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库内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施工

2020-04-09李文通

价值工程 2020年6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存在问题

李文通

摘要: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是停车场运用库内检修坑的常用轨道结构形式。徐州地铁2号线新台子河停车场运用库采用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采用架轨法进行施工。本文对库内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的适用范围、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作了概述,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

Abstract: The monolithic track bed of the column type inspection pit is a common track structure form for the use of the maintenance pit in the parking lot. The application storehouse of Xintaizihe parking lot of Xuzhou Metro Line 2 adopts a column-type check pit as a whole track bed and adopts the rail-raising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precauti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nolithic track bed of the column-type inspection pit in the library,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关键词: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架轨法;施工工艺;存在问题

Key words: column-type inspection pit;monolithic track bed;rail-raising method;construction technology;problems

中图分类号:U213.7;U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06-0183-03

1  工程概况

新台子河停车场位于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北端,通过正线新台子河车站到发线西端进入停车场,两条出入线与正线衔接。停车场与正线设计分界里程为出入线整体道床与碎石道床分界点即入K0+938.116新台子河停车场设置运用库、工程车库、洗车庫等,主要承担2号线车辆的运用、停靠、检修及综合维修、检修和月修等。

运用库共12股道,其中停车列检库10股道,双周三月检线2股道,采用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共计1.905km。

2  主要技术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柱式检查坑采用DJK5-1型扣件,50kg/m、U71Mn钢轨,不设置短轨枕,直接将尼龙套管按螺栓对应尺寸预埋在立柱上部,以减小立柱截面尺寸,立柱中心间距不大于1250mm。尼龙套管顶面与立柱顶面平齐,立柱顶面做成1/40的轨底坡,轨底坡精度控制在1/30~1/50,道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单个立柱顶面标高误差不大于2mm,同一股道的相邻立柱顶面标高误差不大于2mm,套管中心线距线路中心线误差为±1mm。配轨时要避免将轨缝坐落在立柱上。

3  施工工艺

柱式检查坑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2。

3.1 基底处理

由土建单位施工完成检查坑基础,移交工作面后,先进行立柱范围内的凿毛,清理基底杂物,扶正倾斜钢筋。

3.2 立柱位置精度检查

检查坑的立柱设置精度直接影响轨道的质量,因此在施工前安排测量人员对立柱设置位置进行测量检查,尤其是钢轨接头位置两侧的立柱设置精度。

3.3 铺轨基标测设

根据测量规范规定,确定直线段基标的设置间距定为6m,测量放样时必须将信号绝缘接头、钢轨接头位置测设出,并做好显著标记,以确定钢轨接头对位,防止钢轨浪费。为便于施工,基标的设置位置标记在线路中心线上。[1]基标选用?准18钢筋,电钻打孔后安装基标钢筋,基标钢筋的顶部应比基础混凝土高10mm左右为宜。基标设置完成后,周边做好警示标记,并督促现场施工人员加强对其的保护,避免因扰动基标而产生施工误差造成质量事故。

3.4 钢轨及其扣配件倒运

运用库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施工时,因道床的设计结构高度较高,运输通道狭窄,因此钢轨的倒运是危险性较高且施工效率较低的施工工序。为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并加快施工速度,在两股道间设置一条滚道线,施工准备阶段将存放区内的钢轨用吊车吊到库外滚道线上,卷扬机牵引钢轨沿着滚道线推送至指定位置,钢轨的推送顺序为库后向库前方向。库内钢轨采用自制简易龙门吊吊装,就近存放在检查坑基础旁边。滚道支架设置间距为3m,一次性将两侧股道钢轨运输到位后,安装钢轨支撑架,然后撤除滚道线,转入下一股道进行施工。

扣配件使用小型三轮车倒运到位。

3.5 钢筋绑扎

根据设计要求绑扎箍筋,并调整结构预留钢筋,确保尼龙套管位于四角结构预留钢筋内,严禁尼龙套管偏出结构预留钢筋。

3.6 轨排组装、调整

在铺轨施工前安排测量人员根据设计文件对钢轨接头位置进行精确测量定位,为便于施工,铺轨顺序可从库前至库后进行铺设,钢轨定位宜从库前平交道口或设计绝缘位置向库后方向确定,轨排对位必须准确,避免产生钢轨浪费。轨排组装时,每间隔两根立柱设置一根轨距拉杆,同时为确保整个轨排的稳定性,在每个轨距拉杆处设置一对拉锁器进行加固。轨排组装完成后,利用万能道尺和直角道尺进行调整;轨排的架设采用专业施工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的钢轨支撑架进行固定架设。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设计采用无轨枕式道床,施工时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安装后,会因与铁垫板不密贴而被浇筑到混凝土中,影响轨道的施工质量,为此特加工与橡胶垫板尺寸完全相同的木垫板或塑料垫板临时代替橡胶垫板II,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顶面与木垫板或塑料垫板底面平齐,待混凝土达到70%强度后再将木垫板或塑料垫板拆除,更换橡胶垫板II。

