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核心素养,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2020-04-09吴亚璇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吴亚璇

摘  要: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而数学思维力的深浅将直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及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立足于核心素养,从学生需求出发,通过加强习题训练、优化课堂追问、唤醒独创思维等方式,从多元化角度,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力,引领学生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力;核心素养

著名教授王永春曾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建立在对数学核心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之上的,在可持续学习中形成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与能力。”由此可见,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力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必经历程,也是发展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奠基石。在学习中,学生是整个过程的主动构建者,占据主体地位,只有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深化,才能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自身的思维方式将数学知识转化为真正的数学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也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力的培养,带领他们向思维更深处漫溯,探索数学课程中更多未知的美好。

一、加强习题训练,在巩固中升华思维

在数学学习中,练习题可以说占据了很大部分,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从而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但教材中的许多练习题,只起到了示范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这些例题中找寻思维的发展点,从而给学生带来宽广的思维空间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指导,让学生在不断反复的思维过程中获得数学感悟,深化思维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知识点时,在学生了解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关知识后,教师可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再次巩固面积与周长之间的关系。练习题:“请看图1,图中青菜地与萝卜地面积相等吗?周长呢?”生A:图中可明显看出两块地一大一小不相等。生B:青菜地是长方形,周长应当是长+宽+中间曲线,萝卜地也是长方形的,所以两者周长相同。有的学生听完后表示赞同,有的学生则一脸茫然。于是,教师便将菜地画成直观的几何图形以此来拓宽学生思维,师问:现在大家能指出两块地的周长了吗?此练习题正是通过对长方形中的两块地进行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来加深学生对面积和周长内涵的理解。练习中,大部分学生都能从图上直观地看出萝卜地面积大一些,但是,对于两块地的周长比较存在一些困难,让学生在直观图上指一指两块地的周长后,学生很自然地明确了两块地周长相等。通过举一反三的巩固,不断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力。

二、优化课堂追问,在探究中开拓思维

在教学中进行追问,是对知识本质的深度探索,也是学生思维的一大助推力。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教师可通过追问,完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开拓学生思维,带领学生向知识的更深处前进。

例如,学习《体积与容积》时,教师拿出一根黄瓜和一只苹果,让学生比较所占空间大的是哪个?有学生认为苹果大,有学生认为黄瓜大,还有的学生认为两者差不多。于是,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事物占地空间大小?学生们想到用实验的方式进行实践,首先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注入相同的水,再将苹果与黄瓜浸没在水中,最终显示装苹果的杯子水面比黄瓜的略高,于是得出结论苹果占地空间大。这时候,教师立即追问:“那么,水面高了多少,水变多了吗?”“如果没有变多,水面怎么会升高呢?”“这两个杯子水面高度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利用这些追问,引领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数学思维获得更深层次的开发,从而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唤醒独创意识,在创新中发散思维

数学思维过程中具有最高品质、最高层次,而又最可贵的是创造性思维,它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关键点。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通常较为跳跃,教师只需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就能轻松唤醒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思维在学习中不断发散,并从中探索出问题的多元化方法。

例如,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知识时,由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具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教师在复习完相关知识后,展示出三个立体图形,分别为三角体、长方体与正方体。师问:现在有三个立体图形,有哪位同学愿意将这些图形的表面积展开来?学生将表面积展开后,师问:你能从中看出什么吗?生:展开后每个立体图形都分成了上、中、下三部分,并且上下部分相同,中间部分是几个图形拼成的长方形。师:上下部分在数学称为底面,中间部分称为侧面,这样的表面积你会怎么计算?生:我会将相同图形的面积一起算,随后再加在一起,或者先算中间部分的面积,再算两个底面积,最后求和。师:中间部分面积怎么计算呢?生:长乘高即可,长就是底面周长。师:所以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就是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正是在教师逐步细化的引导下,学生思维才会逐步发散,甚至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合理探索,从而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唤醒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

四、挖掘知识内涵,在思辨中升华思维

思维发展的深层境界就是学会思辨,“思”即是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时的思维方式,而“辨”則是对问题进行辨别的过程。在数学中发展思维力,就必须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在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师生或生生进行思维辩论,挖掘学生潜能,做到思中有辨,辨中有思,让学生向思维更深处探索。

例如,在复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篮子中有红、蓝、白、灰等四种颜色的乒乓球。随意摸出两个球,请问摸到蓝球与白球的概率是几分之几?学生解答时出现了两种说法,有的学生由于思维定式认为蓝球和白球的概率都是四分之一,还有些学生则认为两者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这时候,教师顺势让学生开展辩论赛。双方学生经过热烈的辩论,最终对“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每次任意摸两个球”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当每次只摸一个球时一共有4种可能,而每次摸两个球时就有6种可能。正是通过辩论的启发性,让学生们最终达到一致,并重新深入地理解了课堂知识,只有对知识本质进行深入探索,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在思辨的过程中共同交流想法,启发智慧,才能让学生获得思维力的高度发展,在思维的更高层次上汲取知识,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数学思维力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石。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启发学生智慧,用创新性、富有吸引力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深度而富有逻辑,才能让他们乘着满载知识的船,在数学神秘的世界中尽情遨游。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