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0-04-09王光梅薛召军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践效果

王光梅 薛召军

摘   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教学运行机制及教学理论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文章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PLC课程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研究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在职业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的意义及实践途径,分析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案例,探索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资源开发和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教学以其功能的强大性、交互的多样性、学与教的灵活性,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效率。信息化教学不是简单地将信息化和教学相加,也不是信息化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本位,教师引领启发学生完成理论知识、技能实践、职业素养等系统知识的综合构建,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1    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在职业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的意义

目前职业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依旧延续传统模式,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够、学习动力不足。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特点是发散性思维较强、喜欢形象生动的动画展示、善于运用网络学习、动手操作能力强,同时存在自信心不足、易自暴自弃、对理论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的现象。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

2    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途径

2.1  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分为硬件环境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信息化教学硬件环境是顺利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在建设中应本着“以网络建设为先导”的思路,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的方针,包括校园网的建设、多功能网络教室的建设等。要使硬件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大力抓好软件建设,软件环境的建设包括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教学系统平台的开发和应用、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等。

2.2  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给教师的教学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了解教育技术理论,还要掌握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使信息化元素合情合理,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途径一方面需要通过自身不断学习、探索进行提升,另一方面从学校层面可以加大培训力度,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方式迅速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1]。

2.3  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素养

信息素养既是未来社会生存的必备素质,又是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顺应终身学习的综合素质,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人学会学习的主要标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课堂又是信息素养的实践主阵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信息的查询,强化收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给学生们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生成信息的能力。为进一步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信息技术类知识竞赛,PPT、微课制作大赛,开展网页制作比赛等。

3    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案例分析

设计理念:“授之以鱼,足解一日之饥;授之以渔,足食终身之鱼。”为了验证信息化教学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的可行性,特选取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PLC技术应用》中的“三相異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PLC控制”项目进行设计,并进行了课堂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技能能力的培养,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采用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做中学、做中教,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和情感,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态度,为就业和未来的发展铺就阳光大道。教师将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方面进行实际设计案例的解析。

3.1  课前准备

在课前,教师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教材和学材进行全面分析,制作针对性强的课件、视频、导学案等,并将该预习资料上传至雨课堂来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雨课堂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推动教学改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性格特征等综合表现进行异质分组,为开展小组教学作好铺垫;教师还要对教学环境进行布置,准备实习实训所用材料和教学方案的设计。良好的课前导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信息整合能力,实现带着问题进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3.2  课中实施

课中实施的环节按六步教学法开展,即明确任务—资讯准备—计划决策—任务实施—检查验收—评价总结。

第一,明确任务。教师播放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的实际工作场景视频,学生观看并总结本次课的学习任务。借助信息化的元素将企业生产项目转化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第二,资讯准备。本环节的开展决定了任务实施的质量和关键,教师将复杂的系统设计分解成“两件”,即硬件和软件,一主线(即I/O信号分配—软件(控制程序)设计—I/O硬件接线设计—系统调试)的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个子任务,子任务的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在突破重难点时,教师引用了赠送锦囊妙计的游戏方法,教会学生两种编程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教师录制微课进行细致的讲解,并配以仿真软件进行练习,实现了良好的分层次教学。最后,将设计完善的线路在实训台上进行试验,虚实结合,从理论到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理实结合,强化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加强动手操作能力,试验验证后大大提高了任务的成功率。为了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本环节设计了资料查询区,可以直接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查询教学资料,不仅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改变了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把握了整个学习过程的自主权[3-4]。

第三,计划决策。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的工作计划,写出实施步骤,并进行合理分工,有安全员、记录员、展示员、接线员等,要做到重点工作人人参与,同时要注意“6S”操作规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四,任务实施。3人一组,按计划依次领取元件、检测安装、元件连接、电路自检等。针对安装检测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重点讲解,个别问题单独辅导。做中学、做中教,师生共同解决遇到的难点问题,最终完成课题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注重收集学生工作的素材,拍摄成照片或者视频上传至教学资源库,供同学们欣赏自己的创作过程,培养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

第五,检查验收。本环节验收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教师详细记录学生在演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重点问题以视频形式拍摄,在电脑上进行播放,引导学生们玩“找茬”游戏,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信息化教学的注入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避免了教师展示项目存在的问题时仅有部分同学可以看见的空间限制状况。

第六,评价总结。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展示其学习成果,锻炼其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评价采用量表的形式,有3个特点:一是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二是注重过程考核,考核内容涵盖课题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关注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项目展示等多个方面;三是注重评价结果的使用。为更好地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本环节在线连线企业专家,对项目进行在线验收和评价。信息化教学使校、企合作方式更加灵活、有效[5]。

3.3  课后拓展

依托仿真软件展示传送带和机械手的工作过程,在虚拟的工作场景中,明确学习目的,学会知识的迁移。

4    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有效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信息化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明显,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开展依赖于教师对课堂的整体设计及课堂节奏的整体把握,需要具有“导演”的能力。对信息化素材的制作和学生学习资源的选择,考察了教师对知识点的把握和对操作软件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教学资源的有效选取能力。(2)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这个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了自我学习的价值感,增强了学习专业的自信心。(3)创新了教学模式。信息化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血液,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为职教学院的发展插上了有利的翅膀。(4)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信息化元素的注入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视频、微课、虚拟仿真软件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课堂表现形式符合学生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5)教学效果明显。在同一班级和平行班级等5个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班级进行了试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达成率占到45%,而使用了信息化教学后目标达成率高达80%。由此可见,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6]。

5    结语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在信息化时代,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手段,使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更加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职业学校的教育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林晓纯.中职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摭探[J].成才之路,2019(24):22.

[2]李永忠.公共管理学科信息化教学改革: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与模式构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03-111.

[3]安俊健,张光彦,王鹏.创新型“模块化”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7(5):156-157.

[4]NURHABIBAH,SETIAWAN A,YANTI H,et al.Analysis of ICT literacy competence amo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eachers[J].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8(3):306.

[5]周源.職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有效性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20):12.

[6]沈汉达.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90-95.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multimedia,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fields of society,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new ideas and new ideas for teaching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eaching theory. Taking the PLC course of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reform, studies the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ways of promoting information teaching reform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practical cases of carrying out information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es the practical path of inform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result

猜你喜欢

实践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