根据基标点调整轨排平面位置、标高高程、轨距等,粗调完成后使用全站仪进行整体调整复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3.7 支立模板

模板在支立时采用定型钢模板,施工前根据立柱尺寸加工成型,在高度方面,应比柱体结构尺寸高出30~50mm。整个模板采用钢管进行纵横向联结加固,为保证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产生纵横向平移,在模板底部用钢筋头固定,钢筋头打入底部混凝土中。

3.8 混凝土浇筑

浇筑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由于场地狭窄,大型运输车辆无法进入,因此在进行混凝土运输时采用卷扬机牵引特制轨行式运料车进行运输;浇筑时应保证整个立柱的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成,防止因浇筑间隔时间较长,造成分层浇筑而产生施工缝,影响立柱结构实体质量以及立柱外观质量的美观。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振捣时振捣棒快插慢拔,至混凝土不再产生气泡、不下沉为止。[2]振捣时应避免振捣棒碰击模板,防止模板产生变形,影响外观质量。在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污染钢轨及扣配件,采用分流槽,罩在钢轨及扣配件上。对个别污染部位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清洗。

3.9 拆模

模板在拆除过程中,应根据模板支立时的先后顺序进行拆除,先装后拆,后装先拆,在拆除模板时应注意对立柱的棱角保护,严禁野蛮拆除对已成型混凝土外观质量造成破坏。

3.10 养护

模板拆除后,对立柱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并使用塑料薄膜包裹,防止水分蒸发,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4  施工中注意事项

4.1 立柱一次性浇筑

结构设计时,立柱高度1100mm,其中下部600mm为土建施工,上部500mm为轨道施工。多数情况下土建施工精度较差,立柱尺寸偏差大,对二次浇筑的轨道结构影响很大,在图纸会审时应与设计沟通联系,将下部600mm施工调整到轨道施工,既避免了两次浇筑的施工缝,提高了立柱的整体性,又保证了轨道精调的精度。

4.2 扣件涂油

轨道扣件安装时,螺旋道钉需涂抹黄油后,再拧入轨枕中预埋的尼龙套管内,保证螺钉丝扣部分涂抹到位。

全部轨道工程施工完成后,轨道扣件T型螺栓、道钉、普通接头螺栓等统一涂油,涂油量需保证整个螺栓部分涂抹到位。

4.3 临时轨底垫板

为使垫板下立柱结构顶面保持平整,先临时采用同等厚度的木板或塑料板代替橡胶垫板II,待混凝土达到强度70%以上时,再松开扣件螺旋道钉,换上橡胶垫板II。严禁在混凝土未终凝前松动螺旋道钉,过早松螺旋道钉可能会造成尼龙套管周围出现细微裂纹,影响尼龙套管的稳固。

4.4 轨排稳定性

常规架轨法施工使用立杆式起道架,由于轨道结构高度为1100mm,容易产生轨排整体滑移倒塌。现场施工使用改装起道架,即将立杆式起道架改装成三角支撑式起道架,每各3个使用,确保轨排整体稳定牢固。

4.5 轨底坡

为保证1/40轨底坡,采用方向调节杆进行轨距调整,两侧卡铁方向安装到轨底工作边,使钢轨产生向内的翻转力,从而保证轨底坡的设置。

4.6 库内立柱施工应采用架轨法施工,将施工误差消除在立柱中。先用钢轨支撑架将钢轨加好,吊裝好扣件及尼龙套管,依据铺轨基标调整好轨排的方向、高低、方正及轨距等,然后灌注立柱混凝土。[3]注意铁垫板与立柱顶面应密贴。尼龙套管与立柱顶面垂直并平齐,立柱顶面做成1/40轨底坡,立柱顶面标高误差不超过±2mm,相邻立柱顶面标高误差不超过±1mm。

4.7 为确保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混凝土与基础混凝土连接牢固,在模板安装之前,必须对基础混凝土进行凿毛,并用高压水枪清洗表面,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连接面进行洒水湿润。

5  总结

目前各城市地铁停车场、车辆段大多采用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结构形式,该工艺应用广、施工简单、容易操作,但受场地影响和施工交叉影响,材料倒运困难,混凝土浇筑量小、运输困难,往往效率较低,导致成本增加。

参考文献:

[1]史金存.北京市轨道交通房山线阎村车辆段检查坑整体道床轨道施工的质量控制[J].铁道标准设计,2011(1):95-96.

[2]欧阳飞飞.地铁立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施工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6):105.

[3]魏平安.郭积程地铁轨道安装方面的设计优化[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3(6):59-60.

[4]何刚,唐国民.立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架轨法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8(07):53-54.

[5]罗来炜.常见地铁正线轨道整体道床排水问题探析[J/OL].交通世界,2019(32):141-142.[2019-12-26].https://doi.org/10.16248/j.cnki.11-3723/u.2019.32.067.

[6]黄海斌.长大盾构区间整体道床快速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9,38(32):163-165.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存在问题
MSS40移动模架连续后退施工工艺
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工艺的探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