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进社区 青春力量播万家
2020-04-09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省公办电子信息类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学院团委常态化开展“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进社区进行特色志愿服务。学院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荣誉。
高点站位推动,汇聚磅礴志愿力量。学院党委提出“党建带团建、志愿强志向”工作思路,把立德树人作为志愿服务的首要任务,确立了校内与校外结合、宣传与育人结合、组织安排与自愿申请结合、专项工作与常态推进结合的具体抓手,构建学院—团委—系部—班级“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全校联动,上下推动。将志愿精神融入课堂,开展“雷锋精神学习班”“青年思想大讲堂”等思想政治引领教育活动,强化志愿服务责任。借助广元丰厚的红色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聆听革命故事,感悟红军精神,强化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志愿精神的种子生根发芽。
特色专业支撑,锻造多元志愿队伍。近年来,学院团委带领各系团总支深入城区12个社区调研,通过深度问需,确定“常规与特色”“定点与流动”的志愿者队伍建设思路。根据建制体系,成立学院青年志愿者总队和7个系青年志愿者分队共8支常规志愿服务队,承担敬老扶幼、文明劝导、扶贫帮困、社区治理等大众化任务;紧贴社区需要,充分挖掘专业特色,建立理论普及宣讲、心理健康咨询引导、家电维修、小学生课业辅导等新型志愿服务队,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社区服务,延伸了志愿服务工作手臂。建立志愿服务制度,坚持做到每月至少进一次社区,每季开展一次主题活动,每年帮扶一个困难家庭,并进行台账管理,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进行表彰,促进志愿服务队伍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稳健成长。
共驻共建融合,构建为民服务阵地。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核心在于服务,关键在于阵地。学院采取“项目+基地+团队”模式,组织校、地双方建立精神文明共建单位、人才培养教育基地、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电子信息培训基地等合作关系。学院团委推行志愿服务进社区“双报到”机制,确定芸香社區等7家常态服务社区,广元市特殊教育学校、利州区社会福利院等6家常态服务单位,坚持“就近就便、精准服务”原则,编织十余支志愿服务队与13家常态服务社区单位共驻共建“双报到”服务网,搭建起优质多领域志愿服务平台。近三年来,学院先后开展理论宣讲60余场次,维修家电设备2550余台次,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册近万份,定向为21名孤寡老人进行生活服务,为36名留守儿童常年开展学业辅导、心理援助。
立德育人共融,打造优质志愿品牌。学院以志愿服务为育人载体,以校地联育为培养模式,坚持实践育人,打造内容多样、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学院团委将服务与育人相结合,先后承接了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广元高铁站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项目,让大学生志愿者在一线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贡献青春力量。2019年全年学院共开展志愿服务400余次,服务人民群众14000余人,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推动社区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