需要它们的医护人员手中,大家都表示“:明天我们还来,我们还坚持……”

雅莹集团供应链党支部书记,支援小组组长夏科凤表示:我们的志愿者有的是夫妻俩一起来,有的带着亲人和朋友加入,还有年轻妈妈顾不上照看孩子也加入到支援生产中来。她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毅然回到工作岗位,全力赶制防护服。由于物资急缺,赶制数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不少员工的家屬和亲戚朋友也自发行动,加入到这项支援工作中来。

雅莹人用真心感动着身边的所有人,把真情融入了一件件的防护服中,穿在了战“疫”一线的工作者身上,为他们保驾护航。

舒朗:转产防护服 安全工艺追求更高标准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舒朗集团立项成立现代化医疗公司:舒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医用、民生卫生防护用品。2月4日,舒朗首批民用防护服缝合下线,医用防护服的生产资质已在审批。舒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表示,主动设计生产这批防护服,是本着“尽己所能,共克时艰”的精神,并没有考虑过成本和利润问题,首批下线的民用防护服将全部捐献给一线工作人员。疫情面前,企业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据悉,舒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防护服,采用了设计简洁的风格,并严格按照中国: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制造生产,同时在安全工艺上追求更高标准的精细,隔菌、防水、微透气、质地柔软,是医疗防护最高级医用防护服。其特点是人体的汗气可以向外散发,而外面的有害气体和水分却不能侵入,切实保障防护服的质量。

据该集团董事长吴建民表示介绍,通过全体员工连夜奋战,该公司10万级医用洁净车间将马上开始运转,预计日产民用防护服20000件,待审批通过,医用级防护服日产可达5000件。

“阳光”集团:日交付2000套防护服

“不好意思,我正在处理防护服的审批文件,没时间和你多说了。”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曹秀明简短说了几句,就匆忙挂断了电话。然而,下午时分信息就被刷新:“审批已拿到,明天确保开工!”“就等这个审批文件啦。”江苏阳光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维强表示,与疫情赛跑,“阳光”开足马力,生产准备已一切就绪。“我们紧急组织了100名本地熟练工,计划每天生产2000件一般防护服。一切顺利的话,月产量能达到6万件。”按照规定,阳光集团原定的返工日期是2月10日,响应疫情防护物资需求,江苏阳光集团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果断决定拿出三条生产线,近八分之一的产能,实施技术改造,快速形成针对本次疫情的防护服有效产能。从高档西服转为防护服,看起来都是“做衣服”,背后却是企业面对“责任”和“利润”的选择。外地员工还未返程,本地熟练工加强防护指导,迅速集结;用于产生高端西服的包缝机、平缝机,连夜进行调试;国际市场对防护服需求激增,压胶机货源紧俏,公司相关部门通过成熟的采购渠道“抢”到了10台,“连供应商都奇怪,做西服怎么要用压胶机,我们告诉他,阳光马上要启动防护服生产了。”赵维强介绍,目前公司在生产的是一般防护服,可用于警察巡逻、高速口检查等使用,产品将服从政府统一调拨,不对外进行销售。对于“转线”的困难,阳光人不愿意多说。事实上,由于疫情影响,公司原有订单已经出现了难以按期交付的情况,销售人员正在应对来自全球客户的出货压力;专用于生产防护服的压胶机价格已一路上涨到8万一台;他们同样不愿多说关于一套高档西服和一件防护服之间的价差……“我们首要考虑的是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支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努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并不以取得盈利为主要目的。”

猜你喜欢

防护服医用抗疫
“画”说抗疫
医用生物敷料栓对肛肠病术后疗效的观察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巾帼风采
团结抗疫
抗疫空调防护服及其保障系统
特殊的“衣服”特殊的爱
抗疫作品展
医疗器械:千亿市场面临洗牌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