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2020-04-09魏火艳

商业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财政学内涵课程思政

魏火艳

[摘 要] 结合《财政学》课程的思政特征和教学组织特点,分析《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建设目标,指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提高《财政学》课程思政摆位;从思政认知、思政素养、教学组织设计能力等方面提升任课教师思政教育综合素质;构建《财政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互动机制。

[关键词] 财政学;课程思政;内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3-0194-03

一、课程思政建设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就是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启“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本文立足于《财政学》课程的学科视域和优势、研究理论及方法,挖掘思政建设的内涵,创新课程话语体系,架构“课程思政”整体框架,力争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內涵

《财政学》课程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门具有独特语言的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的专业教学目标是阐明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认识到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运用财政理论分析客观经济问题的能力。从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教育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注重经济学理论、方法、技术的传授,重视经济学思维的训练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思想品德的塑造、法治观念的传播、社会价值观的引领等。新时期将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推进,就要首先明确《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以及建设目标。

肖香龙、朱珠认为,“课程思政”的魅力在于德行、人文素养和价值引领的魅力。《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在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课程魅力,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授课内容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到教学效果的评价,都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通过全课程和全方位育人,帮助学生构建品德、公民意识、审美、创新、社会责任与担当等多维度的价值体系,承担起课程思政应具备的精神塑造、价值观培养等职能。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正面的财政案例引导学生,以国家改革开放的宏观经济成就、民生领域财政阳光的普照等现实激励学生,通过财政知识的讲授,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我国国情的窗户;通过财政现象的分析,使学生通晓我们党执政之道,从而激发爱国之情。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将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教学整个过程,通过财政数据、事实资料为正向价值导向提供支持。如在讲解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时,列举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财政体制的变革,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到差异化的“财政包干体制”,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到2012年的营改增以及2018年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的合并,财税体制改革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直承担着“先行者”的角色,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独特的“财政改革实验场”,通过财政体制沿革轨迹以及现状的描绘,指出财政在国家治理实践中的基础功能与重要支柱作用,财政改革势不可挡,必将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通过财政体制时间跨度的纵向比较,使学生深刻认识我们国家的文化以及制度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三、《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财政学》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财政学专业知识传授、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培养和健全人格塑造。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价值引领的作用,即教学中呈现的显性知识,如财政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课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或材料应具备正向价值,体现社会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正向要求,即使采用的教育、教学技术和方法中性,内容也必须具有明确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通过正向的价值观等隐性知识影响受教育者。在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实证的方式,将社会规范和价值导向以经验证据的形式展示,通过摆事实,析数据、辨现象,达到以理服人的教育效果。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就是在评价课程教学效果时要及时把控价值导向,比如在课堂教学评价环节通过讲授及案例方式与学生一对一沟通,及时矫正学生在社会认知、道德观念、价值观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认识偏差。进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时,在题目设计、实践要求、学生报告、活动反馈等环节融入行为规范、社会准则等隐性教育目标指向。

四、《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是指在财政学专业教育体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即在培育财政专业人才的目的下,加强“育人”功能,特别是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在专业教育体系中构建起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使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发挥教育的“教书育人”功能,回归教育的本源,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素质。

(一)提高《财政学》课程思政摆位

从财政的本源考察,“财”是指财货,泛指用于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商品和服务,属于经济的范畴。而“政”是指公共团体的事务,孙中山先生指出“众人之事为政”,属于政治的范畴,因此,财政扮演了经济和政治两种角色,具有“治国之术”的地位。著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财政是塑造现代国家的利器;以维克塞尔、卡塞尔、达维逊等为代表的瑞典学派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便立足于政治层面去研究财政问题,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财政政治理论;经济学家陈共认为,财政是经济与政治共同作用的产物,自诞生那刻起就注入了经济因素和政治两种因素,财政学属于二元的学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财政“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地位。从学科发展的趋势来看,财政学已逐步由经济学主导转为政治学引领,研究的核心内容集中于财政对国家安全、国家认同、国家治理和社会公平的作用机制,体现其政治属性、道德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财政学》课程的内容具有显性的思政特征,本身就在传递国家的国情、大政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渗透力强,更容易在课程教学中实现育人的教育目标。

高等院校在实施课程思政时,除加大思政课程的建设力度外,还应优先关注与思政领域联系密切的课程,如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税法等,并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前沿阵地,做好整体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以课程的思政特色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引导,在学科建设、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形成科学、标准与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同时要对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培养,提高教师的政治态度与素养,强化其对学生进行价值观认同与选择能力的教育。此外,还应组建专门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挥行政管理职能,系部、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应紧密配合,整合相关资源,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支持,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二)全面提高教师的《财政学》课程思政教育综合素质

