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对策分析

2020-04-09周萍

人人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危重症气囊气道

周萍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危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93例,分为对比组(n=45)和观察组(n=48)。对比组患者给予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比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对比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堵管率为6.2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25%,均短于对比组的26.67%;28.8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采用综合性人工气道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推动病情好转,降低其死亡风险,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管理;对策;综合护理;干预

引言

人工气道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总称,建立人工气道可保障危重症患者呼吸道通畅,挽救其生命。但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的屏障功能,可继发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并发症。因此,对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系统规范的精细化管理十分重要。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科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97例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的管理中,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1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危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93例,所有患者均建立人工气道;排除严重内分泌失调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干燥合征患者、严重感染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预计生存期限较短患者、无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将其分为对比组(n=45)和观察组(n=48),对比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2岁~86岁,平均年龄(68.4±5.2)岁;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40岁~87岁,平均年龄(67.9±5.1)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人工气道的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吸痰、雾化等基础护理,口腔护理,体位管理,呼吸机管道管理,环境管理等。观察组实施人工气道精细化管理的集束化护理,查阅国内外有关人工气道管理方面的文献研究,结合相关指南,采用循证的方法做出正确解读及分析,针对影响人工气道护理质量的重点环节制定人工气道精细化管理的集束化方案。具体如下:

1.2.1气道湿化。选择主动加湿装置进行湿化,选择0.45%的氯化钠溶液为雾化稀释液,根据痰液黏稠度及时评价气道湿化效果。

1.2.2气囊管理。

选择带副腔锥形气囊的导管,间断进行声门下分泌物的吸引;人工气道气囊需定时补气;采用专用气囊测压表监测气囊压力,每4h监测1次,保持气囊压力在25~30cmH2O。

1.2.3气道吸引。

选择外径小于气管插管内径50%的吸痰管,按需吸痰;机械通气或肺部传染性疾病患者予密闭式吸痰,咳嗽反射消失或减弱,深度昏迷患者予深部吸引;在吸痰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根据患者病情采用胸部叩拍、振动或机械振动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

2结果

2.1 2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对比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比较(x±s,d)

2.2 2组患者堵管、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堵管率为6.2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25%,均低于对比组的26.67%;28.89%,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堵管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例(%)

人工气道的管理质量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可直接影响危重症患者呼吸道感染、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传统的护理方法是单个护理措施起作用。集束化护理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循证护理,将目前经临床证实可有效改善患者结局的一系列护理措施集合在一起,集合每个措施集中发挥作用,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实证护理。

本文观察组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人工气道管理方面的文献研究,结合相关指南,采用循证的方法,针对影响人工气道护理质量的重点环节和细节,如气道湿化、气囊管理、气道吸引、口腔护理及消毒隔离等方面,制定人工气道精细化管理的集束化方案。该护理方案改变传统护理模式注重单方面护理操作的缺点,使护理人员同步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针对潜在的风险实现全面主动护理,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高了护理质量。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和意外脱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的管理中可降低其肺部感染和意外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危重症气囊气道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高田气囊案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