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惊艳外普拉

2020-04-09何以端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原貌村道普拉

何以端

得知我喜欢徜徉拍摄古村古街,当地朋友特地带我看一个“很棒的古村”。山路上一番奔驰,还没到,在山弯特设的观景台往下一看,我就呆住了。心里蹦出四个字:千户苗寨!

又一个千户苗寨?当然不是。其实这是云南北部的“千户彝寨”——永仁縣宜就镇外普拉大村。

这里绝不是旅游旺地。恰恰相反,位于彝族聚居区的永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宜就镇是该县西南的偏远山区镇,外普拉村,则位于该镇最边缘大山沟,往西、往南,都是邻县了。举目连片雄伟大山,金沙江支流一湾清水淙淙划过,老村屋就鳞次栉比地排布在江边大拇趾般外突的山坡上。

独特珍贵的是:这个即将整体脱贫的大村,一直保存着历史原貌。

村容村貌相当整洁,所有房屋外立面都未经改动。村道硬化了,但并非简单铺设水泥,而是糙面石板夹杂卵石铺砌的形式,与村容高度和谐,个别重要的大卵石古道则完全依旧。村里缺水,原来生活用水都靠马驮上山,现在铺好了饮水管;还有供电、通讯、燃气管道等等,都一一完备,却毫不显眼。大量资金实实在在地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以尽量不扰动原始风貌为原则。

在村里碰到两位年轻的专业人士,正在做某项测绘调查。据说,这种缜密的调查设计一直在陆续进行着,近年都市大力推行微改造,在外普拉村里处处可以感觉到。

目前除了村委会办公院落是新房之外,只有一座位置较低、交通方便的老宅子被试验性改造为民宿。这民宿里里外外都很悦目,楼下是客厅、茶室,楼上是两间客房,配置比较高档。看得出,这种改造一直是维护传统小心进行的。

为什么外普拉村能如此特别?

这一大片本来都是典型贫困山区。该村海拔1537米,年平均气温25度,年降水量750毫米,属于半湿润温凉高原气候。全村耕地面积2000亩,人均耕地仅1.2亩,除了种植主粮玉米、水稻之类,经济收入靠种点烤烟,相当贫困。

最苦的是交通。过去到镇上只能徒步,要走5个多小时,上山时空手都费力,唯一运输手段就是马驮。到本村属下的某些自然村,还要再走2个小时。数年前修通了土路,上镇28公里,上县47公里。最近两三年路况彻底改善,除了中间一段村道还是弹石路面,全程都是水泥路了。

村里的脱贫工作卓有成效,增收渠道多了,比如芒果的试种成功、规模培训的彝族女子刺绣等,贫困发生率已由2014年的28%降至2018年底的0.77%。

在全国吹响扶贫攻坚号角的2014年,国家六部一局及时联合公布,将外普拉村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老村风貌从此得到最大限度保存。

2017年初,该村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联手选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在某国际化妆品牌公益赞助下实施连续扶贫,将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融入该村建设中。可以说,村里最原始的风貌后面,是最先进的保护发展理念。

徜徉在这里,步移景换,都是传统。全村几乎看不到现代平顶小楼,都是传统“土掌房”,黑瓦顶,屋檐屋脊小翘角,大卵石砌墙根,夯筑黄泥墙,室内以木板间隔。黄褐老墙和卵石古道映衬着丽日蓝天,随处呼吸到历史气息。

村道原来坡陡狭窄,为了保存原貌基本上不拓宽,所以拖拉机等小型机动车在村里常常无法调头,有时必须倒退着上行。

过去的村委会驻地,据说是旧时头人的居屋。一座土木结构两层楼,楼龄肯定百年以上,够不够两百年谁也不清楚。因为气候干燥,人居烟燎,虫霉难以生长,所以百年“土掌房”这里并不罕见。

头人居屋的一个卧室,床铺下面紧跨着村里一条重要上坡路,大卵石铺成,不知年代。现在原貌保存,丝毫不改。床铺因此特地提高差不多一米,乍看像北方的炕,其实是让下边隧道式的坡道足够高可以通行。屋里一旦掀开铺板,就可以居高临下扼守隧道,这也许是它的另一个功能。

居屋正厅南面,开了个罕见的全景落地大窗口,当然是没玻璃的,安坐室内就能清晰观察到整个河滩。落地大窗仅此一处,大有南面称孤的气派,这或许是头人的专利了……

地方政府对该村的保护发展方略是:“风貌完整、舒适宜居、富有活力、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由于机构和村民的共同努力,成效已相当可喜。

本文仅介绍印象最深刻的古朴村容村貌。至于村里的彝族刺绣服饰、器乐演奏、独特摸鱼节等风情节目,以及彝家淳朴民风都先不提,有兴趣者亲临体会吧。

猜你喜欢

原貌村道普拉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村道弯弯
普拉昌达下周访华
乖乖兔的菜园子
艾普拉唑治疗老年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分析
村道养护管理体制的探索
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