在《财政学》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是主体,直接影响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财政学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还要有对我国政体结构的政治认同,并在实际生活中形成价值内化和实践自觉。

1.提高任课教师对《财政学》课程思政的认知

专业课教师的主动性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源动力。然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经常存在一些对课程思政的误解,比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自己的专业教育无关,一旦在课堂上引入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就会干扰自身课程的教学进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这种误解,还是源于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偏颇,要提升教师对财政学课程思政的认知,首先应消除教师在《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想上存在的误区,推动教师正确认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确立财政学本身的政治学主导方向,思政教育一方面会丰富财政学课程教学的维度,另一方面还会从思想性和人文性方面深化课程的内涵,提升教学效能。其次,推动《财政学》任课教师以善教、乐教的态度去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要多渠道帮助教师加深对财政学课程育人要求和价值标准的理解,明确课程思政在学生学科思维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重要意义。只有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才会形成思政教育的内在动力,主动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挖掘和开发思政内涵,形成持久的自我激励机制,并由“善教”走向“乐教”,推动教学效能的提升。

2.提升教师的《财政学》课程思政素养

作为《财政学》任课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正如艾青在《我爱这土地》诗中所表达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只有内心深处装着国家和民族,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去关注时代的变迁、关注社会的发展,汲取社会生活的养分,丰富人生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浪潮中真正去引导学生爱国主义的理性自觉。因此,高等院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如组织专家讲座,革命圣地参观、政治专题学习等加强教育工作者的爱国主义教育,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全球多元文化的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作为教师从事课程思政建设的先决条件。其次,要掌握思政教育的特征和规律。思政教育有特定的语言要求和行为规范,如内容具有生动性、人文性而活动的组织具有一定严肃性。在了解基本规范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开展财政学课程思政教育;最后,要具备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时时对接的意识,将思政教育的目标、原则和要求融入财政学专业课的设计与教学活动中。

3.打造教师的《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

《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财政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组织及管理能力。在课程思政教育开始时,任课教师应充分关注学情,既要了解学生专业背景、习惯、爱好、能力等,还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于在实施课程思政时因材施教。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活动中,要营造课程思政的氛围,通过启发、小组讨论等方式,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思政教育结束后,应具备反思与拓展的能力。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推动后续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以及教育经验的积累。其次是课程与教材思政内容的设计开发能力。课程与教材开发是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关系到课程思政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该能力的形成既需要教师的自我探索也需要外力辅助,如来自思政专家、教育学专家的智慧等。最后是《财政学》课程思政的评价能力。评价能力要求教师借助科学的评价手段和工具,从专业知识和思想素养两个维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三)构建《财政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互动机制

陆道坤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在于“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演绎更为侧重“点”,以凸显深化之效;思政课程更为侧重“面”,以凸显体系化之功能”。思政课程的系统化理论,为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政课程的政策性、时效性使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富有鲜活性和生动性;而专业课程为思政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学科、行业实践经验,拓宽了思政课程研究的视域。因此,在教学实践层面,二者之间的互补和协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建立《财政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互动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共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细化和依托。二者应在课程规划、课程设计、校本教材开发、思政教学案例开发、实践平台构建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第二,构建教学互动模式。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财政学任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控制、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合作,既有利于推动《财政学》课程思政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丰富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体系。双方的教学总结与反思,有利于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从而优化和完善后续教学。第三,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联盟。通过联盟,能有效促进双方的合作与交流,并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能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科学知识体系、开阔视野、使思政课堂的内容更为丰富。对于《财政学》课程教师来说,通过伙伴式合作,能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优化思政教学能力结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建设的目标在于充分挖掘思政资源,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的互嵌、互补。《财政学》课程的学科属性为政治经济学范畴,具有开展思政教育的先天学科优势,要推动《财政学》课程的思政建设,应首先明确其摆位,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其次,通过构建教师联盟,共同组织教学活动,实现思政资源共享,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实现育才与育人高度契合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晓君,杨奕.课程思政融合在《跨境电商基础》课程中的探索[J].商业经济,2019(11):133-134.

[2]肖香龙,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133-135.

[3]付敏杰.新时代财政职能的国家化和财政学的政治学转向[J].财经问题研究,2019(2):71-78.

[4]陈共.财政学对象的重新思考[J].财政研究,2015(4):2-5.

[5]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論教育,2018(3):64-69.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财政学内涵课程思政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现代财政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地方性院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讨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17年年会召开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方法决定成败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